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实践研究--以中山职院机电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实践研究
—以中山职院机电学院为例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陈建国彭立志刘亚黄春平谭吉武
近年来,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断加 大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工作力度, 高职院 校招生形式进入多元化时代。高职院校
现行招生形式有: 学业水平考试、 自主 招生、现代学徒制、三二分段、3+证 书、普通高考等。招生形式多元化导致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基础差异越来越大, 部分学生学业基础不牢,对学习缺乏兴 趣和热情,学习主动性较差。另一方
面, 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人 才发展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复合型 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形势
变化,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改变现行人 才培养模式, 推行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
分制,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 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
力,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 以学分
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 并以学生应取得
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套教学管理 制度。学分制改革能体现“以生为 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
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 如何在实践层面推进学分制改革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岀了 “专业招
生, 专业培养” “三个结合, 重构人 才培养方案”的观点。
一、观念转变,形成共识
转变观念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条 件。学分制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制 度的根本性变革, 是人才发展多样化、 个性化、复合型的必然要求。只有学校
管理者、 教学人员以及学生的思想观念
转变了,才能为学分制实施打下坚实基 础。由于学分制改革对教师原来的教学 方式和知识结构提岀了新的要求, 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 难度, 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 导致部分 教师对学分制产生抵触思想。为了顺利
推进学分制改革, 在实行学分制改革 前, 学校应广泛开展学分制改革动员和 宣传,既可聘请专家到校开设学分制改 革讲座,也可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师生
对学分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等, 让教师
参与学分制改革, 让学生了解学分制改 革,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 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给学生以知
表1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整合前各专业招生规模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招生规模
序号
专业名称
招生规模
模具设计与制造
806机电一体化技术100
2数控技术1207工业机器人技术
403机械设计与制造40
8
电梯工程技术160
4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1009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
40
5
电气自动化技术
120
表2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整合后各专业招生规模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专业包含专业名称招生规模
专业招生规模
1
设计制造专业
数控技术120
280
模具设计与制造
80机械设计与制造40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
402
自动化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120420
机电一体化技术100
工业机器人技术40电梯工程技术
160
3
交通服务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职热门专业
(包含三个专业方向)
100100
情权, 才能形成对学分制改革的共识,
为学分制推行创造先决条件。
二、整合专业,构建专业
整合专业是指将一定数量的专业按 其所在专业类别和专业间关联程度等因
素进行归并, 对各专业师资、 设备等资
源进行合理归并和整合, 设置成一个专 业的过程。专业有利于促进专业融 合,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形成品牌
或特专业, 构建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 应的优势专业或专业, 也有利于形成 人才培养规模效应。中山职院机电工程 学院专业整合前、 后招生规模对照如表1、表2所示。
22
广东教育•职教2021年第3
GUANG DONG JIAO YU
从表1、表2可以看岀,整合前9个专业在整合后形成了设计制造、自动化、交通服务3个专业,招生规模分别为280人、420人、100人,专业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840人、1260人、300人,从而为实行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未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招生和培养方式是“专业招生,专业培养”。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实行学分制以后,招生和培养方式应该是“大类 招生,大类培养,二次分流”。大类招生即在招生时打破专业限制,将各专业按其所在大类或一定规则整合为若干个专业大类或专业。按大类招生有诸多好处,也存在弊端。好处是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在入学了解专业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弊端是学校难以确定公平、客观的分流标准和分流程序;分流时,学生仍然有跟风、从众甚至盲从行为,易造成专业冷热不均,热门专业“僧多粥少”,冷门专业“门庭冷落”;个别学校甚至岀现让学生以“抓阄”方式选择专业,等等。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和研究认为,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并辅以转专业作为调剂,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些弊端。
实行“专业招生,专业培养”后,由于学生可以选课,应将原来以专业为基础划分的行政班,并以行政班为授课单位的教学组织方法改变为以课程为中心、以选同一门课程或同一授课教师组成课程班,允许同一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时间的课程或不同的授课教师。这样就能规避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次分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为实行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创造先决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四、三个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应做到三个结合:专业与专业结合、共性课程
与个性课程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
结合。专业与专业结合是指一个专业
制定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允许学生在
专业内自由选择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学习。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相结合是指
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应统一课程名称、
课程标准、学时、学分、教材、试卷。科
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指针对不同专业
的不同需求,将某门课程设计成不同学
时、学分,并在课程名称、课程标准、教
材、试卷等方面有所区分,如设计成多
学时和少学时两种,使之成为两门课程。
以中山职院机电学院为例,由于各专业
对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教学学时或要
求不同,可以将机械制图一门课程设置
为机械制图(机)、机械制图(电)两门
课程,将金工实习一门课程设置为金工
实习(一)、金工实习(二)、金工实习
(三)三门课程,等等。重构人才培养方
