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产学(猪生产学实验)指导
猪生产学实验指导
曾凡坤
实验一  猪的品种识别及外貌鉴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猪的主要品种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特点,学习优良种猪的外貌鉴定的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的设备和材料
1、不同猪的品种图片,挂图、幻灯片和模型等,幻灯机。
2、观察院畜牧场现有的种猪外貌特征,并进行外貌评定
三、实验方法和手段
实验采用幻灯观看和讲解,使学生对我国饲养的主要猪的品种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进行识别和
掌握,并通过猪的模型和实地观察进行猪的外貌鉴定。
四、实验内容
(一)观看猪的品种幻灯和图片:
1、在实验室集体观看我国饲养的主要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猪
的幻灯片,并通过实验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各主要品种猪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达到初步的直观了解和掌握。
2、组织安排学生到院畜牧场进行实地观察不同品种的种猪外貌特征,对不同品种的种猪外貌进行识别。
(二)种猪的外貌鉴定 
体型外貌不仅反映出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特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猪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外貌鉴定时常采用评分鉴定法。
1、应注意事项 
1)首先应明确鉴定目标,熟悉该品种应具有的外貌特征,使头脑中有一个理想的标准。
2)鉴定人应离猪有个适当的距离,以便于先观察猪的整体外貌,看其体形各个部分结构是否协调匀称,体格是否健壮,然后才有重点的观察鉴定的各部位。
3)有比较才有鉴别  鉴定时要对照同一品种不同种猪的个体进行比较鉴别。
4)要求鉴定时,猪只体况适中,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猪头颈和四肢保持自然平直的站立姿势。
2、鉴定的方法和程序
1)首先按品种特征、体质、外貌进行总体鉴定
品种特征:该品种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头型、耳型和毛等特征是否明显,尤其是看是否符合该品种生产方向要求的体型和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
    质:是否结实,肢蹄是否健壮,动作是否灵活,各部位结构是否匀称、紧凑,发育是否良好。
性别特征:主要看种猪的性别特征是否表现明显,公猪的雄性特征如睾丸发育及包皮的形状和大小等,母猪的乳头数,乳头及的发育有无母猪公相,有无其他遗传疾病等。
2)各部位的鉴定  经总体鉴定基本合格后,再作各部位鉴定
从侧面观察:头长、体长,背腹线是否平直或背线稍拱,前、中、后躯比例及其结合是否良好,腿臀发育状况,体侧是否平整,乳头的数目、形状及排列,前后肢的姿势和行动时是否自如等。
从前面观察:耳型、额宽及体躯的宽度(包括胸宽、肋骨开张度、背腰宽等),前肢站立姿势及距离的宽度等。
从后面观察:腿臀发育(宽深度)背腰宽度,后肢姿势和宽度,公猪睾丸发育,母猪外生殖器的发育等。
然后转到侧面复查一下,再根据综合总体和各部位的鉴定情况,给予外貌评分,评定等级。
 
五、实验作业
1、简述所鉴定主要品种猪的外貌特征及外型特点。
  2、在参观院畜牧场后,试一试给你所观察的某头种猪进行评分。
附表1          长白猪种猪的外貌评分表
 
 
     
标准评分
一般外貌
头颈轻、身体伸长,后躯很发达,体要高,背线稍呈弓壮,腹线大致平直,各部位匀称,身体紧凑,被毛光泽无斑点,滑无皱折,性情温顺有精神,性征表现明显,体质强健,合乎标准
25
头、
头轻,鼻端宽,下巴正,面颊紧凑,目光温顺有神两耳间距不狭窄,头颈肩转移平顺。
5
 
要轻,紧凑,肩的 附着良好,向前肢和中躯转移良好腰要深、充实,前胸要宽
15
 
背腰长,向后躯转移良好,背大体平直强壮,背的宽度不狭窄,肋部开张,腹部深、充实,前胸要宽
20
 
臀部宽、长,尾根附着高,腿厚、宽,飞节充实、紧凑,整个后躯丰满,尾的长度、粗细适中
20
乳房、生殖器
乳房形质良好,正常的乳头有12个以上,排列整齐,乳房无过多脂肪,生殖器发育正常,形质良好
5
肢、
暗黑3 鉴定四肢稍长,站立端正,肢间要宽,飞节健壮,管骨不太粗,很紧凑,系部要短有弹性,蹄质好,左右一致,步态轻盈准确
10
 
