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课文在环境的描写上抓住“雨"“洪水”“桥"的不断变化,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的命运。也为人物的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的光辉形象作了背景铺垫。课文的语言形式也很有特点,多以短句,自然段也较为简短,已形成急促、紧张的节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关联环境,感受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2.通过关注环境描写和情节设计,初步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感受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
4.理解课题“桥”所象征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关联环境,感受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2.通过关注环境描写和情节设计,初步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1.感受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
2.理解课题“桥"所象征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桥》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桥》是属于一篇(微型小说),那你们还记得小说三要素吗?谁来说说?(人物情节环境)说明你上节课学的很扎实,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桥》。
(二)聚焦环境,感受环境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雨、洪水的句子,批注好自己的感受。完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请你来说说你到了哪些描写雨 洪水的句子?
生答: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让下面快速有水的句子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同学们的都非常准确,老师也将大家的句子呈现在了大屏幕上,那此时,你们想看看这场洪水吗?(播放视频)看完视频,配上文字,相信大家更有体会,现在咱们来分享一下这些句子给你带来的感受吧。第一句谁来?(点名学生答)
师:那我们再仔细看看这段话,你从标点符号上有什么发现?(三个句号)是的,这段话只有十四个字,却有三个句号,这样的句子叫短句。语句简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雨很大,形势很危急。正因为雨水如此之大才产生了洪水。来,齐读这句话,读出雨水之大。(生齐读)
师:第二句谁想来分享?(点名学生答)
师:好的,这里把咆哮的山洪比作是(一受惊的野马),那据老师所知,要驯服一匹受惊的野马需要十几个壮汉,而此时,不是一匹,而是(一),能驯服吗?能阻挡吗?所以这句话当中有一个词(势不可当)。我想请男生来把洪水的势不可当读出来,准备好了吗?
(男生齐读)
师:第三句呢?谁来说一说?(点名学生答)
师:而此时,洪水却在路面上跳舞了,这是将洪水怎样了?(拟人化了)对,拟人化了,而我们平时的舞蹈是怎样(优美、赏心悦目),可是现在谁在跳舞?(洪水)跳的是什么舞?(死亡之舞,随时要将人们吞没)。下面请女生来读一读。(女生齐读)
师:这里还有哪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洪水可怕?(生答)
关键词是?(狞笑 蹿上来放肆舔着爬上)此时洪水像什么?(像野兽)仿佛要将人们给吞噬掉,所以我们感受到洪水是那么地凶猛,那么地放肆,请全班同学齐读这几句话。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师: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啊,面对如此可怕的洪水,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生答: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此时乱哄哄的,他们在干嘛?(学生自由答:逃生、逃命、寻求生路)因为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
桥。所以这座木桥是他们逃生的唯一之路,而就在人们惊慌失措之际,谁例外?(老汉)是的,那文中又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汉?咱们再次走进课文,根据学习提示中的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开始吧。看到同学们专注的样子,相信你们都学有所获了。现在请大家结合相关情节、环境,在小组交流体会并带着理解合作读一读。我听到了你们热烈的交流声,来,哪一小组的同学先来交流。(点名学生答)
师:好的,你领悟的很到位,前面说到老汉的脸怎么样?(清瘦),可是为什么他又像一座山?是说老汉长得像一座山吗?请你说,是什么?(生答)此时,老汉的动作是怎样的,(盯着)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你放佛看到了老汉那怎样的目光?(威严、坚定)迎着这威严而坚定的目光,望着他那岿然不动的身姿,人们觉得他像(一座山)。所以我们从这读出了老汉的(幻灯片:从容镇定沉着冷静)。那文中除了对老汉的神态描写,还有关于老汉的什么描写?再往下看,举手回答,并说出你到的相关语句。(点名学生答)
师:这是老汉在组织村民撤退、过桥,原本乱哄哄的村民在老汉的指挥下变成怎样?(排成一队)说明当时的老汉也是一个组织能力很强的人。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同学们觉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三个感叹号)那说明老汉在说这几句话时非常(镇定果断),是的,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他必须争分夺秒,长话短说。这短短的3句话,他告诉人们(桥窄!),他提醒大家(不要挤!),他要求党员(排在后边!)党员也是人啊,为什么党员一定要排在后边?因为他们加入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主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党员,应该时刻把众的安危冷暖放下心上,应该把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所以此时谁排在前边(村民们)谁排在后边(党员)那么谁排在最后边呢?(老汉自己)所以老汉就是这样一位(幻灯片:一心为民)的人,一起读好这句话。生齐读。
(四)通过情节,体会结尾设计的好处
师:随着环境的推动,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此时,老汉做出了什么举动,谁来说?(生答)体会到了什么?
师:哦,你很有洞察力,你抓住了老汉这一连串的动词,体会到了老汉的不徇私情。(板书)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特写镜头,你会把它聚焦在哪个词上?那他揪出的是谁?(生自由答:小伙子儿子)从哪里可以看出?(结局)在这里完全可以说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了自己
的儿子,而且还凶的像只豹子,为什么在这里不直接告诉大家,要放到最后来说?(生答:作者是保留了一个悬念,更激起了读者想要往下读的兴趣)
师小结:有道理,这就是小说,在这里不点出他们的关系,就是在设置悬念,就是在做一个铺垫,吸引我们往下读,读到最后知道他们的关系时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小伙子居然是老支书的儿子,老支书竟然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儿子从生的希望中揪了出来,以至于最后他的儿子也牺牲了,我们的心就会受到震撼,出人意料的结尾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构安排起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在这我们更能感受到这位老支书的(不徇私情 大公无私)。
师:此时,小伙子只能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同学们,这位老汉他真的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已经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的时候,老汉怎么做的?(生答),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老汉在儿子和众之间他选择的是众,但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从这你感受到的是什么?(生答)那么老汉的这两处吼,你发现他们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同桌之间可以交流,请你来说。(生发言)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处吼,读出他们的区别。(生齐读)
(五)回顾环境,感受作用
师:优秀的小说总是这样,善于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丰满的形象。但小说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让我们回顾环境,把环境再放到情节当中,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环境呢?(生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