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议题选择和标题制作策略
高校的议题选择和标题制作策略
作者:熊丹
曾经在我眼前却又消失不见这是今天的第六遍来源:《新闻世界》2017年第12
        【摘 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在大学生体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而作为受众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已经逐渐被广大高校所接受,成为高校向师生传达讯息,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大学官微及其相关为个案,对其推送的文章主题和标题类型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SPSS统计方法对的议题选择、推送标题类型、推文阅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提出提高信息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议题选择;标题制作
        一、引言
        2016年,腾讯公司发布的影响力报告指出,超过车位尺寸9小学生毕业感言成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富丽堂皇是什么意思6成以上用户每天打开超过10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次,每天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另外,截至20162月,超过1000万个,日提交发信息超70万条,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1]
耗电量        大学生作为使用活跃的年轻用户,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高校也成为高校向师生传达讯息,提供服务的新媒体平台之一。高校主要针对大学生体,受众定位精准,服务内容明确,不同类型的高校精准服务不同的高校人。朱清在《试论高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传播策略》一文中将高校公众平台分为以下十类:以大学名称命名的官微、团委、社团、校媒、自媒体、校友会、学生会、院系、校务机构、经管学院。其中官微和高校团委公众平台是高校官方注册认证覆盖面最广、关注人数最多、运营最为稳定的平台。[2]而院系、校务机构、社团等则分别服务高校内不同的特定体,如不同院系各自创立的主要服务本院师生,社团服务本社团成员等。不同的根据自身服务人特点,其在内容编辑、推送上也各有不同。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目标人,使呈现内容为受众所接受?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议题选择上有何区别,分别采用了何种标题制作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等推文的内容分析,揭示高校的内容传播机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