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什么是朔日和望日?
以前人在干什么事情之前,都会根据天象的变化来判断好坏。有句老话说:“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是什么意思呢?到底什么是“朔日”和“望日”呢?
什么是“朔日”和“望日”呢?
在农耕社会,人们最常用的纪年法就是农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同时又参考太阳的运行轨迹,是以阴历为基础,又融合了阳历的成分。因为人们抬头看天空,所能见到的就是日月星辰。
由于太阳和月亮每时每刻都在天空中自西向东移动,所以人们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每天都有变化。当月亮刚好运行到与太阳黄经相等时,就称为“朔”。这一天的白天就叫做“朔日”,这一天晚上的月亮就叫做“朔月”,但朔月是看不到月亮的,所以农历每月的初一就是“朔日”。
“望日”指的是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由于阴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来制定的,所以阴历有大小月之分,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所以小月的望日是十五,大月的望日是十六。所以民间还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被称为“望月”,又叫做满月。
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
人们把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日”,所对应的月末就是“晦日”,把月亮最圆的一天叫做“望日”,有时候是十五,有时候是十六。在“朔日”的时候,地球处在太阳和月亮中间,在“望日”的时候,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以“朔日”和“望日”是可以准确到几时几分的。
用什么看日食月球在太阳东边九十度为“上弦月”,月球在太阳西边九十度为“下弦月”。而每个月的朔日、望日、上弦月和下弦月对地球都会产生一种强引力,这种强引力对人也是有影响的。
古人发现,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故、灾难等,几乎都发生在月亮和太阳的强引力时期。每个月的朔日和望日,再加上前后各一天都为强引力时期,总共12天。后来科学家也用以往发生多的事件来对比,比如飞机失事的概率,车祸发生的概率等,大多都发生在强引力时期。
要知道所有的“日食”都发生在“朔日”,所有的“月食”都发生在“望日”,因为只有朔日月亮才会出现在地球和太阳中间。同样只有在望日,地球才会出现在月亮和太阳中间。也就是只有农历的初一才可能出现日食,十五或者十六才会出现月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