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2月 第31卷  第12期    91
队伍的建设,提升行政、后勤管理人员配置促进医院科学管理发展。
(5)妥善解决相关社保问题,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考虑不纳入编制后现有人员的相关福利待遇补偿机制。3.3  对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的建议
(1)加大财政卫生投入力度。新医改提出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按GDP 一定比例,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2)完善财政卫生投入倾斜政策。分类投入适当倾斜,形成长效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
(3)创新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方式。根据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强弱,按照其服务性质、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实施有区别的经费保障制度。
(4)建立价格、医保、财政三方联动补助机制。医保、价格和财政补助是医院收入的“三驾马车”,相互影响,构成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5)建立有效地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医院收支行为,
参考文献
[1]  邹厚东,李超红. 公立医院编制规范化管理初探[J]. 解放军医院
管理杂志,2014,21(11):1023-1025.
[2]  姚娟. 浅析公立医院编制外用工管理[J]. 医院管理论坛,2012,29(6):56-58.
[3]  王文君,程华丰,周莹,等. 公立医院编制外用工现状及管理难点[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6):590-593.
[4]  韩斌斌.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改进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85-86.
[5]  庄宝玲,邱华巧,钱家强,等. 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卫生人才,2015(1):52-55.
[6]  郭子华,李萍. 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备案制的思考[J].中国卫生人才,2015(7):55-57.
[7]
北京市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A/OL]. (2015-05-19)[2017-05-14]. http ://cpc.people/n/2015/0519/c83084-27022778.html.
[8]
董希国. 关于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J]. 机构与行政,2016(4):34-36.
[收稿日期:2017-09-06]
积极推进医院成本核算,建立基建和大型设备项目库,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有效的奖惩制度等。
医学人文研究·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常晶(1978-),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医学。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北京 100020▲通信作者:王晓娟,E-mail: xjwang730715@sina
常晶,王晓娟▲
【摘要】  人文医学技能作为住院医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是保障医
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需要我们重视培养与考核。老年医学科诊疗的患者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各种疾病终末期患者相对集中的人,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可以结合缓和医疗相关内容,使住院医师更好的理解人文医学技能,更好的对待终末期患者,更好的服务临床工作。缓和医疗更加强调在无治愈性且为终末期的患者进行整体医疗照顾,旨在更好地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内心宁静,生死两相安。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实践培养中应用缓和医疗的相关内容,可提高住院医师的人文医学技能。【关键词】人文医学;老年科;住院医师【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6763(2017)12-0091-02doi :10.3969/j.issn.1004-6763.2017.12.047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居民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逐渐凸显。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医学逐渐发展,住院医师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养时,如何结合老年医学的特点进行人文医学培养,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1  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行的重要医学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1]。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可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是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关
键项目之一,是每名住院医师都面临提高的技能。目前我国人文医学课程相对不足、人文医学技能培养欠缺,这些有待提高和改进[2]。人文医学是对生命终极关怀和内涵丰富的医学哲学,人文医学技能是将对人文医学知识升华为精神和信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是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这里面强调了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3-5]。
老年医学科多接诊和收治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特点,同时,老年患者又是肿瘤等疾病的高发人,也是终末期患者集中的人[6]。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死亡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老年医学科合理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就
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和终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对待终末期患者的各自诉求,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如何让
92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December. 2017, Vol. 31, No.12
住院医师掌握和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这些是我们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责任所在。有必要在有限而紧张的日常工作中,对住院医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工作。
2  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培养的方法
2.1  住院医师培训前的基本特点
住院医师在进入临床进行规范化培训时,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存在很多临床问题,也可能存在很多人文心理问题。当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终末期疾病患者,如肿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患者。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终末期患者,有可能会产生不安和压力,避免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属等不良情绪[2]。我们带教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指导。
2.2  老年医学科人文医学培养内容
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培养时,可参照缓和医疗教育进行规划和带教。缓和医疗是人文医学在终末期患者中的集中体现,是为了提高终末期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内心平静,做到生死两相安。对终末期患者照护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生理、心理和灵性。其中灵性照护是指帮助患者接受生命是有限,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从而获得内心平静、生死两相安的境界。通过培训使住院医师正确理解死亡观,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7-10]。
2.3  具体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进行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内容讲座及教学查房,讲者由经过专业人文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及缓和医疗培训的医师担任。可设置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和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首先是理论授课,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讲座为集中授课,2学时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理念与核心原则。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评估终末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心理状态;如何照护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死亡观。只有自身理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
然后安排教学查房,为理论授课之后的两周内完成。选取住院的典型病例,依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答疑,回答住院医师问题,时间可设置为2学时。
最后是临床实践,这部分可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由3~6名学生和1名带教教师组成。小组内相互演练,由1名住院医扮演患者、1名住院医扮演家属、其他的住院医师则运用所学的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演练,深入理解人文技能培训提出的照护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也就是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疼痛等(生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倾听陪伴患者痛苦、苦恼如为什么会得肿瘤、为什么治不好、“走了后”子女怎么办等由其经历带来的问题(灵性)。带教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然后在2个月的具体管理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对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实践,由带教教师指导。3  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
关于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可采用客观与主观两方面进行。客观的方法,可请临床医师选取典型病历,如胰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与患者及家属商议进一步诊疗方案,为考试题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考
官,对每名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的人文医学技能考核,每名考生的考核时间可设置8~10分钟。考核流程为学生阅读病历摘要,由考官扮演患者或家属,被考核的住院医师为其主管医师,进行病情交流,运用所学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评估其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商议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达成一致的意见。评估项目分为:医患关系建立、告知患者谈话目的、表达共情、对待“患者”反馈、达成一致意见。主观的评价方法可考虑问卷调查法,为住院医师自评问卷,询问住院医师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的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感兴趣程度、实际沟通能力、人文医学技能提高与否、对待终末期患者能力、愿意接受进一步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等。客观与主观的评价方法均在人文技能培训结束后一周内统一进行。
4  总结
人文医学技能作为住院医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是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需要我们重视培养与考核。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可以结合缓和医疗相关内容,使住院医师更好的对待终末期患者,更好的服务临床工作。可考虑进行理论授课、教学查房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方法则可以应用客观考核与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从而使住院医师更好的提高人文医学技能。
参考文献
ol是什么单位[1]  谷士贤,卢贵胜,李颜,等. 戴明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
成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38-
440.
[2]  管园园,郑爱明,沈洪兵,等. 医学生医学人文能力评价标准
的研制与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2):216-218,243.
[3]  王锦帆,尹梅. 医患沟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2.
[4]  管园园,王锦帆,沈洪兵. 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医学与哲学,2014,35(9A):88-90.
[5]  赵霁阳,赵光,杨琳丽,等. 医学人文素质评价在客观结构化
临床考试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4):638-640.
[6]  常晶,孙倩美.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79-80.
[7]  姜珊,孙倩美. 浅谈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开展缓和医疗[J]. 中华医
学杂志,2016,96(28):2212-2213.
[8]  Kelley AS,Morrison RS. Palliative Care for the Seriously Ill[J]. N
Engl J Med,2015,373(8):747-755.
[9]  Temel JS,Greer JA,Muzikansky A,et a1. Early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2010,363(8):733-742.
[10]  Sweeney C,Lynch G,Khashan A,et a1. The impact of a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elected module in palliative care[J]. BMJ Suppor Palliat Care,2014,4(1):92-97.
[收稿日期:2017-08-2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