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介绍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 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 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 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 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7762286。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 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曩文,也有人认为它 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 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形成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 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淳地区的古羌人,开始 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 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 夷"
、"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 "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 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一一百濮族了百越族。古羌 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 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 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 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 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 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 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看奴隶占有制度。公元 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 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 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 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 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 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 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 本,已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 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方面。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 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 彝族普遍采用夏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使用过十月历。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 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 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f各地山歌有自 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 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分集体舞和独 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 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 奏。
彝族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漆绘主 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 月琴、口弦之上,颜以黑、红、黄三种彩为主。刺绣为彝族妇女 所善长,常绣在头帕、擦尔瓦、衣袖、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 腰带等上。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 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 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晩爬上心爰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爰。 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爰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 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爰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 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 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 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 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看装有羊肉、养把把 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 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看上菜。它是云 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 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
—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 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一嗟嗟"的吆喝声中,只见顶 看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 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看古朴纯厚的民 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看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 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 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 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 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 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
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 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 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 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捋看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 持看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 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 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窄 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 部正中蓄小缙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 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 金银及玉石做成。
饮食习惯: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养麦、大米、 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 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碇陀肉"。大、小凉山及 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蚌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 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 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传统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
"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 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 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晩, 手捋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弥勒县可邑村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地处弥勒县城之北,西山地区偏东北,距县城21公里,坐落在靠西、北、 南的斜坡上,平均海拔1930米,全村有203户710人,阿细族(彝族支系) 占99.6%,森林覆盖率80%。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是阿 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之一。2008年,可邑村实现社会总产值 320余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9余万元,旅游业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4242元。可邑村已有350年的历史,海拔1780米,全村有188户阿细 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能歌善舞,"阿细跳月"是他们的最爰。
彝族传统文化习俗保存得比较完整。虽然距县城仅十几公里,但这里的阿细 人并未受到太多现代化、商品经济的"冲击",仍保持看古朴的民风民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