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安全系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实⽤⽂档
⽂案⼤全⽬录
1.总则 (1)
1.1 编制⽬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范围 (1)
1.4 应急预案体系 (2)
1.5 应急⼯作原则 (2)
2.事件风险描述 (3)
2.1 社会现状 (3)
2.2 公司业务活动范围 (4)
2.3 存在风险 (4)
2.4 事件发⽣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4)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
3.1 指挥部⼈员组成及职责 (4)
3.2 ⼯作组⼈员组成及职责 (5)
3.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
4.预警及信息报告 (6)
4.1 预警 (6)
4.2 信息报告 (7)
5.应急响应 (8)
5.1 响应分级 (8)
5.2 响应程序 (9)
5.3 处置措施 (13)
5.4 应急结束 (15)
6.信息公开 (16)
7.后期处置 (16)
8.保障措施 (16)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7)
8.2 应急队伍保障 (18)
8.3 物资装备保障 (18)
8.4 其它保障 (18)
9.应急预案管理 (19)
9.1 应急预案培训 (19)
9.2 应急预案演练 (19)
9.3 应急预案修订 (20)
9.4 应急预案备案 (20)
9.5 应急预案实施 (20)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的
提⾼喀麦隆区域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范围经营、⽣产活动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对和处置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能⼒。预防和减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发⽣、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处置活动,保护员⼯⽣命财产安全、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加强应急管理⼯作的意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产经营单位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业规范,中国⽔利⽔电第⼗四⼯程局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件,制定本预案。
1.3适⽤范围
1.3.1 ⼯作范围
本预案适⽤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产活动单位(机关本部、中⼼仓库、办事处、保修组、项⽬部等以下简称各单位)所发⽣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作和联动对接⼯作。
本预案指导公司各单位开展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作。
预警级别颜1.3.2 事件类型
社会安全事件类型包括:战争、、体恶性冲突、武装劫持(、等)、抢劫、偷盗等。
1.3.3 事件级别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Ⅱ级(重⼤)、Ⅲ级(较⼤)、Ⅳ(⼀般)(见表1)。
第 1 页共22页
表1
1.4应急预案体系
1.4.1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是指公司,在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体系下,制定的区域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喀麦隆区域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或对接公司相关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规范性⽂件,由公司制订并发布实施。
1.4.2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指公司各⽣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为应对某⼀类型或某⼏种类型突发事件⽽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公司各⽣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战争、、体恶性冲突、武装劫持(、等)、抢劫、盗窃等专项应急预案,或因战争必须撤离时做执⾏的紧急集结、转移、撤离专项应急预案。
1.4.3 现场处置⽅案
现场处置⽅案是公司⽣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下属各作业活动单位,针对具体的业务活动,遭遇突发事件⽽制定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作原则
1.5.1以⼈为本,减少危害
坚持“以⼈为本、⽣命⾼于⼀切”的原则,不提倡任何具有风险的见义勇为⾏为,不⿎励中⽅员⼯在⾃⾝⽣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畏反抗的做法,⽽倡导“沉着应对,
第 2 页共22页
巧妙周旋,适当牺牲⾃⾝利益,换取宝贵⽣命”的⾃我保护意识。切实履⾏企业职责,将企业员⼯的健康和⽣命安全放在⾸位,最⼤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员伤亡和危害。
1.5.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度重视应急管理⼯作,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常态与⾮常态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作。
1.5.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应急处置能⼒建设,建⽴与地⽅政府、机构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快速联动、统⼀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5.4统⼀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下,各单位按照各⾃职责和权限,负责事件应急措施落实和应急处置⼯作,建⽴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1.5.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先进的应急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能⼒。依法规范应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6利⽤属地、依托驻外机构
依靠属地所能利⽤的⼒量和中国驻各地使馆、经参处,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事件风险描述
