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平凉行动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平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5.28
∙【字 号】平政发〔2020〕33号
∙【施行日期】2020.05.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平凉行动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平有关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甘肃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平凉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平凉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和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严重精神障碍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建成相对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基本健康服务均衡发展,健康环境明显优化,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三、主要行动
(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借助全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优势,积极开办健康栏目,打造健康科普品牌,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各级电视台要播放健康科普知识及健康教育公益广告,政府或单位网站、报刊、新媒体等要推出一批健康专栏。各级医疗机构要以健康医院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阵地宣传优势,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深入开展患者体验、健康讲座、健康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发挥医务人员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专业特长和指导示范作用,面向
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引导众树立科学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时,要发挥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宣传效应,开展大型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牵头部门:市卫健委;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科协、市广播电视台)
(二)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针对一般人、特定人和家庭,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营养干预。积极创建“健康食堂”“健康餐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动,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引导企业在食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牵头部门:市卫健委;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
(三)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为不同人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打造众性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长廊、健身广场、健身路径、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新“四个一”建设,即市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或滑冰馆、全民健身中心等1场2馆1中心,县建有体育场、健身广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2场1馆1中心,乡镇(街道)建有不少于开展4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健身场馆,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使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加强科学指导,促进妇女、老年人和职业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牵头部门:市体育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卫健委)
(四)实施控烟行动。广泛开展控烟履约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对烟草危害性的认识,引导
个人和家庭抵制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加快形成公共场所全面控烟的良好风气。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强化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依法控烟力度。积极创建无烟场所,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单位,倡导党政机关举办无烟会议,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加强控烟宣传教育,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产品。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牵头部门:市卫健委;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烟草专卖局、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
(五)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市、县、乡三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及规范化管理,规范发展社会心理专业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障碍康复,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爱不歧视,身心同健康”,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对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宣传引导和干预,加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力度,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提高服药率和规范服药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牵头
部门:市卫健委;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广播电视台)
(六)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坚持绿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众、家庭、单位(企业)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知晓率。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与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房屋装修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大力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交通隐患治理,提高交通安全保障能力,降低道路交通伤害。加大社会消费品质量监测检测和执法力度,预防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和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卫生健康创建水平。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科技局)
>四个一健康管理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