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危”机中寻发展先机——以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为例_百度文...
后疫情时代,“危”机中寻发展先机——以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为例
作者:许彩俊
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
    许彩俊
    (合肥新站高新区,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新站高新区作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各项难题,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因产业、企业的不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对此,基于对新站高新区的跟踪研究,提出疫情对合肥经济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疫情  影响 分析  建议 
    基金项目: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产业集高质量发展研究”(立项编号:HFSKYY202005)。
    收稿日期:2020-05-16
    作者简介:许彩俊,合肥新站高新区经济运行监测中心主任。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经济界委员交流时强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合肥新站高新区作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一季度,多项指标排位靠前,生产总值完成74.8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占GDP总量的58.7%,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0.6亿元,占GDP总量的40.9%,同比下降8.7%,增速均位列开发区第二(见表1)。从产业结构看,该区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拉动。
    表1  省、市及四大开发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对比表
安徽疫情啥时候能结束   
        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从商贸企业来看,疫情对必选消费的影响较小,对可选消费影响较大。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是汽车企业零售额拉动,16家汽车零售企业于3月中旬才相继复工,受新冠肺炎疫情与近年来汽车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表示目前接到新车订单较少;家具企业近期才逐步恢复运营,且受贸易政策及当前房地产政策影响,一季度销售收入下降30%;14家电商企业疫情期间平台虽正常运营,但受物流不便影响,一季度下降10.7%;14家住餐企业中除个别餐饮管理公司当月营业额略增长以外,其他企业均是下降趋势。从服务业来看,集成电路设计类企业2月中旬开始复工,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新增集成电路企业及重点半导体企业的强力支撑下,同比增长75.4%(见表2)。
    表2  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二)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
        从新型显示方面来看,京东方在春节期间一直保持生产状态,部分原材料如电极材料、电路板材等库存不足,而上游供应商属于中小企业,复工时间的推迟直接导致公司一些原材料消耗殆尽。合肥京东方2020年一季度面板线实现产值80.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见表3)。
    表3  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
   
        从新能源及光伏产业来看,国轩高科一季度产量同比下降16%。天合光能第一季度满产,目前对第二季度基本没有影响, 而由于欧美、印度等国家的疫情,外国发电项目受到了一些影响;彩虹光伏积极协调解决货物运输困难,保证了第一季度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从集成电路产业来看,以晶和集成为代表
的中游制造类企业,第一季度总投片63500片,订单和产能实现双提升,处在芯片产业链下游的大多数封测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短期来看,面临着一定的“复工难”,预计整体用人紧张的形势会持续到5月份。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一)服务业趋势预判分析
        三产服务业主要包括商贸(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服务业、房地产行业三大方面。从服务业方面来看,1-3月,该区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位列开发区第一(见表4),在疫情期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主要是支柱行业拉动作用明显。该区规上服务业主要包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运输四大行业。受国际疫情影响,奥运会、欧洲杯等国际大赛相继延期举办,奕斯伟集成电路海外中大尺寸显示终端需求减少,上半年预计该区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
    表4  合肥市及四大开发区第一季度规上服务业数据对比表
   
    表5  合肥市及四大开发区一季度房地产数据对比表
   
        从投资额来说,该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最多,占比达到13.6%。虽然面积增速上是下滑的,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占比达到9.7%,居开发区之首(见表5)。短期来看,上半年预计该区统计在库房地产
项目有50个,比去年同期净增7个,完成投资70亿元。从长期来看,一大批房地产项目落户该区,对经济的贡献度逐渐增强。
        从商贸企业来看,一季度汽车零售累计完成5亿元,同比下降19.4%,较1-2月收窄11.6%。随着物流的恢复,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69.0%,成为一季度降幅收窄的亮点。上半年社消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0亿元(见表6)。
    表6  省、市及四大开发区一季度商贸业数据对比表 
   
