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第25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52005年5月      Journal of S ou 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 alities(Hum anities an d S ocial Science)       M ay 2005
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沈再新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本文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认为应该准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创新,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结合的新途径。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5)-0056-03
  在世界性的现代化发展主潮流中,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现代化发生碰撞、磨合,这种碰撞既可以是一种机遇,也可以是一种挑战,如何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能够实现合理对接,从而有效顺利地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仍然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
“现代化”是目前社会认知中的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主要在于人们容易把现代化与西化相混淆。“西方学者所说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十七世纪以来西欧与北美的社会为标准的。所以现代化便是接受西方的基本价值,也有人把‘现代
化’与‘工业化’相等同。”[1]其实,工业化只是发生于现代社
会里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现代化本身。把现代化与工业化相等同,实质是把过程中的某个因素当作了整体。因此,现代化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模型;是一个发展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过程。从这种认知出发,现代化是一个表示人类社会生活多层次的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概念,它不仅标志着经济领域内生产生活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更新,同时也包括有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通常是指这个民族现代社会整体的变革过程,即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意识、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变革过程,是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关于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各有见仁见智之处,其共同的基本点就是:文化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模式,是一个思想与行为一致的完整综合体。传统文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过去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的。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具有必然性的东西,同时,它还必须在现代发挥作用,那些在现在的文化深层上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也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正因为传统在现代发挥着作用,才谈得上有继承、创新、发展与现代化的
必要。
土家族传统文化系产生于该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一经产生就保存下来,具有其连续性而不易消失,从而保持其完整性,这就是民族的个性。这种民族个性在维持土家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延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土家族后世文化的选择和重构,影响着土家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家族虽然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异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与其它民族不尽相同的具体任务,但是在制约土家族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方面与其它民族却有着共同之处,这就需要努力完成分属于现代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项任务。由此,潜藏于土家族传统文化和土家族现代化深层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那就是土家族的文化精神。土家族文化精神体现在土家族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民族意识、行为方式、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等方面。在研究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时,我们必须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排它性与吸纳性予以科学的、慎重的对待,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也并非简单的破与立所能解决的,而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和探索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本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
1.大力弘扬与现代化相契合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原始的,越是现代的。土家族作为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民族,其许多优良传统文化事项本身就具有现代性,例如土家族“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不但提供了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观念与模式,而且
对于人类正确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在当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使这种伦理精神不断弘扬。
2.坚决剔出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土家族传统文化
56
 收稿日期:2005-04-20
作者简介:沈再新(1972-),男(土家族),湖北省来凤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化与社会发展。
中有不少落后因素,要实现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剔出这些糟粕。例如土家族地区“信巫崇鬼”习俗较浓厚,人们认为“低头三尺有神灵”、“信巫不信医”,种地、造房等众多日常生活都习惯求神问仙。这种思想不但不利于科学技术在土家族地区推广,而且导致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不够,为改造土家族地区落后的社会面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正确引导和改造带有“中性”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事项,使之与现代化相契合。我们在评判一些具体事项的时候,多数人只从其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去考虑,往往忽视了带有“中性”的那一部分,即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或者既积极又消极的那些事项。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事项中,恰恰这些带有“中性”的部分,通过
对其正确引导和改造,是可以与现代化相契合的,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土家族的民间信仰就属于这一类型:一方面,它在历史上曾经为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凝聚民族的需要,心理安慰的需要,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俗信化和迷信的成分。只要去掉其俗信化和迷信的成分,它仍可发挥有益的作用。如:去掉祭祖内容的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地区民众重要的节日娱乐形式;湖北省长阳县通过对跳丧舞的改编,使之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巴山舞。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从世界范围来讲,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就土家族区域而言,现代化也绝非汉族化,但现代化进程及现代性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文化传播过程,它带来的是一系列制度、规范,如平等、自由的观念,成就取向世俗化等等。这些观念及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规范和发生方式,与土家族的信仰,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城镇与山乡的经济文化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文化冲突更突出。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与现代化要求相冲突主要有:
1.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土家族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由于它是以落后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对外则表现为对外民族文化持猜疑和排斥态度,妨碍了民族间的交往;“对内则表现为进取不足、安于现状、重农轻商的意识和崇古尚古的价值取向,以祖先和家庭的传统为天然的尺度,以传统的风尚习俗、社会规范来约束自我的意识活动,用传统的价值观念来衡量、评价现实生活,使一代又一代人的生
