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区县风俗
重庆各区县风俗
重庆市下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
  除主城九区外的10个区:万州区、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
  万州:初一要去太白岩爬山捡柴  相传太白岩是李白曾经去过的地方,捡柴是为了在新的一年初捡“财”
  涪陵:踩池子  “踩池子”是制做涪陵榨菜一种必不可少的劳动。艰辛和智慧酿出了涪陵榨菜那鲜、香、脆的独特风味,十多次加工、十多种工艺,唯有腌制时“踩池子”是最富有享受的劳动。腌制榨菜时,在池内铺上一层菜头,拾在菜头上洒上一定比例的食盐,将菜和盐踩得严严实实。一层一层地踩、一层一层地叠高,直到池满,当地人叫做“踩池子”。“踩池子”又是一种极为风趣的劳动。口要喊、脚要踩,需要所有的踩池人动作协调一致,齐心合力。一人领喊,众人附和,似川江号子。声音粗犷豪放,很气派;言词丰富,娓婉动听;而且从不会有膛舌现象和语言障碍。“踩池子”不分男女老幼,自由组合,几人或十几人踩一个池,池子通常一间屋
子大小,用条石或水泥筑成,低于地面成方形或长方形。踩池人的动作很好看,双手反背着,一左一右,一前一后,有节奏有韵律地跟着指挥员的号子声调,用力地踏着脚,合拍地旋转着。口里喊着号子,脚上踩着拍子,人头攒动,高潮迭起。那声势、那气派,听来象是在赛歌,看去又似跳着踢踏舞。真是风情浓浓,诗情浓浓,令人陶醉。
  黔江:黔江目前结婚的风俗是头一天,在新娘家办花园酒,意思就是待嫁的姑娘,答谢父母、亲戚以及身边的朋友.当天下午,男方会带着聘礼来到女方家.聘礼齐全,大到衣物、小到头上的发卡、头绳、袜子等.还有好多吃的、米、酒、烟等.新娘子在结婚当天会请命好的长者给自己上头,梳头时,长者会一边梳一边念:"一梳梳到头……一梳梳到尾"(具体的语句有点忘记了)所以聘礼中还要用一个小盒子装上给上头人的礼物:一条毛巾、一把梳子(最好是红、老式为佳)一块生猪肉、两个红包。聘礼的数量都以双数为佳,比如衣服要2套、4套等,鞋子也最好是2双、4双……,其意思就是好事成双。最有趣的是,聘礼中还要有半边猪。不过经过城市的发展,时代的演变,这个风俗也逐渐被人们所变通。他们通常把一头猪的重量设想成240斤,半边猪也就是120斤。将猪肉已6圆或者8圆一斤算,也就折合成钱,送到女方。如果是在比较有钱的人家,男方也会在聘礼中加上礼金。送聘礼,会被男方看成是头等大事,会专门请当地,或者身边德高望重的老者或者长辈担当“押礼先生”,以前的押礼先生,
是要负责捆绑礼物(所有礼物,包括衣物、碗、碟、锅等)在一个个筐里,这项工作技术难度很高。在行走山路的过程中,不被挑夫因山路颠簸而被担出来。如果礼物没有捆绑结实,男方也会很不高兴。
  在当地,女方办花园酒这天,新娘与新郎是不允许见面的,说是见面之后不太好。花园酒当中,女方会特别照顾男方送礼来的人,据说这是有关于礼数与面子的问题。专门会派喝酒厉害的人物陪他们吃好这顿饭。据传言,这天晚上,新娘子与自己的妹们所聊的话题很多的内容都是自己以前的那些花儿,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前路的期待。
  这个晚上,是很难熬的。有好多的风俗。比如几点的时候,女方家要点香上烛(这个时间要根据女方家算命先生具体算的时间为准)。时间到了,男方排人来接新娘了。在接亲的过程中,男方与女方有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新郎来到女方家之前,新郎的父母、亲人一定会在家里叮嘱“到了女方家,一定不能先喊人,要一句话不说”。然而到了女方家,女方当然不允许这个男人一句话不说,一定要他点头喊人之后才把女儿交出去。所以,虽然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男方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屈服。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新郎站在女方的门口不能进门,到了吉时,女方把新娘接出来,交到男方手中。等新郎向新娘鞠躬
之后,才允许出门,但在出门前,男方不得不进新娘家,喊一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给过两个新人的红包(这个红包数目有点大哟),就出门了。这时,新娘踏上了自己生命新的一步。新娘去男方家,还会带去自己的陪嫁。有父母给的钱(所以古时候会说女儿是陪钱货)被子(一般为8床、12床、16床。呵呵,太多了,根本就没什么用)、五子(米子、橙子、瓜子|豆子、还有一子忘记了)、最重要的是一副碗筷(风俗说,这是父母给女儿吃饭的碗筷,意思是自己的孩子以后不愁吃)
