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男性形象
作者:郎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
作者:郎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
池州学院引进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企业数据库 项目名称: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项目编号:201RC042
摘要:由于西方文化中“黄祸”思想的影响,加之中美文化交流的匮乏,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男性形象一直停留在美国人的模式化印象与凭空想象中。粗暴野蛮的恶人形象、生性懦弱的悲剧形象、缺乏男性魅力的形象是美国电影创作者给中国男性打上的最常见的三个标签。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的塑造着积极正面的中国男性形象。
关键词:美国;电影;形象;定型化
[中图分类号]:J90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69-01
早在屿19世纪末和20航母 中国世纪初的默片时代,美国电影就开始了对华人形象的刻画,早期的美国电影对东方世界的态度有很强的猎奇性,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也被着力的夸大着,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形象具有极度的漫画倾向,拖地的长辫和伸长的指甲,十有八九都是恶毒的罪犯(如系列电影中傅满洲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纵使这些崭新的人物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可他们的性格深处仍难以摆脱着许多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定型化”的特征。何谓“定型化金马影帝”?美国《韦式大词典》里解释说:被界定为定型化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特性和个性,例如一人脑海中对某种事物或某人种所持有的通行的印象,它代表一种过分简单化的意见,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态度,一种不经审慎的判断。 美国电影中“定型化”喜宴用酒的中国男性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粗暴野蛮的恶人形象
在美国电影中,中国男性基本是蛮横无理、粗暴野蛮的象征:矮小、瘦弱、眯细眼、又宽又平的脸,低头哈腰,不是满脸献媚笑容,就是凶神恶煞、毫无感情。《龙年》中,心狠手辣的唐人街黑社会便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影片以代表正义和秩序美国大众的斯坦利·
怀特和唐人街黑帮的新“教父母亲节的祝福语简短”周泰之间的较量为线索,展现怀特如何凭借其疾恶如仇的正义感和一往无前的执法决心,一举铲除周泰所代表的东方邪恶势力,维护了社会的秩序。显而易见,片中的怀特是英雄与正义的化身,而周泰则是邪恶与罪犯的象征,影片将华人社会描绘的极度混乱、到处充斥着谋杀、、犯罪并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其完全无视现实中唐人街的原貌,无视唐人街中自力更生,辛勤努力,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华人形象,其在上映伊始便掀起了华人的抗议浪潮。在《加勒比海盗3》中,由周润发饰演的海盗张保仔的形象,沿袭了傅满洲的外形设计,黝黑的面孔,长长的胡须,戴着辩不清朝代的高帽。他的功夫高超却不走正路,亦正亦邪而又多疑古怪,可以说是傅满洲在美国人心中残留形象的外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