活成为古老传统的简单重复,缺乏开拓生产门路扩大再生产的愿望,有的仍然用刀耕火种的方式,以破坏生态资源为巨大代价来获取收入的增长。”[2]它不仅观念意识方式,而且还以民族心理、潜意识以及习惯行为等种种方式,渗透到各种关系准则和新建立的体制中去,并不断发挥作用,从而阻碍了土家族现代化的进程。在现代化进程中,常常使在发达地区行之有效的经济杠杆、市场机制、政策措施等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经济与道德的冲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经济与道德相联系的理解出现了较多的分歧。“‘不三不四挣大钱,贫穷不是荣耀,勤劳才是光荣,发展、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等等’。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的协调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国家也好,区域也好,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那样一种所谓的“道德的进步”.两者的碰撞,与道德观念由不适应到适应有一个长期的过程。”[2]
3.公平与效率的冲突。这事实上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道德观念间的冲突,在一个时期内,农村极少数贫困户总想共产党是要管我们的,不会让我们饿死;富裕户不敢露富;城镇企业职工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企业在社会稳定的压力下,不得不牺牲效益,或不要效益来换取所谓的“公平”。这种公平事实上对能者、勤奋者同样是不公平的。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贫困山区,其文化建设面临的三重变化背景,所引起的不适应、矛盾冲突,
以及转型社会的发展过程较之于其它区域来说,显得更加的不适: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近代理性文明理性至上、人性至善、商品经济、个人主义几个主要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该区域内,构成第一重文化背景;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所包括检讨、反思理性,从自然协调,注重精神文明价值,全球意识的确立(地球村落)构成了影响区域发展的第二重文化背景。如人口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已经由影响变为行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进取精神、修养德性和人际关系协调、集体本位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等意识、精神与土家、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朴实,旺盛的生存韧性以及博采兼收、善于学习的精髓一起形成影响区域内社会发展、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第三重氛围。
三、文化的整合
“文化的整合不是新旧文化的杂糅,不是中、西文化的调和,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机械的拼凑,而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激情,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质而实现的新的文化突变,由此产生出与中国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新物质、新结构、新体系。”[3]土家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转换中面临着多种挑战,一方面要挣脱文化后滞力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在内外两种合力的夹击下,土家族文化未来发展的选择只能是消解冲突,链接外来文化资源,用传统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既具有现代彩,又具有本土旨趣的新文化。
1.正视并深入挖掘乡土观念的文化传统,以改造既有文化模式为基础,来构建新的文化形态。在这里,改造是发掘、重读和修正等等,重构则是赋予已有文化特质以新的结构.本人认为,发展文化要以改造本土社会既有文化模式为起点,反对背离乡土传统的文化替代;同时,文化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内经济社会的不平衡性,要自觉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相适应。传统是无法摆脱的,既然我们无法摆脱传统,这种建构应该包括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生产及生产方式、行为及心理结构、认知及思维模式、信仰及价值体系等等.例如,“在土家族文化中心价值的构建上,土家族文化中心价值既无发达的哲学体系作基础,也无宗教伦理供改造,
57
第24卷               沈再新: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其构建的文化资源可从以下方面撷取,一是白虎文化,可剔除其祭祀内涵,取其刚毅、威猛进取的文化精髓。依靠白虎在土家人中的心理积淀,将其注入文化中心价值构建的核心。二是民间道德体系。土家族民间具有丰富的美德理念,如勤劳勇敢、敬老、和睦共处、诚实正直、舍己助人、男女平等等。这些美德理念以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抒情诗歌、谚语等为载体并世代传承,深刻地教育着广大土家族人民,具有广泛的众基础。三是时代观念,主要有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科学观念、民主观念等。”[4]
2.以区域为单元,通过文化传播的规律性,形成一定的文化圈,通过层层扩散,逐步形成区域性特文化。从历史趋势看,一个地区的文化变迁总会具有某些地缘性特征,即共存于同一区域的不同体之间,会在文化上具有某种相近甚至相似的特质,并且彼此之间更加容易相融.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区,这一大片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北缘与江汉平原南部之间,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对土家族的经济类型和文化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历史变迁,土家族近代文化的主要特质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以土家语言、摆手舞、白虎文化等为文化特质的酉水文化区和以跳丧、傩文化等为文化特质的清江文化区,展现了整个“土家文化圈”的全部风貌.因此,土家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可以以区域为单元,通过区域内不同体的接触,形成一定的文化圈,通过文化的区域构建,促进和巩固不同人的区域性社会合作,优化区域内的社会人文生态,逐步形成区域性特文化。
3.创新保护,既要保护文化,又要保护人,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文化与人之不可分离,就像格尔兹所说的:“成为人类就是成为个人.”[5]这里所指的人,不是那种抽象的人或自然的人,而是披各种文化外衣的社会人,因此,保护文化就是保护人.在这里,保护不是简单的保护,现代化也不是简单的替代,传统文化现代化最直接的目标,应该是使之成为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本,并通过改造和重构原有的文化模式,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精神及技术素质,增强社会的内聚力,重塑体人格,以此来不断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品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此,土家
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而是在法律和地方法规约制对传统文化的无偿的开发和破坏的同时,积极改造和构建教育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从而既使土家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文化精神来带动促进本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促使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得以展现,或成新的发展亮点。
4.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宽容地承接外来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仅是弘扬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承接外来文化的指导思想。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土家族文化不能回避,也难以逃脱外来文化的冲击,这已成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趋势。面对外来文化,应当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承接。由于外来文化也有良莠之分,有时,我们可以做到汲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时却难辨良莠,尚待实践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文化的包容度。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将外来文化质素整合进土家族传统文化之中,必将促进土家族文化的发展,这就是文化的本土化过程。“过去,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解读偏差是,现代化和全球化也即西方化,实际上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并不对立,本土化并不纯粹只是承接,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也可以做出贡献”。[7]如果处理好本土化与世界化的关联与承接,土家族文化必将不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土家族的传统节日
[1]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1989.
[2] 黄树立.艰难的跋涉-湖北省恩施州社会发展实证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4] 柏贵喜.转型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9.
[6] 云南民族学院中华孔子学会.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田 敏)
5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