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化素质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化素质检测题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10页,满分150分,150钟完卷
 
题分
徐喷以烟的以是什么意思
38
26
26
60
 
 
 
 
 
 
 
评卷人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38分)
 
 
1下列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先出来,在错别字下面划上“”然后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5分)
拈污  苦心孤旨    玲珑掦透  碎然长逝    获益非浅
决别  多姿多采    千千细草  闲情逸至    轻飞慢舞
 
(此处设置10个田字格)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狩猎sòu 啜泣 cuò    收敛liǎn    忍俊不禁jīnɡ
B、泯灭mǐn    澹澹dàn      贪婪lán      随声附和hè
C 孪生luá静谧yì    匀称chènɡ    恍然大悟 huǎng
D、栖息xī    嫌恶è        雏形chú      心旷神怡yí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斜阳里,想起秋风颜,就       了那烦人的聒聒!
②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
           的点缀。
  ③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       而又快乐的树。
  ④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       的力量。
  A、饶恕      悲凉      忧愁      抵抗
  B、宽恕      悲哀      忧虑      抵抗
  C、宽恕      悲凉      忧愁      抗拒
  D、饶恕      悲哀      忧虑      抗拒   
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大而肥胖)
B、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靠近、接触)
C、我要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D、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
B、《绿蝈蝈》———《昆虫的故事》——法布尔
C、《风筝》———《坟》———鲁迅
D 《紫藤萝瀑布》——《铁箫人语》———宗璞
6、下面对本学期所学课文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什么样的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赢得最后的胜利。
B、《济南的冬天》开篇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有毒日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结厚冰的水三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C、《繁星》《春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D、《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
B、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班的班风变好了很多。
C、平时能否抓紧时间复习,是期末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明天的考试,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基本完全完成。
8、七年级一班举办了一次“感受自然”的语文活动,活动进行到“热爱自然,从我做起”这一环节,假如你是其中一位参与者,请你根据下面要求完成各题。(7分)
1)、仿照下列例句形式,以“春天”为话题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写:                                                                     
2)、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拟一则公益广告。(2分)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                                                                       
3)、请打开你的知识宝库,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有“春花”的诗词名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内心感慨。(2分)
答:                                         
9、材料探究: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4分)
    去年,王明同学参加乐山市作文比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王明同学又参加乐山市作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是对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你探究一下语文老师两次说“这会过去的”各是什么含义?
答:                                                                     
                                                                           
10、诗歌赏析(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点明季节的词是            ,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     
      2分)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天涯游子什么感情?
答:                                                                         
二、古诗词默写与文言文阅读(26分)
11、写出诗歌的上句或下句,或按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句。(12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④,                          (杜牧《泊秦淮》)
⑤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刘义庆《咏雪》)
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以动态美写出万物复苏、燕鸟争鸣的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4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B、作青云白鹤观     观:观看
C、果如鹤唳云端      唳:鸟鸣
D、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必细察其纹理            其恕乎
B、以丛草为林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徐喷以烟                可以为师矣
D、又留蚊于素帐中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14、请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译: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15、文中的“怡然自得”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很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