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读后感
摘要: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中,将日本街道和西欧街道作对比,指出了日本街道存在的不足,做出深刻思考,提出改造意见,这本书对日本、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的街道改造都存在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外部空间 阴角空间 广场空间 人情味
正文:
这是一本日本建筑师深刻自省的书,反省整个日本街道与欧洲街道相比的不足,从人的尺度来要求建筑和街道,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芦原义信在书中引用了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的一段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可见,一个城市的街道之美足以体现这个城市的韵味。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先生着重将日本的街道与欧洲,特别是意大利以及希腊等地的街道来做对比,从美学的层面挖掘日本在街道设计方面的不足,强调了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日本本是从中国文化延伸出的一支,从文化角度看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建筑材料的运用,多是木头或竹子之类的自然产物。从日本的街道中可以看到中国街道的影子,同样意味着,《街道的美学》这本书对中国的街道改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从居住者是否脱鞋就可以体现出日本和西欧对内部和外部的分割的分别。所谓穿着鞋生活的西欧气氛,就是由独立个体的对立而形成的外部秩序空间;而脱了鞋生活的日本气氛,就是由一视同仁的个体的集合而形成的内部秩序的空间依照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东方人习惯把家,或者说建筑本身看成“内”,而把建筑的外部环境看成“外”;而西欧人则习惯将二者统一起来。以悉尼玫瑰湾住宅和日本城市住宅为例。悉尼玫瑰湾,分散布置着平房或充其量为二层的独立式住宅,住宅的大门与道路之间有所谓的前院,那里种植了修剪整齐的草坪以及红黄等的花卉,这个前院与其说是为了该住宅的主人没还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恰当。因为从住宅中基本上看不到这个前院,从道路上反倒能很好地看到,它为这一带住宅区的环境美化做出了贡献。日本大城市的住宅区中,相当于前院的空间极为罕见,对于开口不很大的木结构住宅,为保障私密性和安全,道路与用地之间多建围墙。入
口在背面的用地,庭园位于南面,从道路上难以看到;入口在南面的用地,为了南向的起居室和卧室不被人窥视而建有围墙,即使有庭园,也和北面入口的用地一样,从道路上看不到。在观念上,前者的前院与其说是供居住的、私用的内部秩序空间,不如说是属于公共性的外部空间。而后者则是完全与外部隔离的内部空间,与外部没有交流,对外部的漠视。
书中有几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阴角空间。在广场中观察不难发现,转角围得牢实即形成封闭性强、亲切的令人
安心的空间。这种外部空间的构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法则来分析。在建筑的外部空间,“阳角”很容易创造,相反,从街道和建筑的关系来看,“阴角”空间却通常很难成立。在日本,对外部空间没有赋予“图形”特性。在城市设计中,通常要将图底关系反转并列进行研究,目的也就是将建筑外部空间图形化,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外部空间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图形特征。
在欧洲转角形成了很多“阴角”空间,增添了城市魅力,完全的“阳角”空间,形成的空间似乎要把人挤出去似的非人空间。相反,用“阴角”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
整的城市空间。如果要在缺少“阴角”空间的城市进行改造,恐怕只能让道路的建筑大胆地后退,如果可能让对面的建筑也同样的后退,并加以绿化,成为可以让人驻足的区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魅力。
虽然说日本和中国的街道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是中国的胡同和石库门似乎更多了些人情味。人们善于利用街道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局促的街道角落,端出椅子纳凉、下棋、喝茶或聊天,也可站在窗口和邻居聊天,成为街道的观察者。人们对于胡同生活同样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街道中洋溢着生活气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取代了胡同小巷,人情味渐渐淡去,城市里充斥着生硬冷淡的空间,这样温馨的场景也显得弥足珍贵。
二. 广场空间。像日本和中国这类东南亚国家很少看得到在西欧那种很常见的由四幢
高楼围合成的广场形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可以进行聊天,运动,交易等日常活动。以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西欧人习惯将内部和外部统一起来,街道和广场采用了室内装饰的手法,比如美丽的铺装,具有艺术气息的雕塑作品,舒适的休息长椅中国名街,此时室内外的区别恐怕就是一个屋顶了。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的互相渗透,墙体成了两者沟通的渠道,于是西欧墙体上的开窗装饰等都能体现出自由欢快的生活气息。在日本,人们只注重内部空间的舒适,
而忽视了对外部空间的装饰和延伸。
从空间构成上来说,作者认为名副其实的广场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最好是建筑的外墙;第二,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第三,铺装知道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第四,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和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广场,在中国所谓的广场上,人们缺少驻足停留的地方,只是匆匆走过,广场并没有起到更多的作用。可以在广场周边增添座椅,添加雕塑,配置活动区等方法来提升人气。
三. 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
在日本,香港,台北的大街上不难看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悬出建筑物外的广告牌,晚上则变成了五颜六的霓虹灯,在西方人看来,这是热闹的东方气氛,并感慨于东方的繁华。芦原义信认为,这遮蔽了建筑的本来面目,让城市显得杂乱无章。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灯箱牌匾,形成了具有东方特的商业街,是东方街道的标志。虽然纷扰了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却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将内部空间延伸出来,起到沟通作用,在上海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大街清晰的建筑轮廓线,却让人觉得缺少了一份人情味。在杂乱的灯牌下,是
人们为了生活忙碌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家的味道。
四. “墙型建筑”和“地板型建筑”
如果说西欧建筑是“墙型建筑”的话,那么日本建筑可以说是“地板型建筑”。作者指出,日本人对于墙的概念,比起西方人来说,可谓淡薄至极。在日本的传统建筑中,由梁柱构成的流动性室内空间,大面积地向着自然开敞。划分房间的功能由隔扇、拉门、竹帘、布帘和屏风等来承担已经足矣。随便取掉哪一部分都很轻便,而且会变得畅通无阻。 举京都鸭川的“床”和贵船川的“床”为例,作者发现撇开地板论述日本建筑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了。而西欧城市的街道上,砖石建筑的外墙非常厚实,而且是连续性的,它们决定了街道。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立场出发,强调建筑中墙存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由坚固的人为墙壁创造出内部有庇护性的空间,只有人们在那里居住,才能达到自身本质的实现,这一观点恰好由西欧砖石建筑的厚实的墙壁体现出来。
气候和当地材料的不同,可能正是创造出了这样的不同的原因。日本潮湿闷热,通风成了建筑最重要的功能,而且防震也是必须的要求,所以日本的建筑多采用当地产的轻便的木材和竹子形成薄薄的维护,在地板上活动也能保持凉爽。西欧常年寒冷,石头在暖气和壁炉的烘
烤下可以很快升温,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作者在书中还指出街道配景的重要性,比如绿化,雕塑,街道的彩,城市表演,都能成为街道的活跃元素,创造出可以让居民驻足,欣赏,发生生活活动的空间。水也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因素,人们在水边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城市景观,水和陆地也是“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转换的对象,增添人们的活动,可以形成独特的魅力。
我想,把街道还给居民,创造出有生活气息,有“人情味”的街道,才是作者认为的真正的街道的美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