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
中考仿真试卷(八)
一、文言文阅读(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3. ________________,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5-11题。(24分)。
黄鹤楼
崔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是什么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诗中“历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感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释】①杰:高大。②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7.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予观夫巴陵(      )状  (2)薄暮冥冥(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然:满目萧                  杰大观
B. 之: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总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C. 而:感极悲者矣              楼制工巧奇丽
D. 其:喜洋洋者矣              故胜为最
9. 用“/ ”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3分)
赣 大 水 西 来 注 北 阁 与 水 称 杰 然 大 观
10.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1. 乙文中运用          手法,通过          ,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                        ”“岳阳更雄”的特点。乙文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甲文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                        ”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4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16分)
之礼法知多少
曹保顺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的习俗,便不难发现,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
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代关于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以及戴什么样的,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须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12.选文②至⑥段从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贵族男子方能戴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方面依次介绍了古人要遵循的“冠”之礼法。(要求:依据选文内容填空,每空不多于10个字)(3分)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
C.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14.第6段中划线句“等等”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5.第3段中引用多部经典中的语句有何作用?(3分)
                                                                                               
                                                                                               
                                                                                               
                                                                                               
16. 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关于“冠”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
【材料二】
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
【材料三】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我的探究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9分)
寻访故乡英雄气
邓跃东
①踏访英雄热土、领略红传奇,很多人常常想到的是远方那些著名的地方。而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每每感到平淡无奇。
②什么样的土地才能出现英雄?
③我从学生时代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每次打开历史教科书,彩页、插图都是南昌起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这些地名深深烙进了我的脑海,让我有几分羡慕,也感到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自己故乡的名字——湖南邵阳。
④我们这里没有英雄吗?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这里是打过仗的,一支红军队伍经过我们西中乡,遭到敌人的飞机轰炸,牺牲的红军就安葬在茶山边上。我们去看
过,碑很普通,似乎跟村里的墓碑没两样。这让我对老师的话将信将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