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解析
中国马克思与当代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导论
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
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自身发展,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它取得了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了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人心,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的方向演变。世纪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激化。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局势,随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大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各国自身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在长期形成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政治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威胁,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同时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给许多国家带来了环境污染,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端,经
济社会发展严重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果。第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由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依旧严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精湛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争取发展权的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第三,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机遇和挑战。文明的多样性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公式。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人类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也带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传播手段上所具有的优势,极力推销其意识形态,以图塑造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给世界带来新的不。第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科技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但如果人类缺乏对科技的全面认识,缺乏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的有效制度制约和伦理约束,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极大危害,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严重问题。在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克服科技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谈谈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概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系统的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从以下两大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第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重大任务。①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喝完善社会和足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②政治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
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③文化建设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④社会建设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⑥党的建设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⑦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还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和国家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的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案概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一直以来,在中国所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都存在着四种基本论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机遇论,其中后两者一直比较边缘化。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市场,中国责任论次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策略的转变,中国责任论开始持续在国际国内舆论界升温。中国责任论是在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在现实中不断碰壁、破产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策略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表达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在无法遏制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希望通过责任论来影响或约束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运用权力的方式,进而规范中国未来的国际角。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其赋予中国责任论的不同内
涵,隐含各个主体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责任论的兴起是中国力量上升和参与国际生活深化的必然产物。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占据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上,都体现了中国在发展模式、制度优势上的独特魅力、作用和效果,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但是中国责任论,尤其是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其实质是:中国正在崛起,但还不是个充分负责的国家。在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承认中国发展的前提下,把责任变成束缚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盛装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志主导世界发展的大筐中国责任论的抛出从积极方面来说,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塑造大国形象;从消极方面来说,持续考验中国如何在现实实力和形象塑造之间到合理平衡点。面对日益升温的中国责任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既要负责任,更要负与中国实际能力相适应的责任。首先,中国应当与美国加强磋商,形成更多的谅解与互信。其次,负好国际责任的前提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再次,中国的地区责任大于全球责任。最后,谨言慎行,尽量少主动承担责任,更不要和西方国家去抢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要有负责任的实力与勇气,更要有负责任的策略与艺术。在中国和平发展,不断崛起的道路上,面对形式各异的中国责任论,务必要保持住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清醒与自觉。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题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针对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论断要从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哪一年和平与发展主题提出的背景、现实影响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 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首先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次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
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指出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即和平与发展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此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其次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了时代的主题。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2. 和平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
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由此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