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考点1:旧石器时代的文明
(1)特征:以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
(2)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
(3)生产生活方式:①生产:采集、渔猎②生活:采取居,已经学会用火。
【点拨】会使用火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第一个伟大胜利。——恩格斯
【思维拓展】
学会使用火的意义:
①烧烤食物,防寒照明,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②促进了原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③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典例】原始人类经历了从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故选C;ABD都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毕竟生产工具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排除。
【针对训练】
1.中国大地上发现的距今最为久远的古人类遗存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良渚文化D.大汶口文化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云南元谋人是中国大地上发现的距今最为久远的古人类遗存,A正确;排除BCD。
2.考古学家将原始社会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其依据是
A.生产组织的方式B.所处的地域环境
C.风俗文化的特征D.工具的制作水平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时期时代,所以依据是工具的制作水平,故选D;ABC不是划分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依据,排除。
考点2: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1)特征:以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
(2)文化遗存:
①早期7000-5000年
a.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栽培粟b.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c.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②5000年前
a.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b.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精美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c.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精美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3)原始社会组织
①位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氏族财产由女性分配;
点拨:
母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着氏族的领导权。
②位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出现,私有制产生。
【思维拓展】
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①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
②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③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
【典例】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答案】A
相比较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原生文明,中华文明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即在中华文明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故选A;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以
德治民的民本思想、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和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在中华文明形成之初都还没有出现,排除BCD。【针对训练】
3.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答案】A聪颖快捷打一国家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饲养家畜,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生活逐渐走向定居,A正确;使用陶器是定居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学会用火,排除C;部落族居是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
4.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修筑规整的储存粮食的地下窖穴,还发现了成套酒器。这反映出龙山文化地区的先民们
A.还没有发展家畜饲养业B.已放弃了渔猎采集生活
C.已有一定的剩余农产品D.还未能建造坚固的房屋
【答案】C
【详解】
材料“发现了大量修筑规整的储存粮食的地下窖穴,还发现了成套酒器”体现的是当时龙山地区的先民的粮食有了一定的剩余,并且可以用剩余的粮食来酿酒,因此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考点3: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政治上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③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④夏朝对除夏部族生活的地区之外的地方实行间接统治。
(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址。
(4)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发兵讨夏桀,夏朝灭亡。
【思维拓展】关于启的继位,《史记·夏本纪》与《战国策·燕策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说法?
①《史记》的记载反映了禅让制在大禹时代仍有很大影响,禹尚且不能明确将王位传给启。
②《战国策》中关于启与益的冲突,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过程复杂曲折,并非一帆风顺。
③我们需要注意考察史料的真伪,明确史料的背景。
【典例】夏朝由大禹立国,后来其子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开启了“家天下”局面。这一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确立分封制B.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
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答案】D
【详解】
由材料“其子启夺取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世袭制对禅让制的替代,故选D;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而非夏朝的,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政治决策方式,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禅让制的特征是传贤,而材料体现的是传子,排除C。
【针对训练】
5.儒家典籍《礼记礼运》描述夏朝进入“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与此文献描述相吻合的考古发现是
A.临潼姜寨遗址B.二里头遗存C.殷墟考古发现D.秦陵兵马俑
【答案】B
【详解】
夏朝文化的主要发现地在二里头,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城墙遗址,B正确;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排除A;殷墟考古发现主要是商朝文化,排除C;D是秦朝文化体现,排除。
6.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
A.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玉石兵器普遍使用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社会分工日趋精细
【答案】C
【详解】
材料中出现了城郭、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等,这些都是早期国家的象征,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C项正确;ABD项表述错误,与主旨无关,可排除。
考点4:商朝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方国和部落。
点拨: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与祭祀权,实现对方国和部落的统治,从实际意义上讲,商王仅仅只能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并且在不断地扩张过程中,吸纳对地方神的祭祀,从而实现更广阔的领域的统治以及中华文明的融合。
【思维拓展】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度?
①商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低,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
②商王没有能力对王畿以外的方国和部族实行直接控制。因此内外服制度是商朝实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典例】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侯、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这一现象有利于()
A.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D.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
【答案】C
【详解】
由材料“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候、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可知,这一现象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C正确;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秦统一之后,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故D错误。
【针对训练】
7.外服制首见于《尚书·酒诰》,即侯、甸(田)男卫四服。侯,即"为王斥侯",乃防守边疆的部族;甸,即田猎之田,是向商王朝贡献猎获物的地区;"男服"多为江淮地区被征服族;卫,"为王捍卫也",即王的禁卫军。这体现了商代外服制
A.具有一定政治彩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方国处于主动地位D.改变了天下共主局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