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故事2020精选
冬至的故事2020精选
冬至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从古时到至今冬至的一些故事还广为流传,那么冬至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冬至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冬至的故事1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的故事2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
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的故事3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12月21日迎冬至节气,冬至吃什么?饺子是冬至大部分家庭的主食,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说起冬至吃饺子,河南人十有八九能抛出一段“医圣”张仲景治病救人的故事。但是,除了纪念医圣,你可能并不知道,在上古时期,冬至曾经是一年的开端。冬至吃饺子是有由来和传说的哦。
小木棍敲出的冬至日
3000多年前的一天,周公在洛阳玩小棍,时间久了,他发现小木棍的影子每天都不一样长。于是,他根据影子的长短,敲定了冬至日和夏至日。所以说,在二十四节气里,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确定出来的。
当然,小棍只是戏称。周公测日影的工具叫做“土圭”,是一根8尺的标杆。夏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有13.5尺,是一年之中最长的一天。这天之后,日影一天比一天短,天气也开始回暖了。
那个时期跟自然科学离着十万八千里,谁也不晓得这是为啥。但是,天气回暖、草木萌发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代表了一轮新生命的开始,值得纪念一下。
于是,在周朝的历法中,正月是夏历(我们现在的农历)的十一月。所以,日影最长的冬至,成为了新一年的开始,意义相当于现在的元旦。
从周到秦,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直到汉武帝再次采用夏历(农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这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人们过冬至,其实等于过新年。
汉代冬至和新年分开后,被称为“小年”,即是为了提醒人们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也表示冬至尚有重要地位。
冬至吃一口饺子就分开了天地
关于饺子的起源,民间最为喜闻乐道的版本是:张仲景为了给人驱寒治病,发明了“娇耳汤”。这是个美好的故事,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村的唐墓、重庆市忠县的三国古墓、山东滕州春秋墓葬中都发现了饺子。所以,从出土文物的角度来看,饺子源于我国己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但是,饺子以前并不叫饺子,而是馄饨。在北方,饺子和馄饨不是一回事,而南方则保留了这种称呼。
回到开始的话题,冬至为啥吃饺子。国外学者李约瑟在著作《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指出:“浑沌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就是今天中国人普遍食用的馄饨,馄饨即混沌二字换上食字旁”。
《山海经》里盘古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天和地混沌一片,像一个鸡蛋一样,盘古就在鸡蛋里
面”(“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后来,盘古从混沌中出来,才分开了天地,创造了这个新世界。
不管是方的馄饨皮儿,还是圆的饺子皮儿,裹上馅儿,都象征着混沌天地一团包的格局。
冬至的最初的意义,是一年的开始,白昼开始变长,有天地重开、万物初萌的特殊意味。所以在这一天,咬破馄饨便开辟一道新天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它的食用重要性不在于果腹充饥,而是一种庄严神圣的添福添寿添吉祥的仪式。
如果将这些过程和讲究看作一个完整的仪式,吃馄饨(饺子)显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饺子背后故事
“馄饨”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魏人编的一本字典里。再后来的文献中,它的名称一变再变,其中的原因很羞羞……
宋朝,馄饨被称为“角子”和“角儿”,《东京梦华录》里说开封夜市曾经有一家卖“水晶角儿”的。当然,馄饨这个称呼还有。随便翻翻古人写的诗,很多人提到过冬至吃馄饨,但是我非常不明白,为啥他们爱吃鸭肉馅儿的。比如: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乡。
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
“角子”这个称呼一直流传到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就说潘金莲苦等西门庆时“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此处的“角儿”无疑是指肉蒸饺了。
也正是这些名称,让我们恰也发现了饺子的意义世界。这也大概是饺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之所在吧。
冬至的故事4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虽然冬至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载敬堂集·风物记》)。陈志岁《汤圆》诗就反映了冬至节汤圆制作和人们度节意觉。诗曰:“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摘自《江南靖士诗稿·节日诗》)。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