  到了男方家,会进行拜天地等仪式,就象大家在电视头看到的一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完堂后,新娘和新郎会抢着去坐床。这在黔江,乃至于土家族苗族地区人人都知道的风俗小游戏。意思就是,谁先坐到床,谁也就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
  还有一个就是回门。回门也就是结婚后,女儿与女婿回到娘家。当地有个风俗,如果当天不回门的话,就必须三天之后才回门。回门时,必须带一根肘子,然后回门后,回家的时候,天不能黑。具体的原因也不清楚。
  江津:千米长宴  江津中山古镇中山古镇历来民风淳朴,广大众生活和美,热情好客,邻里关系和睦,知足常乐。特别是重大民俗节日,来古镇的商贩、游人、挑夫、力汉,如不能
回家者,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即由古镇居民管吃管住,并免收其一切费用,此风俗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传统仪示正式开始以后,8位头扎百帕,身着长衫的老者整齐的站在了罢满猪头、猪尾、苹果、羔点的香案旁,虔诚地点燃香烛钱纸后,随着喊礼人的口令双手抱拳对天地祖宗整齐地行鞠躬礼,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幸福。同时还表演了川剧坐唱、玩狮子、舞小龙、送财神等活动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场面壮观。来自国内游客和当地众近5000人参入其中,领略古老商德,体味浓浓亲情,共吃团圆饭,尽情享受传统节日的快乐。
  合川:抬箩轿  是合川的一个民间民俗的风俗,结婚的时候,都要抬箩轿。表示很吉利、吉祥。就要问公 公婆婆,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对媳妇落不落轿,那么公公一定要说落轿、落轿!
  在四川方言中,“落教”一词就是说这个人做事、说话时时刻刻都在为别人着想,不使人难堪。在新娘子进门的时候,民俗"抬箩轿"不仅喜庆,而且公公婆婆还必须当众大声说"落教",寓意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家人和睦相处 。
  按到"公公",大家发问,(落不落轿?)落轿、落轿!
  南川:世居金佛山区的人们,妻子生了孩子要由丈夫去岳父家报喜,而报喜方式十分奇特。妻子生了孩子3天后,丈夫就到岳家,不需开口岳父母只看看送来的礼物便知道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女婿送来的是只公鸡,就表示添了男外孙;送的是只母鸡,定是生了个女外孙。不仅如此,就连左邻右舍也能清楚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要听到这家的女婿在外放鞭炮,就说明是生了男孩;若鞭炮从屋里传出,就说明生了女孩。至今仍有不少人沿用这个风俗。
  婚嫁:姑娘们要出嫁时,只要婚期一定,姑娘就开始“哭嫁”,先是半月哭一次,近婚期前十天就隔夜哭,婚期前三天连夜哭,婚期头天晚上整夜哭。姑娘哭时还要数落,说尽自己父母、兄嫂、长辈的好处,还要表达不愿离家和到婆家后多有不习惯等情感。
  姑娘在出嫁的途中,还有种风俗是“拦新娘”。一些爱热闹的男男女女和小孩,事先准备好难题,在途中拦下迎亲队伍,友好地硬带新娘新郎答题,答得不对就不放行。为了打开通道,新娘就向拦亲队伍撒下“糖弹烟弹”中败退。但有时遇上一些“硬汗”时,就逼得新娘出面拿出喜钱、手巾等赠送,方得放行。
  17个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铜梁:铜梁龙舞  铜梁龙灯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首。铜梁龙灯两度晋京参加国庆大典,铜梁舞龙队被中国龙狮协会冠名为“中国国家舞龙队”,铜梁龙具被国家体委指定为全国舞龙竞技比赛标准道具,铜梁龙舞被国家体委指定为全国舞龙竞技比赛的标准套路,铜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龙灯之乡”。铜梁龙灯成为最具中国龙文化的杰出代表。铜梁龙灯的代表品种是为大蠕龙,世人将其直呼为“铜梁龙”。它的舞蹈在多变的构图和动作转换中,传达着神龙的无穷意趣、雄浑气势和神韵风采。