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包括《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诗词的讲解和学习要点:
一、《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旅途中,夜宿建德江畔,面对江水孤舟,寒风夜月,心中充满了孤寂和思乡之情。
1. 写作背景:诗人离开家乡,四处游历,途中遭遇了许多艰辛和挫折,这时他来到了建德江边,面对江水孤舟,心中充满了感慨。
2. 主题: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3. 重点词句:
(1)野旷天低树:旷野无垠,天空显得很低,树木似乎都在天空之中。
(2)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见底,月亮似乎与人更近了。
(3)日暮客愁新:夕阳西下,旅途中的诗人又增添了新的忧愁。
(4)烟渚江上晚来船:烟雾缭绕的江面上,夜晚来临,船只点点。
4. 艺术特:
(1)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建德江畔的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孤独。
(2)对仗工整:诗歌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野旷天低树”与“江清月近人”等。
(3)用字简练:孟浩然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简练的字眼,如“野”、“天”、“树”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面对突然降临的暴雨和湖面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雨中画卷。
1. 写作背景:诗人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常去望湖楼欣赏风景。这一天,他坐在望湖楼上,突然遇上了暴雨,便写下了这首诗。
2. 主题:诗歌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3. 重点词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是什么
(1)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水一样,但还没有遮住山峰。
(2)白雨跳珠乱入船:暴雨像珠子一样跳起来,纷纷扰扰地落进船里。
(3)卷地风来忽吹散:一阵狂风吹来,将雨吹散了。
(4)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的湖水波涛汹涌,水天一。
4. 艺术特:
(1)比喻生动:苏轼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自然景。
(2)对仗巧妙:诗歌中的对仗十分巧妙,如“黑云翻墨未遮山”与“白雨跳珠乱入船”。
(3)豪放不羁:整首诗展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词人在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上,描绘了一幅夏夜乡村的美丽画卷。
1. 写作背景:辛弃疾在任地方官时,经常夜行黄沙道中,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这天晚上,他又行走在黄沙道上,面对夏夜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词。
2. 主题:诗歌表现了夏夜乡村的美丽和宁静气息。
3. 重点词句:
(1)明月别枝惊鹊: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树枝,惊起了栖息在上面的喜鹊。
(2)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夜风吹来,蝉叫的声音也跟着响起来。
(3)稻花香里说丰年:稻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人们都在谈论丰收的年景。
(4)听取蛙声一片:听着一片片的蛙叫声,让人感到夏夜的宁静与美好。
4. 艺术特:
(1)意象丰富:辛弃疾在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明月、喜鹊、清风、蝉声、稻花、蛙声等。
(2)情景交融:词中将自然景与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夏夜乡村的美好与宁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