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电影理论批评
新时期的电影理论批评
饶曙光
【内容摘要】随着西方电影和电影理论的涌入,在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下,1979—1987中国电影理论与学术论争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对电影
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人道主义与“伤痕电影”、“谢晋模式”、“西部
片”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重大理论批评的梳理与勾勒,解析这一
时期的电影创作以及电影市场,并探究电影创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所
蕴藏的美学内涵、人文内涵。
【关键词】新时期电影理论文化思潮学术论争“理论滋养灵感”
1979—1987,是中国电影理论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代。在这个短暂的年代,中国电影界先后展开过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的文学性、电影语言
现代化、电影观念、电影创新、电影民族化、“西部电影”、谢晋电影模式等一
系列相互关联的学术性论争。西方现代人文思潮,西方电影和电影理论的
大批涌进,为电影思想解放运动源源不断提供思想资料,也为中国电影迅速
走向辉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复刊改版后的《世界电影》等报刊大量传
播外国电影理论。一些长期从事介绍电影理论的翻译家,纷纷著书立说,比
较系统地评介外国电影、外国电影理论,有些人还参与有关中国电影的论
争。如邵牧君的《西方电影史概论》、《银海游》,郑雪来的《电影学论稿》,罗
慧生的《世界电影美学思潮论纲》、《现代电影美学论集》等。总之,1979—
1987是一个“理论滋养灵感”的年代,更是理论影响创作的年代。理论对创
作的影响之大,在某种意义上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难以想像的。因
此,梳理那个时期的理论批评,对于了解那个时期的电影创作以及电影市
场,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电影理
论批评,就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电影创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
其所蕴藏的美学内涵、人文内涵。
392
3—、人道主义与“伤痕电影”
电影界与整个理论界、文艺界一样,对刚刚经历的“文化大革命”这样伤 心惨目的大灾难展开了深刻的反思°电影界前辈夏衍、陈荒煤、钟惦棐等人 纷纷撰文,从政治与文艺的关系层面入手反思“”对电影创作带来的惨 痛教训° 1979年,被打成“右派”的钟惦棐重新获得写作的权利,就写出了振 聋发聩的《电影文学断想》°《电影文学断想》不仅对50年代至70年代30年 来中国电影的坎坷历程作了深入剖析,对极左路线的思想根源及其表现形 态作了系统的清理,而且还特别提到了电影的娱乐问题°文章指出“电影之 为电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甚至连教育也没有,就是娱乐,不也 是为各式各样的劳动者而娱乐劳动之余娱乐岂不也是极为正当的 权利?”〔1
新时期之初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70.80年代的香港影片和译制片 对当时的中国电影产生的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译制片和香港地区影片由于 较强的娱乐性而在上座率方面大大超过国产影片° 1978年进口的日本影片 《追捕》,在北京创造了观众高达两千七百多万人次的奇观,其它如《 保卫萨拉热
窝》、《桥》、《尼罗河上的惨案》、《叶塞尼娅》、《冷酷的心》、《望 乡》、《生死恋》、《人证》,都引起了中国观众的极大兴趣,形成了空前的观影 热潮°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至今仍然津津乐道,构成了一生不灭的观影记 忆°高仓健、中野良子、栗原小卷、“”等成为了中国观众追捧的电影 明星°另外,1978年端午节前后被引进的香港影片《屈原》的观众也在二千 四百多万人次,其后像《三笑》、《生死搏斗》、《巴士奇遇结良缘》等这些更带 有浓厚商业气息的香港影片,也带给大陆观众以全新的感受°《三笑》也许 是当时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其轻松搞笑的风格与当时大陆电影一片沉痛 反思和政治说教的气氛格格不入,令不少知名人士忍无可忍乃至义愤填膺。 如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小说中就借书中人物之口把它称为“低级趣味”,把放 映该片的电影院说成“流氓训练班”。有趣的是,《三笑》在北京上映之时,恰 好是另一部重点国产影片《大河奔流》放映之日。该片由著名作家李準编 剧,谢铁骊导演,张瑞芳主演,名家名作,不料却门庭冷落,观众不买账°评
4u d y  o f  art
〔1〕钟惦棐:《电影文学断想》,《文学评论》1979年第4期°
论家罗艺军专门写了一篇《〈大河奔流〉与〈三笑〉》的文章,提出对国产影片
“娱乐性”的呼吁°1〕
尽管建立在“解放思想”基础上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要真正冲破思想的牢笼注定是一个艰难甚至反复的过程°1979年发
生的一件事情很能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和情感状况°《大众电影M979
年第5期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接吻的剧照,没想到竟然
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1979年6月10日,新疆奎屯农垦局129团政治处的
问英杰,给《大众电影》写了一封信,强烈批评这本杂志在封底刊登洋人接吻
的剧照°这个极其独特的个案表明:要完全理解1979年是新时期电影的真
正起点,就必须回到1979年独特的政治、社会文化语境°与其它文艺领域的
的新思潮相一致,1979年的电影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突破“”电影的
阴影和传统的“高、大、全”模式,其标志性的作品是《小花》、《苦恼人的笑》、
《生活的颤音》和《归心似箭》。这批电影在情绪上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情感愿
望,在艺术手法上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电影的模式和定式的影片,重
新燃起了观众对电影的热情°在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观众涌进了电影院,
如饥似渴地观看这些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电影”。
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层面而言,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的形成,得益于人性、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得益于人性、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带给电影艺术家
“人”的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
围绕着人道主义进行的大讨论对新时期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
响°据统计,从1979到1983年,有关人道主义讨论的文章多达七百余篇°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和《国
内哲学动态》等报刊接二连三发表综述文章°人民出版社也连续推出论文
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M1981年)、《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
