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族:考碗族
社会新族:考碗族
作者:吴 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8
        具有共同属性的同一类人,我们常常管它叫某。今时今日,字辈欣欣向荣:追星族”“哈韩族”“SOHO”“丁克族什么是丁克族的说法层出不穷。不再只用来表示宗族”“民族等结构稳定、人员固定的体,新生族往往具有某种相同的生活方式,比如“SOHO丁克族。新生族的成员流动性大,十七八岁的少年,今日是哈韩一族,明日也许就成为哈日族
        最近,社会族中又增添了新成员。有这么一人,他们工作过程中,孤注一掷,仅将目标锁定公务员岗位或事业单位,四处参加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考试,一次不成,来年再考,两次不成,再接再厉。不考到金饭碗就不停下转战脚步。他们在网络上有一个很新鲜的名称——“考碗族
        1考碗一族”:转战数省千里赶考想象中的公务员。(news.xinhuanet20071114日)
        2考碗族放弃工作孤注一掷考公务员。(www.hangzhou2007313日)
        3)鹿城区乡镇机关的一个不限专业的职位,引来544人报名,成为考录比最悬殊的职位。公务员报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报考中出现考碗族,出现了考霸现象。(wznews.66wz2007410日)
        4)转战数省四处赶考公务员报考热催生考碗族20070410日)
        “是特指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指的饭碗,也就是稳定优渥的工作。过去,我们常常把稳定优渥的工作称为金饭碗。随着人才机制的改革,很多单位人才流动频繁,真正能称得上金饭碗的职业岗位越来越少。而公务员考试采取公开招考的人才引进模式,公开公平地面向社会大众,开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吸引了大批毕业生和寻业者的注意力。在报考者当中,有些特别执着的人,他们牢牢地将目光锁定在公务员考试上,认为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就意味着拿到了金碗,省级公务员是银碗,地市级是铜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为捧回金饭碗,这些考生展开全国各地的巡回考试。一级级地报考,一
个个地区地转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孤注一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作为新词新语,考碗族的出现既是中国数千年来官本位思想积淀下的产物,又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新变化——人才流动机制形成发展但尚未完善成熟,就业压力大,公务员招考透明化,公开公平加强信度等等。当前一窝蜂的考碗现象,终有一天会随着我国人才机制的完善而成为历史现象。到那时,执着的考碗族们也许会发现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处处都有金饭碗
       
        (吴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