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第一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是什么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简析】
词的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上下片都写的情真景真,笔调轻快,是一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
更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文章推荐阅读★★★★★: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2、小学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札记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中心思想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两课时)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鉴赏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案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人赏析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与鉴赏
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材分析与教案设计
第二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单位:枝柘坪中学
执教者:李顺波
教学内容:(选自小语第十一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打印课文分发;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欣赏、谈话导入
二、南腔北调应有调
1、齐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这首词,听课件录音。
3、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读,齐读。
5、读出节奏。
三、释文怎能随意取
1、作者词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呢?
2、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填一填
3、满岭夜关不住
①范读上阕,齐读想像,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几幅相关图
②读中想像
走在黄沙岭的路上,清风送来阵阵稻香,蛙声此起彼伏,词人不禁联想到------我们不禁联想到------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
4、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范读,齐读想像画面
刚才点点繁星在哪儿去了呢?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
②出示课件画面: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人此前走过这条路没?茅店在哪儿?为什么没到? 让我们再想像这幅遇雨寻店图,齐声朗读感受吧。
四、字字句句总关情
1、读上阕,感悟“喜”:范读,作者看到这美好的夜景,心情怎样?(赞喜)此情此景,作者联想到丰年,心情又怎样?(欣喜)
2、读下阕,感悟先“急”后“喜”
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词人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五、诵之行云流水
1、感情朗读
2、配乐朗诵
3、看图吟诵 六、一枝红杏出墙来
1、背诵。
2、诗歌创作:
七、循序渐进你能行(选择一项你喜欢的作业)★A.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B.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C.如果你想背,你可以背诵《清平乐·村居》 ★★★★D.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并背上几首。
★★★★★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第三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反复吟咏,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能不能接受挑战?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的词作,题目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齐读课题,自主解题
提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介绍黄沙岭及作者
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本文作者辛弃疾,在那儿闲居多年,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词人到黄沙岭的小路上欣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词。
二、初读,感受诗情
1、指名学生读
2、听录音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师生合作表演读
三、自读自悟,感悟意境——上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