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舟·王迎春:艺海春舟向远程
杨⼒⾈·王迎春:艺海春⾈向远程
画坛伉俪60载相濡以沫
共同创作⼤量中国画经典
杨⼒⾈王迎春:艺海春⾈向远程
杨⼒⾈,1942年⽣于⼭西临猗县。毕业于西安美院本科油画系。中央美院国画系⼈物画研究⽣班。曾任⽂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化部⾼级职称评审委员,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馆长,两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届委员。现任中国美协顾问、中央⽂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务委员、研究员,中国⽂学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获全国美展⾦奖、解放军美展⼤奖、全国连环画⼆等奖等。曾参加组织和评选多届全国美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展出、收藏。出版有《杨⼒⾈画集》多册,⽂集《艺苑摭⾔》《艺⽂凝萃》,连环画册《⼩⼆⿊结婚》等。
王迎春,1942年⽣于⼭西太原,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班。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曾任中国画研究院创研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代表、⽂化部⾼级职称评委、北京⼥美术家联谊会会长。现为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
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史馆馆员、国家⼀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作品《太⾏铁壁》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奖、全军美术评奖⼤奖,《⼩⼆⿊结婚》连环画全国连环画⼆等奖,《⾦⾊的梦》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等奖、《太⾏烽⽕》参与中国百年重⼤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多幅国内外展览,被美术馆、博物馆和私⼈收藏。出版画册多部、⽂集《艺⽂凝萃》。
2012年杨⼒⾈、王迎春参加中国国家画院“⾛近延安”
写⽣团,在延安杨家岭⽑主席故居前留影
初⼼不改追求不辍
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从15岁进⼊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年级开始,美院教职⼯的关爱培养不仅给予他们创作的精神动⼒和奋⽃⽅向,也成为他们铭记⼀⽣的回忆。陕西⽂化底蕴深厚,他们长期下乡体验⽣活,和众打成⼀⽚。正因如此,杨⼒⾈和王迎春的画作反映着他们⽣活的时代,反映着底层劳动⼈民的⽣活。
《黄⼟⾼坡》杨⼒⾈ 1987年
杨⼒⾈与王迎春,既是⽣活上的伴侣,更是艺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初中⼆年级时,王迎春的⼀组构图
被⽼师肯定,⽼师要求她完成制作准备发表。基础课还未学完的她,完成⼀组创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这时班上⼀位男同学主动帮忙,完成创作,并帮助她成功地发表四条屏画《四⼥跃进图》,这位男同学就是杨⼒⾈,这也是他们的第⼀次合作。杨⼒⾈⽼师笑着说,发表后我们⼀⼈拿到了20元稿费,各⾃买了⼀双鞋。
《汇报 · 给⽑主席写信》185cm X 200cm
(杨⼒⾈、王迎春合作)布⾯油画 1974年
也是由此,他们开始了⼏⼗年的合作,活跃在中国画坛,不断创作出⼀幅⼜⼀幅优秀的作品。“春⾈是我俩共同的笔名,各取我们名字⾥的⼀个字。”杨⼒⾈说道。⾃此⼆⼈所有合作的⼤画都是以春⾈这个名字发表。回忆起⼆⼈在学校的时候杨⼒⾈说,当时的王迎春是个外柔内强的⼥孩⼦。他们重视基本功的锤炼,也喜爱国画、油画、雕塑等专业的实践。长期的合作,形成了互补的优势。所以,表现能⼒强⼀些,王迎春的艺术灵感更强,在画风上也能体现出她⽓度不凡、为⼈宽厚的格调,⼗分可贵。
《慈母⼿中线》王迎春 1991年
从美院附中到西安美院的9年时间⾥,他们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美术功底。“⽂化⼤⾰命”期间,不少的⼤学⽣荒废了学业,当时的⼆⼈在印刷⼚⼯作,刚开始做的都是⼀些杂活,但他们⼀直有着美术创作的愿望。
⼀次,⼆⼈在机缘下得到了画领袖像的机会,巨幅肖像画的创作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坚持创作,不放过每⼀次画画的机会,认真对待每幅作品,出⾊的创作能⼒让他们的作品在太原市引起了很⼤的反响。“⽂⾰”⼗年,他们的艺术实践没有受到太⼤影响,这让他们感到⼗分欣慰。