案时,要重点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课程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
国内高校一般是以16或18学时折
算为1个学分。为方便学分折算,就需
表3部分专业基础课名称、学分、学时对应关系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安排
备注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机械制图(机)6964848适用设计制造专业2机械制图(电)3542826适用自动化、交通服务专业3计算机绘图2361818适用于所有专业
4机械零部件测绘2424适用于所有专业
5机械设计基础  2.5442222适用设计制造专业
6机械制造基础  2.5442222适用于所有专业
7公差与测量2322012适用设计制造专业
83D建模技术(U)5904644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
93D建模技术(P)4723636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
103D建模技术(S)4723636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
11电工电子基础3542826适用设计制造专业
12电工技术4723636适用自动化、交通服务专业13电子技术3542826适用自动化、交通服务专业14金工实习(一)2424适用于所有专业
15金工实习(二)24848适用自动化、交通服务专业16金工实习(三)37272适用设计制造专业
17科技英语23636学院层面专业任选课
18企业管理23636学院层面专业任选课
要对各专业原课程总学时加以调整和规
范,也就是将各门课程总学时就近调整
为16或18(8或9)的整数倍。一般
情况下,学分尽量不要岀现小数。
2.专业平台课
专业平台课是指不同专业均需
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行学分制前,
由于各个专业自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就算是同一门课程,各专业设定的课程
名称、学时安排(含理论学时、实践学
时)、教材等都可能不一致。实行学分
制后,同一门课程应做到“六统一”,
即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总学时(含理论
学时和实践学时)、统一学分、统一教
材、统一课程标准、统一考试试卷。只
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培养
质量,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山
职院机电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平台课课程
名称、学分、学时安排对应关系如表3
所示。其他课程如专业课、专业选修课
等参照此方法调整学分、学时。
3.课程开发
实行学分制后,为满足学生选课需
要,应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以满足人才
广东教育•职教2021年第3期23
公众平台应用于高职实训基地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文/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翁凤妹
一、概述
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 日益加深,互联网技术、移动信息技术 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微 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
大众交流、信息传播的新兴方式。截至 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 97亿,使用手机上
网的网民比例达99. 3%,由此可见, 已经成为大众传播和接受信息的
重要渠道。当前, 中国高校信息化正处于高速 发展期,而移动信息服务更是这股风潮 的排头兵,
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移动 信息服务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管
理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高职院 校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 对实验、 实训 室的需求随之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师 生的实际需求, 实验实训教育的信息化 管理也作为高职院校的改革潮流正在
稳步推进。因此,结合这两股浪潮,进 行高职实训基地移动信息化管理的研 究意义重大。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明确提岀到 2022年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
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广 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特高
水平专业、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
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 一, 必然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职业教育 改革力度, 建设高水平专业、 培养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而专业建设和人才 培养均离不开高水平实训基地的支撑,
因此,我校的实训基地管理也应紧跟时 代,追随技术的发展更迭,利用日益发 展的移动信息技术, 以
公众平台为
依托, 优化整合实训中心实验室信息资
源, 促进实训中心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
高, 开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移动信息化
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复合型的要求。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将课程划分为人文素养类、 科普技术
类和专业拓展类。由于不同类别的课程 作用不同, 课程开发原则就不能 “以 不变应万变”,而应该“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如专业拓展课程开发的基本原 则可以确定为“服务地方经济,基于 工作过程, 突岀工学结合”, 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融合。中山职
院机电工程学院开发的电工实训、汽车
安全驾驶等课程就是根据上述原则,以 项目组织教学和学习内容,由于学习内
容贴近学习者日常生活,深受学习者欢 迎。
五、完善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学分制管理制度可分为学校、 学院 两个层面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学校层面
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学校学分 制的实行进行管理, 其管理制度大多是
原则性的规定, 较少涉及操作层面, 因
而操作性不强。学院层面的学分制管理
制度则主要侧重于操作层面的具体规 范和做法。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选什么
课、怎样选课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学院
除执行好学校层面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外, 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学院层面的 学分制管理制度如选课管理办法、 选课 修读指南、跨专业选课学分互认规定等
操作性较强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六、建设学分制管理系统,提升信 息化教学管理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和学分制 教学管理需要, 必须在学校层面建设满
足学分制改革需要、 功能完备、 配置足 够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学分制教学
管理系统应具有教学计划管理、 排课选 课管理、注册管理、学籍管理(含休
复退学)、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学 质量评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熊丙奇.按专业大类招生,重点 在大类培养管理改革[EB/OL ] .https ://
guancha. gmw. cn/2017 - 04/10/content  _ 24168030.htm.
[2] 杨开亮.高职院校按专业招生
需要权衡的问题及对策[J ].温州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0,10( 04).
[3] 陈红.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探讨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0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山职业技术
学院2017年教研教改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JYA1704),2018年广东省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
目编号:GDJG2019491)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
责任编辑何丽华
24
广东教育•职教2021年第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