2.1社会现状
由于XXX社会治安状况近⼏年不断恶化,在⼤城市⾥,⼏乎每年都有恶性犯罪案件发⽣。犯罪分⼦袭击的主要⽬标是商⼈、外国⼈、外企驻地,他们已成为不稳定因素之⼀;并实施暴⼒。
公司⼯程施⼯地分布⼴,临近的⼀些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如恐怖主义、民族、种族和宗教冲突、政局动荡、社会治安差等风险,容易发⽣社会安全事件。
公司⼯程施⼯地点偏僻,施⼯⼈员来源分散。⼈员⼯作压⼒⼤,施⼯周期长,施⼯⼈员易⾝⼼疲惫,应变反应能⼒不⾼。施⼯⼈员与当地居民语⾔沟通不便,⾃我安全防范和⾃我保护意识较差,遇到突发紧急事件缺乏应对经验。
第 3 页共22页
2.2公司⽣产经营活动
公司⽣产经营活动包含XXX项⽬,公司还包含机关驻地及相关单位等;分布于XXX。分布较⼴,⼈员较多,社会风险突出。
2.3存在风险
通过近⼏年发⽣的主要社会治安事件分析,存在的社会风险有盗窃、抢劫、武装劫持(、等)、体恶性冲突和、战争等事件。
2.4事件发⽣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通过LEC半经验、半定量分析法,风险分析情况如下(表2):
财产损失
E
通过半经验、半定量风险分析,重点监控的社会安全风险为事件2,事件3;事件4具有⼀定的预见性,处理妥当可以规避;事件5存在突发和偶然性,但不经常,根据喀麦隆社会安全动态现状,针对地区加以防范及管理,可以避免;事件6涉及范围、层⾯⼴泛,将按照紧急集结、转移、撤离专项应急预案实施。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作组及指挥部办公室组成。总指挥由公司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管理副经理担任,应急⼯作组组长由其他班⼦成员或职能部门负责⼈担任,应急⼯作组有综合协调组、维稳⾏动组、后勤保障组和善后⼯作组四个组。各应急⼯作组在总指挥部的统⼀指挥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开展应急⼯作。应急指挥机构如有成员变动,变动后的⼈员继续履⾏前任的职责。
3.1指挥部⼈员组成及职责
第 4 页共22页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职责:对突发性社会治安事件信息决策,总体领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发布应急预案启动、终⽌命令。负责公司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指导、协调、资源调配和督促,控制事态发展。负责社会安全事件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履⾏应急信息汇总、上报及下达、综合协调突发事件期间的值守职责;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公司或海外事业部报送紧急重要事项;督促落实公司或海外事业部有关决定事项和领导批⽰、指⽰精神。负责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影响进⾏评估;负责突发事件的善后⼯作。
3.2⼯作组⼈员组成及职责
3.2.1 综合协调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社会安全信息收集、安全形势评估并上报指挥部及总指挥;负责同中国驻喀⼤使馆、地⽅政府机构、警⼒单位联系;负责做好相关⽅各项⼯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外交涉、斡旋、谈判和翻译⼯作。
3.2.2 维稳⾏动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突发事件事态宣传、正确信息发布、员⼯安抚和稳定思想;负责突发事件期间安全保卫巡逻⼯作;负责实施⼈员集结、撤离、安置、搜救⼯作,配合后勤组对伤员紧急抢救⼯作;负责组织转移⼈员、伤员、财产⼯作;负责调查技术取证⼯作。
3.2.3 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提供应急车辆、物资、设备、⽣活、医疗器具、急救等保障⼯作,寻安全避难所,回国航线的选择和机票预定。
3.2.4 善后⼯作组
组长:
第 5 页共22页
成员:
职责:负责对受伤⼈员送往指定或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或协议医院,并做好受伤⼈员情绪安抚和家属安抚稳定⼯作,
3.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主任:
成员:
职责:负责信息传递及发布,组织会务及相关记录⼯作,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声、像、视、纸等)。负
责在第⼀时间内按照指挥部决策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负责传达上级领导的指令、指⽰。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公司各单位要针对经营活动地域位置、周边社会治安现状、警⼒机构布置、可能发⽣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进⼀步完善预警机制,建⽴预测预警系统。在⽇常处理社会问题是了解、收集所在区域社会安全状况,开展跟踪监测、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按三级责任主体负责,对各种可能发⽣的危急事件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公司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就收集、分析的准确情报或信息,在内部做好宣传预警⼯作,根据信息预设可导致的事件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机构决策后向上级或相关单位发布。
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Ⅱ级(重⼤)、III级(较⼤)、Ⅳ级(⼀般),依次采⽤红⾊、橙⾊、黄⾊和蓝⾊表⽰。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没有达到本预案的危急事件,由各单位启动各⾃编制的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案,造成事故的按照规定定义事故级别。
预警信息通过⽹络、电话、⽂件等发布。
4.1.1 红⾊等级
指标迹象:情报显⽰局部地区已发⽣冲突、战乱,或情报证实即将发⽣战争、武装冲突或。
4.1.2橙⾊等级
第 6 页共22页
指标迹象:情报显⽰有发⽣突发事件的现实可能性,或局部地区发⽣冲突、动荡,已发⽣体恶性,威胁到公司业务活动。
4.1.3黄⾊等级
指标迹象:公司业务活动范围社会治安很差,经常发⽣武装劫持(、等)事件,或情报显⽰匪徒要针对公司⼈员实施作案或有政治企图制造社会影响。
4.1.4蓝⾊等级
指标迹象:公司经营活动范围在节⽇和跨年期间,按照惯例有可能发⽣⼈员被抢,或财务被盗事件。
4.2信息报告
4.2.1信息接收与通报
公司任何⼈在接到社会安全事件报告时,必须在第⼀时间通过能使⽤的通信⽅式和⼿段报告本单位负责⼈或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本单位负责⼈或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即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召开紧急短会,分析评估势态并布置应急处置⼯作,接警通报程序见附图1。公司应急办公室24⼩时值守电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