2010年王迎春、杨⼒⾈在⽢南写⽣
1977年,⽂⾰阴霾初散后的第⼀次⾼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桥。⼗年⽂⾰残酷地毁灭着⽂化,但同时⼜为新⽂化的发展积压了⼤量的⼈才。这⼀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有上千⼈,但实际录取的只有50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杨⼒⾈和王迎春同时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共有16名学⽣,只有他们是夫妻。考上中央美术学院,这是两个⼈⼈⽣的⼜⼀次转折。在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等艺术⼤师的指导下,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提升。之后,⼆⼈⼀直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吸收国外优秀艺术表现的特⾊,希望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黄河在咆哮》220cm X 290cm
(王迎春、杨⼒⾈合作)1980年
反映⽣活歌颂劳动
⼒求画作质朴⽽厚重
杨⼒⾈说,“美术创作是实践的艺术,直到现在我们⼀直都保持这样的想法”。⽆论是两⼈的合作还是单⼈的创作,⽆论是《黄河在咆哮》还是《太⾏烽⽕》都不难看出,艺术创作源于⽣活⼜⾼于⽣活,以及⼈与⾃然浑然⼀体结合的质朴与厚重感。《黄河在咆哮》是按照他们对⽣活的切⾝体验和理解,以巨⼤的热情肯定⼈的⾃⾝价值和⼒量的艺术结晶。这和他们长时期的经历与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这幅画作中我们看到了⽣长在黄河岸边的船夫与惊涛骇浪搏⽃的情景,看到了曲曲折折的黄河⼤峡⾕⽔流湍急,⽓势磅礴,观之⼼潮澎湃,豪⽓顿⽣。这也使⼈联想到优秀的作者是站在时代的⾼度俯视民族艰苦奋⽃的历程,联想到历经艰难曲折的中华民族战胜重重险阻到达胜利彼岸。
《太⾏烽⽕》400cm X 690cm 2009年
(王迎春、杨⼒⾈合作)中国美术馆藏
很多⼈在“⽂化⼤⾰命”期间荒废了⾃⼰的学业和专业,⽽他们即使在⼯⼚也因为⼯作出⾊赢得了画领袖肖像的机会,同时他们也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完成⼚⾥交付的各种任务,同时对于基层社会性的美术任务也认真完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的,他们平时重视专业学习,有着良好的基本功,也认真对待每⼀个创作机会。“我们不关⼼这幅画将来会挂在哪⾥,只关⼼把它画好。”王迎春如是说。当时画的领袖像挂在⼯⼚门⼝引来众⼈驻⾜观赏,也因此两⼈的名字渐渐地传了开来。有了影响,办展览⾃然也就会想到他们,在⼯⼚4年,时常会被借调出去搞展览。这期间夫妻⼆⼈不停地创作。1972年《⽂武之道
⼀张⼀弛》油画,1973年《挖⼭不⽌》国画,1974年《向⽑主席汇报》油画,三幅画作都引起不⼩的反响。
《⽂武之道⼀张⼀弛 · ⽑主席跟晋绥⽇报编辑部⼈员谈话》
1972年 220cm X 180cm 布⾯油画
(王迎春、杨⼒⾈、苏光合作)
夫妻⼆⼈毕业后创作的《黄河在咆哮》,是⼀幅反映⽣活、歌颂劳动的画作。回忆当年作画的场景,杨⼒⾈说,当时画4⽶×6⽶的⼤画时他们就摆⼀个桌⼦,桌⼦上再放⼀个板凳,画完跑到远处看⼀下⽐例怎么样,有没有问题,看完蹭蹭地跑过去跳到桌⼦上继续作画。条件艰苦创作不易,这些都⽆法阻挡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他们的艺术创作与时俱进,始终坚持让作品融⼊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的⽣活⽓息。1984年他们创作的《太⾏铁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奖,之后两⼈由于⼯作原因分开,有22年没有合作⼤画。直⾄2007年退休之后,接受国家重⼤历史题材创作任务,才再次合作《太⾏烽⽕》这⼀幅4⽶×6.9⽶的⼤画。2014年为北京⽂史研究馆合作《德霈万邦》(2.5⽶×8⽶)。2015年应中国国家博物馆邀请重新创作《太⾏铁壁》(5⽶×8⽶)。
《太⾏铁壁》 500cm X 800cm 2015年
(王迎春、杨⼒⾈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他们创作了众多和主旋律有关的作品并得到⼈们的认可,这和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时代是分不开的。杨⼒⾈和王迎春1959年在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念书时就有了第⼀次合作,这⼀年他们合作了《四⼥跃进图》四条屏年画。这幅作品反映了关中妇⼥从家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这是他们第⼀次创作源于⽣活感受的合作作品。后来两⼈合作创作了很多历史题材作品和反映现实的画作;成长与⽣活在黄河两岸给他们创造了接触劳动⼈民的机会,《黄河在咆哮》就是反映新中国的普通劳动者的作品,从正⾯描绘艄公们与黄河的⼒量之美,突出黄河之⽔天上来的⽓势,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艄公健康热情、朝⽓蓬勃、团结⼀⼼,不仅是⼤⾃然和⼈物的⼒量与美的表现,更展⽰了平凡劳动⼈民的伟⼤。
