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易错点
一、文化与生活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错。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
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注意:错。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13、九寨沟为世界自然遗产,黄山为文化与自然遗产,庐山为文化景观遗产,昆
曲和古琴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4、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注意:错。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5、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注意:错。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6、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错。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17、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8、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注意: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9、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注意:错。大众传媒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0、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注意:错。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途径和手段不要混淆)
2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2、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
(注意:错。人际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注意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
23、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注意:错。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4、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注意:错。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5、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注意:错。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6、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意:错。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8、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29、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
(注意:错。继承和发展强调的内容、要求和地位不同。)
30、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注意:错。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3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性、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2、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注意:错。这个观点错。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根本途径)33、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意:错。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4、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注意:不科学。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5、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注意:错。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6、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注意:错。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注意:错,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38、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
(注意:错。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39、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注意:错。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0、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注意:错。人民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来自基层。)
4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2、“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4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注意:错。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4、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注意: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4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学典籍。
(注意:错。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47、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48、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
(注意:错。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注意:错。二者强调的方向不同)
5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51、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注意:错。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
52吴越文化的特点:流动和开放性强、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特点:内敛性强,热情奔放;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5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彩也就不同。
(注意: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注意:错。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u
5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6、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精神支柱),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
57、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注意:错。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奠定中华民族坚
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58、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注意:错。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59、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意:错。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60、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61、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错。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62、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注意:错。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3、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64、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注意:错。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6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注意:错。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四、发展先进文化
66、文化生活出现多样化的原因: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斑斓彩
(注意:错。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67、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注意:错。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
68、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注意:错。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69、传统习俗属于落后文化
(注意:错。二者有区别)
70、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注意:错。“法”是腐朽文化,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是不同的。)
71、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7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开始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程
73、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注意: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7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注意: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根本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的旗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