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解读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必修1《两次战争》为例
基于课标解读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必修1《两次战争》为例
一、思考缘起
    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质培养的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使中国步入近代的发展阶段,也是外国资本主义奴役中国的起点。基于此,本课的学习旨在加深学生对于《两次战争》一课的理解,认识到实践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本课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中(以下简称课标)属必修课程,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一课。从本单元开始,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时期。本单元专题讲述了中国近代史早期,从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段历史,是在第四单元了解了中国社会逐渐脱离了世界潮流的背景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因为落后招致挨打的局面。故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
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本课根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史料的选取。
二、教学构思
(一)解读文本,确定主旨
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战争》以三个纲目呈现,即“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战争”、“开眼看世界”,按照时序关系,讲述了战争前国际国内形势、两次战争的过程以及面对两次战争中国人的反应。通过本课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为此,确定了本课的内容主旨“英国工业革命后加速殖民扩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通过两次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系列权益,从此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被迫进入近代社会。”很多很多的近义词
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战争的时代背景;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认识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下,中国人对时代的判断和反应”,教学重点为“《南京
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为“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理解”。
(二)剖析关系,勾勒脉络
本课三个纲目之间根据时序关系,分别阐述了两次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第一个纲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主要着眼于战争前中西形势对比。经分析,战争前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而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这场战争的实质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第二个纲目“两次战争”主要阐述两次战争的经过,尤其是中英双方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两大帝国的博弈。第三纲目“开眼看世界”着眼于战争后,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的思考和回应。笔者将战争后早期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和第二次战争后李鸿章等人兴办洋务进行了重新梳理,一一对应,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解酒的方法
三个纲目既按照时序顺序,也有因果关系。经过对三个纲目关系的剖析,在不改变文本结构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本课的脉络为:从“文明的相遇”到“帝国的博弈”到“冲击的回应”,梳理并建构本课逻辑关系。
转服
三、实践过程
(一)基于史料,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实证的科学。历史学科的实证性落实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学生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意识。依据课标的释义可知,“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指的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视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而历史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史料形式之一是文献史料。
本课在讲述时选用了大量的文献史料,通过文献史料的解读,落实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如讲述马戛尔尼访华时选用了《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中乾隆皇帝回复英王的部分原文及使团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思考马戛尔尼使团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乾隆帝对此作出什么回应?这种回应折射出什么?讲述林则徐禁烟时,选用了《林则徐全集》(第三册)部分文献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对比,理解贸易对中西方不同的意义,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解决本课教学重点时,选用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部分条约原文,通过对原文解读,让学生探讨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讲述“开眼看世界”时选用了《林则徐全集》(有礼貌的
第三册、第四册)部分文献史料,让学生思考开眼看世界知识分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看待早期的开眼看世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时选用了《李鸿章全集》(第三册)部分文献史料,让学生思考李鸿章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指什么?如何理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通过对文献史料阅读、分析、归纳、提炼,锻炼了学生分析史料,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史料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如李稚勇先生曾指出,“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参与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证意识。
(二)基于比较,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解释是历史的生命血液”。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都包含着陈述者的主观认识。笔者在本课中渗透了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解决战争失败原因时,笔者将历史解释分为“区别概念”、“分辨异同”、“评析探原”、“阐明看法”四个连续性和递进性的过程。
基于上述分层,笔者在讲述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教师出示三则史料:
材料:“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
材料:“(大清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 马克思《贸易史》
材料:“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魔兽游戏名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三则史料,回答:三则材料共同叙述了什么历史事实?三则材料的原因解释有何差异?这些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在选择三则史料时,从史料来源、性质、目的不同选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
学生分组讨论,基于史料的比较,不断循序渐进引导,让学生得出三则史料因不同的时代、阶级立场、视角而产生不同的历史解释。基于比较,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探讨历史解释多样性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劳动局投诉(三)基于分析,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是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其基本观点及方法不仅是历史学习与探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也引领着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判断,在历史学科诸素养中,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课标明确要求“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述中”。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唯物史观与现代化史观为代表的新史观既对立又统一,应在唯物史观的‘革命史观’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全球化范式’、‘文明范式’的视角。
在本课第三纲目“冲击的回应”,讲述“早期开眼看世界”时,笔者出示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 在《海国图志》中......也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安南的札船、缅甸的木栅都是他用来说明土法“制夷”的生动事例......《瀛寰志略》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更详尽准确......它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却又使用着旧观念。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教师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早期开眼看世界?通过阅读史料,学生分析史料,得出早期开眼看世界打破了天朝上国的思想禁锢,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但因时代、阶级、社会发展状况的限制,思想中保留保守彩,未涉及深层次的社会革新。
在讲述第二次战争后,李鸿章提出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出示了以下史料:
材料: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fu),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mi)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