《德霈万帮》250cm X 800cm 北京⽂史研究馆藏
(王迎春、杨⼒⾈、阳臻、赵进武、杨芳合作)2015年
请横屏欣赏此作
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1984年创作的《太⾏铁壁》,就是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完美结合的⼀个典范。新中国的美术,源于忠实于⽣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端于⾰命年画与宣传画、连环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油画与中国画也积极地参与了民族⽂化精神
的塑造和⾰命历史记忆的书写,逐渐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主体。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从浪漫写实到象征主义的演变。
2011年王迎春、杨⼒⾈在陕北过⼤年时在佳县写⽣
当⼀个国家越是处于经济发展的和平繁荣时期,越是要注意关注⼈民的精神状态,以各种⽅式提醒⼈民,特别是青年⼀代牢记这个国家的光荣历史与独特的民族精神,不断提升民族的⽂化⾃信与⼈⽂价值。杨⼒⾈和王迎春的⽣活与创作,与西北这⽚热⼟有着不解之缘,⾃1957年双双考⼊西安美术学院附中起,他们在西安美术学院共同度过了11年的时光,他们经由这⾥登⼊美术的殿堂,逐步⾛向了艺术这条艰⾟⽽迷⼈的道路。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直履⾏着当初美院所倡导的“为⼈民服务”的教义,⽤绘画表现他们所熟悉、热爱的⼴⼤众。在中国美术馆及西安美院举办的回顾展,展出的不仅是两位艺术家艺术之旅的⾟劳耕耘及丰硕成果,更是两位艺术家对故⼟的浓浓深情,以及对艺术真诚执着的追求。
《挖⼭不⽌》215cm X 155cm
(王迎春、杨⼒⾈合作) 1973年
带着画作访宝岛
期望两岸早统⼀
杨⼒⾈与王迎春是新中国改⾰开放以来主旋律艺术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中国经历过特殊的20世纪,中华民族在⼀百多年中为了救亡图强凝聚起了全民族的意志⼒量,国家也从此由四分五裂逐步⾛向了独⽴民主富强。正是这样的⼤时代把中国艺术家凝聚到⼀个共同⽬标上,从50年代到改⾰开放,重⼤历史题材和社会性题材仍是艺术家的主要创作⽅向。杨⼒⾈与王迎春作为主旋律美术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民和国家发展,如《挖⼭不⽌》《太⾏铁壁》等重要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杨⼒⾈与王迎春以踏实、朴素、热情的姿态讴歌我们当下的时代。
《太⾏铁壁》等重要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杨⼒⾈与王迎春以踏实、朴素、热情的姿态讴歌我们当下的时代。太原市印刷厂
《红军扎西德勒》杨⼒⾈ 2011年
随着中国⼤陆在全球影响⼒的⽇渐增强,世界各地对中华⽂化的关注越来越多。⼏⼗年来,台湾地区很多有责任感和历史感的艺术家,在保留、传承中华⽂化⽅⾯都做出了很⼤贡献。然⽽台湾⾃民进党上台以来,虽然表⾯说着“维持两岸现状”,但事实上⼜搞出很多“去中国化”、伤害两岸同胞感情的⼩动作。取消遥祭黄帝陵、“去孔”“去孙”、废除“课纲微调”、不再在⾼中教授中国史、推⾏国语多元化,如今则向课本中的⽂⾔⽂开⼑,要把中华⽂化的根在台湾斩断。对此杨⼒⾈说,两岸在⽂化认同上要加⼤⼒度,之
前在中国美术馆接待过很多台湾团,在赴台交流中也发现台湾⽼⼀辈对中国传统⽂化的热爱不亚于⼤陆⼈,然⽽现在这些⽼画家有很多已经过世了。“去中国化”做法不但会伤及台湾在国际上
的“软实⼒”,更会影响台湾青年的竞争⼒。杨⼒⾈表⽰也希望《台声》杂志可以充分发挥促进和平发展的作⽤。
《⾛出雪⼭草地的红军》王迎春 2011年
多年来,杨⼒⾈与王迎春曾多次在台湾举办展览进⾏学术交流,并结交了不少朋友,夫妇⼆⼈很珍惜和他们的友谊。《黄河在咆哮》等作品就在台湾引起了热烈反响,说到这⾥,两⼈都表⽰⾮常期望两岸加强交流,早⽇完成祖国和平统⼀⼤业。
1996年王迎春、杨⼒⾈在⽢南拉⼘楞寺与藏族⼉童在⼀起
⼈说相由⼼⽣,看着两位画家慈眉善⽬和蔼可亲的样⼦,正印证了相由⼼⽣的说法。同时让笔者⼼⽣亲切之感的是,两位⽼师多次以我的故乡为题材进⾏艺术创作。从他们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西北、对黄⼟⾼原有着多么真挚的热爱。回想在两位⽼师家中采访的过程,只觉得在他们的⾝上,我看到了⼀种可贵的精神,就是那种对事业的⽆限热爱和勇于坚持的精神。
⽂章来⾃《台声》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