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籍东城区小学入学条件
1、东城区户籍。
入学条件:具有东城区户籍,在东城区实际居住;
2、本市其他区户籍。
入学条件:实际居住在东城区且在东城区自有房产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3、京籍无房。
入学条件: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无房家庭,法定监护人长期在东城区工作、居住,符合在东城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一方法定监护人在东城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
拓展:
一、东城区非京籍入学条件
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东城区工作或者居住,且通过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东城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联合审核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可申请在东城区进行小学入学登记。
二、东城区按京籍对待人入学条件
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区某某某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的华侨子女、持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加盖博士后设站单位公章)、现役某某某人证件及部队师(旅)级单位某某某治工作部门出具的随某某某家属身份确认函等能确认身份函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本市户籍对待。详细入选条件如下:
1、东城区父母一方有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条件
办理对象:
(1)适龄儿童父(或母)一方为东城区正式常住户口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2)适龄儿童父(或母)一方为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实际居住地(房屋产权人为适龄儿童本人或父(母))在东城区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2、东城区随某某某适龄子女入学条件
适龄儿童父(或母)持现役某某某人证件及东城区所在部队师(旅)级单位某某某治工作部出具的随某某某家属身份确认函且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在东城区的适龄儿童。
3、博士后研究人员适龄子女幼升小入学条件
儿童入学年龄办理对象:
适龄儿童父(或母)持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在期限内且加盖博士后设站单位公章)且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在东城区的适龄儿童。
4、东城区父(或母)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幼升小入学条件
(1)适龄儿童父(或母)持有聘用单位注册地址在东城区且在东城区实际居住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2)适龄儿童父(或母)持有聘用单位注册地址为北京市其他区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且在东城区实际居住房屋产权为适龄儿童父(或母)的适龄儿童。
5、台胞适龄子女幼升小入学条件
实际居住地在东城区的适龄台胞子女(凭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6、东城区华侨适龄子女幼升小入学条件
父(或母)持有东城区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且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在东城区的适龄儿童。
某某某小学入学的规定
1、入学条件:
凡年满6周岁(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应当免试就近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入学办法:
小学入学以适龄儿童、少年和法定监护人户籍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为依据,就近入学。也就是说,适龄儿童与其法定监护人一同具有实际居住地的户籍就可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办理时间及程序:
小学每年6月第一周教育行某某某部门在社区、学校和公众信息网发布入学登记公告,并公布学校新生入学班数;第二周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到指定的登记点报名登记;第三周公布入学登记名单。区(市)县教育行某某某部门根据入学登记情况和学校新生入学学位数,于7月15日左右完成划片或微机排位工作,并将学生的姓名、就读小学等重要信息在社区、学校公布;8月底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公办小学根据各省区县教育行某某某部门公布的对口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年
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及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某某某府委托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试招收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
入学工作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本省区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面向适龄儿童、少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按照招生入学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程序,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益。
某某某通知:小学入学年龄由各省统筹确定
《通知》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某某某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根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这意味着,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
针对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一事,某某某2月26日回应称,《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又规定:“义务教育实行某某某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某某某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某某某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由于各省适龄儿童数量情况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不同,一直以来,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由各省具体规定。因此,某某某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是依法重申现行制度和做法,某某某不会统一规定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
为何8月31日成“惯例红线”
多年来,全国多数小学对一年级儿童入学的年龄限制,一般是满6周岁(周岁的计算以每年的8月31日为统计时限)。所以,很多9月预产期的产妇,宁可提前选择剖腹产,也想确保孩子早一年上学。
6周岁入学的年龄门槛,是怎么来的呢?湖北省教科院一位专家介绍,《义务教育法》第11
条规定:凡是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其实,文件只是规定,满6岁的孩子,某某某府必须满足其入学的权利。对未满6岁能不能入学,并没有统一规定。但各地在执行的时候,什么年龄的不能收,总得有一个门槛,因此便按照惯常思维,定在了‘满6岁’。”他说,也有一些地区,是因为学位有限,不可能无条件的满足所有想让孩子上小学的家长需求,也不得不划出一个门槛,“若不限制年龄,有的家长甚至想把才满5岁的`孩子送来入学。总得定一个规则比较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