(1982年)、《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1982年)以及《关于人道主义和异
化问题论文集》(1984年)°这一论题持续地吸引着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
生的理论兴趣,对于新时期知识界的思想结构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意
义°这场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对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整个文艺创作产生
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前面已经反复强调,新时期电影“拨乱反正”的一个
重要方面是人的觉醒,让人从匍匐在神坛前站立起来,让异化的人性复归°
〔1〕参见《大众电影》979年5期°
394
3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主题以及人道主义的理想是新时期电影文化更 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新时期电影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电影长期作为政治附庸 的尴尬处境,突破了人情与人性的禁区,拓宽了电影艺术对于“人”的表现空 间;在人物塑造上,摒弃概念化、脸谱化的传统模式,尊重人的情感和性格的 丰富性和复杂性,达到了中国电影一个新的人文深度和高度。一句话,新时 期电影之所以为新时期电影,在于突破了以往“只讲政治,不讲艺术;只讲内 容,不讲形式;只讲艺术家的世界观,不讲艺术技巧的倾向”,使人的主题不 断得到深化并成为了艺术家长期思考和表现的母题。
新时期电影有一个思想主潮是侧重表现普通人在文化大革命和极左路 线(即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极左路
线)统治时期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浩劫, 并对产生文化大革命和极左路线的思想根源进行了反思。电影史学家把它 们称之为“伤痕电影”。“伤痕电影”的出现也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书写下独 特而意味深长的一笔。1979年4月,围绕着“伤痕文学”、“伤痕电影”及其相 关文艺思潮,文艺界就关于文艺“向前看”还是“向后看”而展开了大讨论。 有人把新时期产生的描写“伤痕”的作品称之为“向后看”的文艺,认为应该 “提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1979年6月,河北青年作家李剑 《河北文艺》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章:《歌德与“缺德”》。文章对“伤痕文 学”作了措词激烈的批判。文章认为,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歌德”一一歌颂 党、国家和社会主义,而不是“缺德”一一专门揭露“阴暗面”。从这个观点出 发,文章把写“伤痕”、把揭露社会主义时期生活中的阴暗面的作品斥责为 “缺德”,嘲笑文艺界一些人“没有歌德之嫌,却有缺德之行”。文章明确主张 社会主义文学只能是“歌德”,因为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忧,也无 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扣门。河 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如果不按着这种调子来粉饰生活, 而在创作中认真批评落后的东西,鞭挞黑暗的东西,那就是“缺德”、“昧着良 心”、“诅咒红日”,就是“怀着阶级的偏见对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 1〕
很快,李剑的文章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并分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人民 日报》、《光明日报》、《红旗》等大报刊,很快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对李剑的 文章进行了批驳,指出李剑的主要观点同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文艺界的 斗争实践和创作现状很不相符,同党的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u d y  o f  art
〔1〕李剑:《歌德与“缺德”》,载《河北文艺M979年第6期。
的方针背道而驰,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是“春天里的一股冷风”。但是,也
有为李剑文章叫好的“另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李剑的文章是正确的,文艺界
文章主演的电影
的思想解放已经引起了“思想混乱”,走上了“否定文艺路线”的道路,
搞得不好,“会出现五七年反右派前夕的那种状况”;甚至指责文艺界的领导
同志大都是“欧洲18世纪文学的染缸里染过的”。从这场争论我们也不难发
现,“伤痕文学”、“伤痕电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时期初期起到
了思想启蒙、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的的作用°换句话说,“伤痕电影”所产生
的轰动效应及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在世界电影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伤痕
电影”的代表作品有:《泪痕》(79)、《苦难的心》(79)、《苦恼人的笑》(79)、《巴
山夜雨》(80)、《天云山传奇》(80)、《小街》(80)、《被爱情遗忘的角落》(81)、
《如意》(82)、《牧马人》(82)、《人到中年》(82)、《没有航标的河流》(83)、《大
桥下面》(83)、《芙蓉镇》(86)°
二、“离婚”、“电影就是电影”及其它
1979年初,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师白景晟写了一篇影响很大的题为《丢掉戏剧的拐杖》〔"的文章。该文以极其醒目的方式向传统的戏剧电影
观念提出了挑战,其基本观点后来被认为是“新时期探讨电影艺术特性的先
声”,“标志着新时期电影意识最初的觉醒”。同年,张暖忻、李陀发表了《谈
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更加响亮地提出了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问题°这篇后来
被推崇为第四代美学旗帜的文章强烈呼吁要“形成一种局面,一种风气,就
是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大讲电影的艺术性,大讲电影的表现技巧,大讲
电影美学,大讲电影语言。”2〕文章从“语言”的维度审视了本土电影在叙事
形态上高度戏剧化与程式化的弊病,呼唤本土电影在叙事方式上的“电影
化”,主张当前的中国电影必须更新艺术观念,充分挖掘电影语言的丰富性
与多义性,超越单一戏剧结构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兼顾电影银幕时空的表现
性与再现性°李陀、张暖忻从世界电影史上几次重大的电影语言变革,论证
了中国电影形态落后之症结在于“还都基本上遵循所谓戏剧式电影这一种
程式”。他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在现在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电影语言的叙
〔1〕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979年第1期°
〔2〕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
39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