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通过这三单元的阅读,我们看到了江南春雨的晚上,透出的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看到了雪后济南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的那一jì 儿的白花;感受到了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看到了史铁生的母亲那qiáo cuì 的脸;听到了百草园油líng 的低唱;看到了海伦?凯勒那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心灵世界。
(1)文段中加点字“晕”有两个读音,当它在语境中表意昏迷的时候,读yūn;当它在语境中表意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或头发昏时,读yùn。在这段文字里,“晕”读什么音?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正楷汉字。
(3)A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谧”的读音拿不准,如果要查字典,如何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的读音?
(4)有个同学对“美不胜收”这个词语很感兴趣,对A同学提出的要求是:解释“胜”在词语中的意思,并造一个句子。A同学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你。请你解释“胜”的意思,并用“美不胜收”这个词语造句。
二、语言表达
2. 鲁迅、孔子、朱自清、老舍、史铁生、泰戈尔、冰心、海伦?凯勒、曹操、李白、马致远等,是这个三个单元中我们要识记的重要作家。请你选择最喜欢一位作家,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
3. 《世说新语》《论语》是我们要识记的文学文化常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
4. 积累好词好句,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请写出本册课文中你积累的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句子,并说明积累的理由。
三、句子默写
5. 月,常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借月抒怀,是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古代诗歌四首》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四个有关写月的完整的古诗句,并注明作者。
四、综合性学习
6. 在《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请你帮助A同学完成下列展示任务。
(1)从《<论语>十二章》中,梳理出两个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
(2)给这次成果展示活动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3)如果要邀请你的数学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书面邀请词该如何设计?
(4)如果你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要想让全班同学认识你、记住你,你会怎样介绍?
五、诗歌鉴赏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立春是2022的几月几日几点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读古诗,要展开想象,描绘诗中情景。如果要让你想象这首诗的情景,应抓住哪些关键事物?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课内阅读
8.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下车引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诵读的节奏(三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七、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吃在春天
徐名印
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一来,山慢青,水慢绿,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千红万紫。一个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春,就来到了人们的面前。
②这是视觉中的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味觉品一下春,则又有另一番滋味。
③立春已过,大地从沉睡中醒来,地气上升,暖意涌动,万物萌发。我们这里有立春剜荠菜、吃荠菜的习俗。这时荠菜的叶子刚刚泛绿,叶小,无味,主要吃荠菜的根。荠菜的根像银参,黄白,又胖又大又长,吃起来软脆、清香、味甘,有嚼头。荠菜的根是一味中药,有解毒清热、降脂、利便的功效。可与大白菜放在一起作馅包饺子吃,也可用鸡蛋炒着吃。再过半个来月,荠菜的根渐小,叶渐大,这时就主要吃荠菜的叶子了。把剜来的荠菜用清水洗净,把根摘掉,用酱蘸着吃,也可与酱、葱(蒜薹)一起包在煎饼里吃,荠菜的甜味、涩味与酱味、辣味合在一起,是难得的美味,吃得让人感叹,让人酣畅。
④雨水前后,熬过了一冬的葱,长出了像羊角一样绿绿的叶子“羊角葱”,正是好吃的时候。刚刨出来的葱,葱白像弯曲的白玉,晶莹剔透,湿滑柔嫩,还滴着生命的浆液,让人不忍下口。尝一下,滑腻可口,清脆微辣,用
牙一碰就咽下去了,完全没有了夏天、秋天和冬天的辛辣。这个时候,黄鲫鱼来了,海虾来了,用“羊角葱”就着它们吃,是绝妙的搭配。仅是煎饼卷大葱,也是美味一绝。“羊角葱”得抓紧时间吃,再过半个月,等长出薹子,秀出穗子,葱就老了。与“羊角葱”同时拥向餐桌的还有苔菜、菠菜、茼蒿、油菜,用它们包饺子,做渣腐,炒着吃,熬着吃,人们变着法儿大展厨艺,用味蕾品尝着春天。
⑤雨水之后,就是惊蛰、春分、清明了,先后登场的就是茵陈、榆钱、韭菜、蒜薹和香椿了。在我们当
地,茵陈有二种身份,有“三月茵陈四月蒿,再过几个月当柴烧”说法。茵陈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月长出为茵陈我们这叫白蒿,四月长高称为蒿。茵陈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降脂降压等作用。从野地里挖来的白蒿,用面一和,可用花生油炸着吃,脆而香;也可当茶喝,利胆护肝。榆钱是榆树开出的花。小时候常常爬树摘着吃。读刘绍棠的《榆钱饭》后,才知道可以用榆钱做饭吃。今年做了一次榆钱粥,味美淡甜。在三月,白蒿和榆钱是酒店最具时令、最吸引顾客的两道菜。
⑥“最美不过头刀韭”。吃韭菜要吃第一茬长出的韭菜。刚割下来的韭菜,嫩绿,味鲜。吃饭时,切上一碗,用酱油、香醋一拌,是最好的下饭菜。用煎饼包上一小把,就着咸菜,也能吃上两三个煎饼。如果用它做馅包水饺吃,能让人留恋好几天。
⑦清明过后,农家的菜园里蒜薹和香椿就长出来了。蒜薹自不待说,单是香椿就能吃上一个月。先是吃香椿的芽儿,红红的香椿芽既可生吃,也可用鸡蛋炒着吃。待天气暖了,香椿叶由红变绿,长得快了,人们便把香椿叶掰下来,切碎,用盐淹着吃;也可把整个香椿叶子用盐稍微一淹,放在冰箱里,一年都有香椿吃。
⑧谷雨以后,春就走了,夏就来了。
⑨春的味道,是稍纵即逝的。若留不住,品不足,只能在味的记忆中去寻,或期待明年春天了。
⑩春的味道,是具体而微的,是凝聚在荠菜、“羊角葱”、茵陈、榆钱、韭菜、蒜薹和香椿上的。
春天的味道,是有脚的。她从严冬走来,从太阳走来,从大地走来,走向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然后借万事万物,幻化成不同味道,走向百姓的餐桌。
(1)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据此理出文章思路的思维导图。
(2)文章的第②和⑨⑩?自然段,你感觉它们的形式和作用分别与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相似?并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的题目是“吃在春天”。作者在写春天“吃”的时候,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来写“吃”的?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4)在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的文章显豁直露,有的文章则深沉含蓄。本文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属于哪种类型?请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名著阅读
10.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1)读了《朝花夕拾》后,你觉得《朝花夕拾》是怎样的一部书?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他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长妈妈、寿镜吾、范爱农、藤野先生等。任选一个物,列举其三件事,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九、作文
11. 以《秋天里的遇见》为题目,写一篇写事记叙文。
要求:①把事情写清楚;②写得有感情;③语言要锤炼;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12. 请以《我的爸爸》为题目,写一篇写人记叙文。
要求:①抓住人物特点;②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具体描写;③要通过突出人物特点的几件事来写人;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