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视觉感受……然而,铜梁龙更为突出的表演艺术特是: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大情感。在这几“大”之中,又始终包含着精致和细腻,贯穿着灵动与轻捷。它集南北龙舞之所长,既体现出北方龙的浩大和豪放,又同时具有南方龙的精美与灵巧特;既有北方龙舞刚猛有力、激烈奔放、浑朴昂扬、表意直接的“刚”,又有南方龙舞柔缓细腻、轻捷娇健、活泼灵巧、变化有致的“柔”;从而能够集高、难、精、美于一身,用丰富的动作和套路来有声有地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意蕴与雄姿。正是这种兼收南北龙舞之所长而形成的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规定了铜梁龙所具有不同凡响的特殊美学品格——磅礴与细腻共存,浩大与精美同辉。
  灯板龙--节日龙灯  流行于乐清、永嘉等地。这是一种国内罕见的而又独具一格的木质龙灯,民间相传,至少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它是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狭长木料(俗称“档身”或“档板”)连结起来,在板与板的连结之处还以木雕戏曲人物的座柄为栓。两头分别装有镂雕、浮雕和漆绘兼施的龙头龙尾、屈伸自如。档板上装篝灯和旗杆,杆系三角小旗和铜铃;档身下装木柄,供握持负行。档身和档板多有图案,或雕或绘,现乐清县柳市镇吕岙村还保存了一条光绪年间制作的灯板龙,这条木龙是已故著名木雕艺人叶阜如制作的,龙身共十八节,节和节之间用一条板连接起来,名叫“灯板”。龙头、龙尾全部用樟木之类的优质木材精心雕刻而成。人们为了把龙灯装饰得更加美丽,每节雕上楼台亭阀和许多小型圆雕的戏剧人物,整个有近六十组戏曲剧目,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济公传》、《西游记》等。雕刻精工,并且描绘上彩,成为彩木雕。每节之上,装有灯笼,入夜灯亮,巡游于村落,灯光映着人物和花鸟,配合整个龙灯,显得更富丽堂皇。
  荣昌:祝寿礼 
  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庆贺,打三朝而后满月(弥月)、满周岁 (碎盘)、十周岁直至百岁,六十以上的生日庆典,才能称为祝寿,荣昌地区还流传着父母健在子女不能做大寿的习俗。
  荣昌地区的祝寿礼一般程序是:
  一、策划
  由长子主持策划以及安排。包括邀请对象的确定,寿筵的内容(一般是凉菜、鸡、鸭、鱼、大酥、小酥、烧白、肘子、酒米饭等九大碗)。祝寿礼最讲究寿面,必不可缺,面条长度不能超过九寸,借喻于“面长人寿”的谐音。
  此后即为写请帖、发请贴。请贴由寿者儿子逐户送到。
  二、筹备
  1、布置寿堂:贴对联,如九十寿诞是“九志曾留干载寿,十年再进百龄觞;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长寿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横幅有:乐享耄龄或寿比南山”。2、准备寿宴。
  三、祭祖
  为表示对祖宗的虔诚,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于祖宗香火神位前分别奉上刀头、酒、水果、香、蜡、纸、烛,由司仪主持,寿星带领全家焚香祭拜,以求保佑后人昌盛利达。
  四、拜寿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由老人的女儿、女婿并携带子女,请来民间乐器吹打班,前来祝贺,民间叫“上寿”,吹打乐曲主要有《喜洋洋》和《串之帘》等。此时的寿星身着大红缎新衣,肩披寿带,正坐堂屋,儿子和晚辈站立寿星两旁。然后寿者晚辈依次前来拜寿。
  五、正寿
  1、迎宾:正生日上午,吹打人员吹打演奏迎宾曲,欢迎前来贺寿的宾朋。
  2、收礼:子婿送岳父的寿礼用箩筐挑,内装衣服、鞋袜等全套新衣服,茶食20桌,8寸长寿面12斤,直径60厘米的糍粑一对,鸡一只,酒两瓶,鞭炮,寿被一床,匾一块。每一样都用三厘米宽的红纸条封好,意喻老人要走鸿运。
  六、正席
  1、入席:由支客师根据辈分高低、年龄大小、亲戚关系以及是否饮酒安排座位,客人入座,八人一桌,寿星坐正堂屋上方。
  2、开席:中午十二点,寿宴开始,乐队演奏,首先上茶食,而后上寿面,再上菜。土家族的传统节日
  3、敬酒:由寿者晚辈向来宾敬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