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做酸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酸奶,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便的作用。
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
4. 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重点】
自己动手做酸奶的活动。
【教学难点】
在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的个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黄豆、纸杯、导学案等。
2.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搜集的细菌和酸奶的各种资料。
附:板书设计
做酸奶
细菌
乳酸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做酸奶》学情分析
怎么用酸奶机做酸奶《做酸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显微镜下的世界”第二课。做酸
奶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愿望,让他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做。起初,打算带着学生在班级一起制作酸奶,但到班级一问,很多孩子家里都有自制酸奶的仪器(酸奶机),我想:与其在教室和孩子一起做,不如让孩子回家和家长一起做这个实验,既然购买了仪器,肯定是想尝试做酸奶,或者已经制作过酸奶,家长也有一定的经验,于是,我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认认真真”的在尝试做一次酸奶,让孩子从实验的准备开始到最后酸奶的形成,都要详细的了解,并及时的记录相关内容,拍下照片尤其是视频作为资料留存。
学生代表通过课件向全班汇报制作酸奶过程。通过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可以帮助整个班级的成员回顾
做酸奶的过程,另外听取别人的汇报可以清楚的比较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从而出操作步骤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加深了对酸奶制作的过程。通过阐述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小组和其他同学的思考,通过自我解决问题来提升对试验中所遇问题的思悟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自学式合作形式,通过教师的总结,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梳理。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合作开展讨论,然后发表意见,这是一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自学式合作形式,通过教师的总结,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梳理,让学生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认识乳酸菌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讨论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尤其让学生明确细菌有好,也有坏,应一分为二的看待,从而增强学生全面看待实物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做酸奶》效果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做酸奶》教材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