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概况的导游词集锦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1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
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2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2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3
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3
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近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
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
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4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近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
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
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关于陕西概况导游词4
各位游客: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关
于陕西概况导游词5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120公里的华阴县城南,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北濒黄河、渭水,南连秦岭,共有五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0_米以上。古书《山海经》道“太华之山,高五
关
于陕西概况导游词5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120公里的华阴县城南,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北濒黄河、渭水,南连秦岭,共有五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0_米以上。古书《山海经》道“太华之山,高五
千仞,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然”;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因为古时候,“华”与“花”两字是相通的。也有人说,华山起名于山顶的莲花池。
华山在五岳之中以雄险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雄”的盛誉。华山属断层山,由抗风化能力特别强的花岗岩组成。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秦岭一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株”,其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至新生代,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使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侵人体出露地表,并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峻秀的山势。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只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峪道可行,山路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玉泉院是游人登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在宋朝,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传(号稀夷)建的祠。因院中泉水与华山上的玉井潜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院内长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别致,溪流环绕,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康有为曾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从玉泉院进山,南行2500米,有石门挡路,这就是五里关,人称“第一关”。不远处希夷峡谷,又有一道石门,仅容只身通过,号称“华铁门”,俗称“第二关”。经沙萝坪、毛女洞、过云
华山在五岳之中以雄险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雄”的盛誉。华山属断层山,由抗风化能力特别强的花岗岩组成。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秦岭一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株”,其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至新生代,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使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侵人体出露地表,并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峻秀的山势。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只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峪道可行,山路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玉泉院是游人登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在宋朝,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传(号稀夷)建的祠。因院中泉水与华山上的玉井潜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院内长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别致,溪流环绕,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康有为曾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从玉泉院进山,南行2500米,有石门挡路,这就是五里关,人称“第一关”。不远处希夷峡谷,又有一道石门,仅容只身通过,号称“华铁门”,俗称“第二关”。经沙萝坪、毛女洞、过云
门,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北跳秦川,渭河如带,黄河隐约可见。“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坪东有块“回心石”,石前万丈陡崖直耸云端,令人望而生畏。游人至此,上则畏险,退则不舍,有徘徊犹豫之感。
从回心石挽索拾阶而行就是华山第一天险——“千尺”。危崖峭壁、突兀凌空,高约20米,凿有370多个石阶,左右垂有铁索,宽仅容身。仰望直岩崭立,一线天开,俯视如临深井,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与“千尺”紧邻的“百尺峡”,其陡险之状更甚于“千尺”,现在几经修整,已化险为夷。“老君犁沟”也是登山必经险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铺有570多个石阶。相传是当年太上老君在华山修炼,看到人们开山凿道,十分艰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铁犁,辟出这条山路,故名“老君犁沟”。当地有民谣曰:“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在“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崖壁太陡峭了,连猴子都发愁。
从北峰南上,要经擦耳崖、上天梯和苍龙峰等险道。在岩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贴身而进,有时候岩石会擦着耳朵;至其尽头壁立60°,登30级“石”,手足并用,称之“天上梯”。过此不远,就到了苍龙岭下,一道黑的山脊,似苍龙横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上下长达1500米,登山道就开凿在岭脊上,径宽不过1米,中突旁杀,两侧深壑千仞不辨水石,游人出没于浮云游丝之中,令人无不惊叹。
从回心石挽索拾阶而行就是华山第一天险——“千尺”。危崖峭壁、突兀凌空,高约20米,凿有370多个石阶,左右垂有铁索,宽仅容身。仰望直岩崭立,一线天开,俯视如临深井,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与“千尺”紧邻的“百尺峡”,其陡险之状更甚于“千尺”,现在几经修整,已化险为夷。“老君犁沟”也是登山必经险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铺有570多个石阶。相传是当年太上老君在华山修炼,看到人们开山凿道,十分艰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铁犁,辟出这条山路,故名“老君犁沟”。当地有民谣曰:“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在“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崖壁太陡峭了,连猴子都发愁。
从北峰南上,要经擦耳崖、上天梯和苍龙峰等险道。在岩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贴身而进,有时候岩石会擦着耳朵;至其尽头壁立60°,登30级“石”,手足并用,称之“天上梯”。过此不远,就到了苍龙岭下,一道黑的山脊,似苍龙横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上下长达1500米,登山道就开凿在岭脊上,径宽不过1米,中突旁杀,两侧深壑千仞不辨水石,游人出没于浮云游丝之中,令人无不惊叹。
“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金锁关形势险要,是华山东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间是一片洼地,西面有镇岳宫,它依山岩而建,松林笼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每当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来,经过“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变成瀑布飞流直下,成为华山名胜。
西峰也叫莲花峰,笔立千仞,悬绝异常,峰顶一巨石,上覆石叶,形如莲花瓣,故称莲花峰。峰顶另有一大石,中部大凹,状似刀削,名“斧劈石”,为“沉香劈山处”。神话“宝莲灯”中,华山女神三圣母的儿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东峰朝阳峰,山势壮丽,古松参天,峰顶朝阳台是观日出的绝妙之处。每当破晓,火团冉冉升起,水光相映,霞光万道,身临其境颇有“”之感。峰东北有巨崖直垂,黄白相间,远望五指分明,形如巨掌,因名“仙掌崖”。传说是古代河神巨灵劈山开河之处。过去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河神巨灵手托华山,足踏中条,劈山开河,使黄河东流大海。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巨灵咆哮辟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峰东侧有险径“鹞子翻身”通往博台,为汉武帝时卫叔卿下棋遗址,相传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在山上下过棋,宋王输了华山,亦名下棋亭。
南峰是华山主峰,峰有二顶,分称“落雁”与“松桧”,其中落雁峰海拔2200米,是华山最高
西峰也叫莲花峰,笔立千仞,悬绝异常,峰顶一巨石,上覆石叶,形如莲花瓣,故称莲花峰。峰顶另有一大石,中部大凹,状似刀削,名“斧劈石”,为“沉香劈山处”。神话“宝莲灯”中,华山女神三圣母的儿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东峰朝阳峰,山势壮丽,古松参天,峰顶朝阳台是观日出的绝妙之处。每当破晓,火团冉冉升起,水光相映,霞光万道,身临其境颇有“”之感。峰东北有巨崖直垂,黄白相间,远望五指分明,形如巨掌,因名“仙掌崖”。传说是古代河神巨灵劈山开河之处。过去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河神巨灵手托华山,足踏中条,劈山开河,使黄河东流大海。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巨灵咆哮辟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峰东侧有险径“鹞子翻身”通往博台,为汉武帝时卫叔卿下棋遗址,相传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在山上下过棋,宋王输了华山,亦名下棋亭。
南峰是华山主峰,峰有二顶,分称“落雁”与“松桧”,其中落雁峰海拔2200米,是华山最高
峰。在绝顶之处“仰天池”旁的石壁上,镶刻着“太华绝顶”、“登峰造极”、“儿视诸峰”、“洗手摩天”等明清和近代诗人题词。
近年来,华山游客与日俱增,为缓解上山道路拥挤阻塞,建了华山黄甫峪旅游公路暨“智取华山”登山路,结束了自唐代以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近年来,华山游客与日俱增,为缓解上山道路拥挤阻塞,建了华山黄甫峪旅游公路暨“智取华山”登山路,结束了自唐代以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