        综上判断,短期来看,疫情对服务业影响基本在第一季度,后期由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服务业将逐步走出困境,特别是汽车、服装商贸等由于服务需求被暂时抑制和冻结的企业,
在疫情结束后有可能出现消费回补。从全年来看,此次影响是阶段性的,后期各项措施到位,就能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
        (二)制造业趋势预判分析
        从当前来看,随着复工到位,该区第一季度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0.1%,同比提升4.1%,集成电路势头良好。从产品产量看,1-3月,液晶显示屏生产7000.7万片,同比增加3.8%;集成电路生产12.9万块,同比增长253.4%。新型显示企业中,整个新型显示产业产值预计上半年可完成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从外贸方面来看,进口大幅增长。1-3月,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见表7)。出口方面,该区主要出口的产品有电视机整机、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出口集中在美国、越南、墨西哥、韩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表7  省、市及四大开发区一季度进出口总额数据对比表 
   
        从企业来看,京东方显示技术、视讯和惠科等企业出口额下降,同比下降20.8%,对该区出口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进口方面,该区的主要进口产品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的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主要进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3月全区进口完成8.6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见表7)。1-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开发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区产值比重是87.8%,全省最高,产值增速位列四大开发区第一(见表8)。从上半年及全年来看,由于疫情对韩国和日本的显示行业产生了一些影响,该区主导产业信息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将会有新一轮发展的机会。
    表 8  省、市及四大开发区一季度工业数据对比表
   
        通过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发展态势来看,工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柱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合肥市
政府对新站高新区“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定位。尤其从总量与结构上看,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集的优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对策建议
        (一)突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示范引领区
        一是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防范国际疫情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指导企业做好人员上岗防护防疫工作,并协调防疫物资运输到位,帮助和指导建立健全防疫监测体系和应急制度。二是以产业链为中心,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打通产业链,做好跟踪协调、要素保障,确保生产稳定。三是重点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发展机器换人产业。当前是机器代替人工劳动的重要时间拐点,要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四是运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免费搭建招聘服务平台,解决用工难问题,加大“减、增、缓、补、服”等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实力度,以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力度。五是积极打造浙大(合肥)科创中心、北航科学城等创新平台,进一步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示范引领区。
        (二)突出扬长和协同发展,努力创建国家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下,扬长需要突出各自区域优势,增强高质量供给能力,积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协同发展需要发挥平板产业显示基地的作用,定期组织国家规划内重点扶持的产业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或者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合作研讨会,提供前瞻性的市场需求分析,为合肥提供机会,促进企业与上下游厂商的紧密合作。加快维信诺、彩虹液晶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抓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能力,努力创建一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突出科学规划布局,示范引领,加速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
        加速建设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争取名校、医疗资源在区内科学规划布局,围绕基础配套、教育服务、医疗康养、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迫切需要做大总量和规模,补足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发展的短板。建成一批标志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深入融汇海绵城市理念,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安置房建设。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不断完善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专业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重点项目,发展数字办公、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如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线上购物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突出壮大产业集,积极实施战略布局
        按照“集聚发展,布局优化”原则,围绕“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两条主线,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打造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聚焦“芯屏器合”,以维信诺、京东方10.5代线、康宁基板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集发展,实现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的总体目标。自主创新突出产业协同,打造一批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对标卡脖子技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推动产业协同、科研协同为主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培养国内专业人才,加速人才培养进程;以加大研发投入为手段,储备关键技术,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OLED 面板材料、器件、设备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
        (五)突出开放思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升合肥招商层次和水平,按照熟悉成本、专业、物流、外语等多位一体模式,组件多个产业招商团队。二是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重点谋划欧、日、韩、台等地区重点项目。近年来与国外企业密切合作,比如,韩国在大尺寸和小尺寸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重点加大对韩国先进企业引进力度,同时可以借助相关企业的力量,为筹划海外重大并购等待时机,深入挖掘更大的合作空间。三是谋划 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是瞄准未来发展的短板,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主动把握机遇,抢抓政策红利,以“新基建”的突破成果,增强发展新优势,为开发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围绕“新基建”,注重产业联动、注重争取多方资源、注重招商引资、注重要素保障四个方面做好超前谋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