 
100
 
附表  理想瘦肉型种猪的体型与一般肉猪的体型比较
项目
理想瘦肉型体型
一般肉猪体型
头颈
头颈轻秀,下额整齐
颈过短或过长,下额过垂
平整
粗糙
背腹部
背平或稍拱,腹线整齐
背腹线不整齐
四肢
中等长
卧系、腿过短或过长
臀腿
肌肉丰满,尾根高
薄的大腿、尾根低、斜尻
躯体
长、宽、深都适中
体侧深、体躯较薄
实验二  猪的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一、实验目的
猪的体尺测量是外型鉴定的辅助方法,通过测量,更加准确地掌握猪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外型鉴定提供科学依据。要求掌握猪的体尺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并学会猪活体重的估测。
二、实验材料
1、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体重、不同品种的猪若干头。
2、皮尺、直尺、计算器等。
三、实验内容
(一)体尺测量:即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以具体了解各部位的发育情况,在育种上,一般可以在6月龄,齿10月龄和成龄时各测量一次即可。
1、注意事项:
1)校正测量工具(2)测量场地要求平坦(3)猪体站立保持自然平直姿势(4)测量需在早晨喂前或喂后2小时进行(5)从左前侧接近猪体、保持安静平稳、切忌追打,使猪紧张而影响测量效果。
2、测量方法及部位
1)体长:从两耳根中点联线的中部起,用卷尺沿背脊量到尾根的第一自然轮纹为止。
站立姿势正常(四肢直立,领下线与胸下线同一水线),用左手把皮尺端点固定在枕寰关节上,右手拉开卷尺固定在背中线的任何一点,然后左手替换右手所定的位置,而右手再拉紧皮尺直至尾根处,即量出体长。
2)胸围:在肩胛骨后缘用皮尺测量胸部的垂直周径,松紧度以皮尺自然贴紧毛皮为宜。
3)体高:自髻甲处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用仗尺的主尺放在猪左侧前肢附近,然后移动横尺紧贴甲最高点,读主尺数即体高。
4)半臀围:自左侧膝关节前缘,经肛门绕至右侧膝关节前缘的距离,用皮尺紧贴体表量取。
(二)体重测量:体重估侧是在大猪无称重条件时,用以上测量数式进行公式计算重量。
 
            胸围(cm)×体长(cm
体重(kg=
(142156162)×100
注:猪测量营养状况良好的用142,营养状况中等的用156,营养状况不良的用162
 
四、实验作业
1、每人作1—2次测量体尺,熟悉其内容和方法。
2、根据自己所测量的数据计算该猪头的体重。
实验三  猪的屠宰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猪的一些主要经济性状,如屠宰率、瘦肉率等,是检验猪种选育,饲养效果的手段致意之一。本次实习要求了解屠宰测定的整个过程。掌握主要项目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
待宰肉猪若干头,杆秤、皮尺、游标卡尺、硫酸纸、求积仪、钢直尺、各种屠宰用刀和钩,天平等。
三、实验项目及方法
(一)屠宰测定的条件
1、屠宰测定的猪应空腹24小时,次日早晨空腹称重,作为宰前活重。
空体重:宰前活重减去宰后胃肠道和膀胱的内容物重量。(采用空体重无需停食)。烫毛水温应控制在62—65℃,烫毛时间一般为5—7分钟。
2、烫毛前不宜吹气,以免组织变形;刮毛速度要快,以免冷后难以褪毛。
(二)胴体重 肉猪经放血、退毛、开膛除去板油和肾脏以外的全部内脏,
去头(沿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横褶切离寰、枕关节)。去蹄(前肢断离腕掌关节,后肢在跗关节内侧断离第一间褶关节)和尾(紧贴肛门切断尾根)。开片成左右对称的胴体(背线切面要整齐),左右两片胴体之和(包括板油和肾)即胴体重。
(三)屠宰率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屠宰率=胴体重÷空体重×100
胴体长:用钢卷尺测量吊挂右胴
胴体斜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内缘的长度。
胴体直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凹陷处的长度。
(四)膘厚与皮厚:膘厚是指皮下脂肪的厚度。一般在第6—7胸椎相接处用游标卡尺测定皮肤厚度及皮下脂肪厚度。多点测膘以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的膘厚平均值为平均膘厚。(采用时须加说明)
(五)眼肌面积:在倒数第一和第二胸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先用硫酸纸描下横断面
图形,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估测
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
(六)花板油比例:分别称量花油、板油的重量,并计算其各占胴体的比例。
花(板)油比例(%=花(板)油重量÷胴体重×100
(七)瘦肉率:将去掉的板油和肾脏的新鲜左胴体剖分为瘦肉、脂肪、骨、皮等四部分,肌肉间的另星脂肪随瘦肉不剔除,皮肌随脂肪也不另剔除。作业损耗控制在2%以下,并计算百分比,瘦肉占这四种成分之和的比例即为瘦肉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