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族源
哈尼族族源
一、族源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羌人。早在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哈尼先民就以“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哈尼”等名称见于汉文献记载中。据哈尼族的口碑传说:公元前 3 世纪,哈尼族的祖先“和夷”居住在今大渡河之南、雅砻江之东所源出的连三海周围,或大渡河与金沙江交汇地区。后因战乱等原因,居于此地的和泥、哈尼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的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昆明一带,再往南迁至滇东南地区;一条自滇西北南迁。据考察,公元 7~8 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 9 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而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
二、族称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约”、“布都”等。公元 9 世纪进入西双版纳后的哈尼族,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被称为“卡戈”,即“奴隶”。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哈尼族默认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自称“阿卡然”,雅尼只在传统节日仪式中使用。汉族也借用傣语的卡音称哈尼族为“阿卡”。 1953 年 7 月 15 日召开的格朗和自治区人
民代表大会上,经代表们协商,将哈尼族自称“雅尼”译为“爱尼”,即“兄弟”之意,并且整个西双版纳的雅尼都统称为爱尼族。后来国家正式组织进行民族识别后,统称为哈尼族。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维、吉坐、木达、阿克、补角等支系,以前两种称谓人口较多。
三、人口
全州哈尼族人口 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32840 人,占全州总人口的 14.4% 。 1964 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有 60314 人,占全州总人口 16.59% , 1982 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 113761 人,占全州总人口 17.59% ,其中景洪县 38082 人,勐海县 49534 人,勐腊县 261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45 人。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有 154396 人,占全州总人口 19.38% ,其中景洪县 54429 人,勐海县 59726 人,勐腊县 40241 人。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 186067 人(农垦 24031 人),占全州总人口 18.73% ,其中景洪市 71492 人,勐海县 61232 人,勐腊县 53343 人。
四、分布
西双版纳哈尼族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勐岗哈尼族布朗族乡;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勐龙乡、小街乡;勐腊县勐润哈尼族乡、芒果树哈尼族乡。散居于部分乡镇、农场。
社会形态
20 世纪 50 年代前,西双版纳哈尼族长期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 19 世纪中叶,傣族封建领主“召片领”将哈尼族纳入了“卡西双贺圈”( 12 个奴隶区)组织之内,归属于车里宣慰使司和各勐傣族土司管辖。傣族封建领主分封哈尼族最大的头人为“金伞大叭”,管辖西双版纳哈尼族;村寨内又设“叭”、“鲊”、“先”等大小头人,主管村寨事务,加强了对哈尼族的层层统治。
哈尼族地区的土地,属于傣族封建领主所有。但还保留着较多的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即有自己的辖区范围,除少量茶园、水田、园地私有外,大部分荒山荒地仍属村寨公有。村寨成员可以自由开垦。如果迁离村寨、或触犯“规矩”被赶出“寨门”,土地交还村寨。有些村寨还保留少量家族公有土地,收获物供家族祭祀之用。这些村寨生产力低下,生活贫困,直到 1950 年前还残存着奴隶制,头人及富裕户大都有家奴、雇工,有放进行剥削的。哈尼族村寨内部有自己本民族的社会组织,每寨有追玛(寨主)、贝玛(祭师)、尼爬(巫师)、巴吉(铁匠)共同管理村寨事务。州内各地哈尼族社会发展不平衡。 20 世纪 50 年代前,勐海的格朗和、苏湖、南糯山、勐宋、勐满,勐腊的尚勇、易武等地哈尼族阶级分化较明显,头人和富裕户占有较多水田、茶园,且山林、荒地可以自由买卖、典当。勐海的西定、巴达、勐混,勐腊的勐仑、勐捧,景洪的勐龙、勐罕等地区的哈尼族,则阶级分化不明显,水田少,主要从事刀耕火种、轮歇耕种的原始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西双版纳哈尼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于 1955 年至 1956 年对阶级分化较为明显的地区实行了和平协商;在阶级分化不明显地区,采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哈尼族村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方式在逐步演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