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考点集训
一、知识点归类。
(一)重点实词练习。
1.张目对日(张大眼睛)
2.为之怡然称快(愉快的样子)
3.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4.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
6.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7.思而不学则殆(徐喷以烟的以是什么意思有害)
8.往来屑屑(匆匆)
9.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10.或凭或立,不一状(靠着)
11.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12.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13.高插青冥(青天,天空)
14.相顾惊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15.俄而雪骤(不一会儿)
16.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17.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离开)
18.与人期行(约定)
19.下车引之(拉)
20.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义差别较大的词。
例句 | 古义 | 今义 |
明察秋毫 | 纤细的羽毛 |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
惟危楼一座 | 高 | 危险 |
直接霄汉 | 一直连接到 | 不经过中间事物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子侄辈的年 轻一代 | 儿子女儿 |
太丘舍去 | 离开 | 跟“来”相对 |
相委而去 | 丢下、舍弃 | 指把事情交给 别人去办 |
元方入门不顾 | 不回头看 | 不顾及、不考虑 |
(三)解释下列用法发生变化的加点词。
1.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2.温故而知新(新知识)
3.友人惭(感到惭愧)
4.窗扉皆洞开(像洞一样)
5.楼愈高,则明渐少(亮点)
6.楼渐低,可见其顶(降低)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观:(1)昂首观之(看)
(2)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景观))
2.时:(1)余忆童稚时(时候)
(2)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3.行:(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奉行)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行)
4.舍:(1)太丘舍去(放弃,指不顾他)
(2)又渐如高舍(房舍)
5.数:(1)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2)见宫殿数十所(几,多)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是知也(“知”通“智”,聪明)
3.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4.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5.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乌”同“无”)
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同“才”)
7.尊君在不(“不”通“否”)
(六)理解重点虚词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
1.而:(1)学而时习之(表递进,可译为“并且”)
(2)任重而道远(表并列,可不译)
(3)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4)温故而知新(表顺接,可不译)
2.之:(1)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2)驱之别院(代词,代虾蟆)
(3)心之所向(助词,无意义)
(4)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
3.以:(1)徐喷以烟(用)
(2)以丛草为林(把)
4.然:(1)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
(2)尘气莽莽然(……的样子)
5.其:(1)其恕乎(大概,也许)
(2)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的)
(七)课文重点句子翻译。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真像鹤在青云上鸣叫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别人,不也是君子吗?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__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__
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__
8.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__
二、考点对应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