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形象在欧美影视里“他塑”过程中的变迁
中国人形象在欧美影视里他塑过程中的变迁
作者:郁璇悦 张承祖 张顺生
汽车贴膜品牌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6
春节贺词大全百度个人中心登录        【摘 要】中国人的形象在欧美影视中他塑过程中总体呈主观化、片面化、单一化,甚至脸谱化、负面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应增加中国人形象的自塑权,使其更客观化、全面化、多样化。
        【关键词】欧美影视;中国人形象;他塑;变迁;自塑
        中图分类号:分组名称大全I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中统军统201603-0133-02
        影视剧作为一种流行的传播途径,以其富有娱乐性质的直观影像给大众留下印象,其影响力与文字传播相比更为广泛。在信息时代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美流行影视剧中他塑的中国人形象越来越多,且与上世纪塑造的他者形象相比提高了还原度,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意识形态等的不同,他塑的过程仍然有许多冲突:中国人的形象在欧美影视中他塑过程中总体呈脸谱化、负面化。要克服这种局面,宜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东风,以对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的态度增加自塑权,还原真实的中国人形象。
        1905年,好莱坞在电影《神秘的傅满州博士》(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中刻画了残暴邪恶的傅满洲中国人形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形象的出现一改以往妖魔化的产物,变成了模范公民(然而,较之以前的形象,陈查理偏女性化,缺少阳刚气息,似乎好莱坞意在塑造羸弱的中国人形象);二战后中美关系恶化,中国人的形象又以邪恶博士出现于1962年《诺博士》(Dr. No)之中;20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红极一时,喜忧参半,喜在跳脱了以往刻画中国人的模式,忧在这作品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如今中国人在大多数外国人的认知中还是会功夫的模式化形象;进入21世纪,影视剧中刻画的中国他者形象虽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东方恶人的形象(如《神探夏洛克》(Sherlock)第一季中出现的东方黑帮马戏团),但与上世纪塑造的形象相比总体还是有所进步:好莱坞电影甚至一度出现了讨好中国市场的景象,如《花木兰》(Mulan)和《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引入了中国元素加以演绎,《2012》(2012)和《地心引力》(Gravity)情节里中国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屏上,而《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系列甚至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广告植入,这些中国元素的电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工作能力描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