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及变动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及变动趋势
王广州
【摘 要】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年龄别受教育模式、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 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递进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和变动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进入下降阶段.各年龄队列之间人口规模从差距巨大,向差距显著缩小转变.预计今后高等教育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下降,人口规模从2015年的12849.16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9114.74万人,比2015年减少3700多万人,下降幅度接近1/3.未来的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计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至2020年保持在3000万—4000万之间.
【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11页(P79-89)
【关键词】学龄人口;生育政策;人口结构预测;高等教育
【作 者】王广州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21;G46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的伟大历史进程。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人口结构和发展态势的跌宕起伏和最根本的变化,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2013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014年启动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开创了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历史。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16年1月1日开始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彻底改变了中国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不仅标志着严格生育政策的调整,也
标志着人口再生产关系的转变。然而,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由于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和超生处罚制度,中国人口的出生规模和生育水平成为困扰中国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过去20多年的出生规模和生育水平争论不休,但中国人口受生育政策影响和快速人口转变,以及长期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基本事实是毋庸置疑的[1-2]。由于人口变动是社会经济运行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其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巨大和不可逆的,快速的人口结构性转变必然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必然形成很多新的人口问题。从基本常识性判断来看,生育政策对出生规模的控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和医疗资源都是关系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出生规模的剧烈变动对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重新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以及阶段性出生高峰队列的就业压力增大,1990年7月9日国家出台《普通高等院校招收自费生暂行规定》,该规定于1991年开始施行,这项规定一方面解决了招生规模扩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目标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长速度从1999年以前的8%到9%一跃上升到48%,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上升到1999年的160万。到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737.8万,高校在校生人数2625.3万人,研究生招生64.5万,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1999年的10.5%提高到2015年的4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规模和比例并不是可以无限提高的,必然受到未来出生人口规模和受教育模式的影响。出生规模对初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则完全不同,初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因此,出生规模的变动直接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就学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仅有很大的延迟,同时也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教育历程选择性的干扰。如何确定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总量、结构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具有重大前瞻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低生育水平是否会冲击高等教育规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未来高等教育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是国家发展规划需要探讨的基础研究问题,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高等教育在校人口总量结构和未来变动趋势的研究涉及两方面的关键研究问题,一方面是对人口基数总量、结构的统计分析和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另一方面是受教育模式及其变化过程。通过人口基数和受教育模式的结合,可以预测不同人口体的在校和学业完成情况。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在目前的教育体系结构下,由于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或离校的可能性很小,预测具有较强的确定性,而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研究高等教育在校人口总量结构和未来变动趋势涉及的不确定性环节和因素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从预测的技术层面来看是非常困难的。本项研究试图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使预测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1.人口预测方法
由于受教育与年龄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对人口总量与结构的预测是受教育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的基础。从研究积累的角度看,对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有比较成熟的人口预测模型,比如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和递进人口预测模型等。仅从人口预测的角度看,我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变动的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计划生育政策与育龄妇女现有孩子的数量以及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常规的分要素
人口预测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口预测的需要,也就是说,以总和生育率方法为基础的人口预测方法并不适合生育政策调整研究的需要。正是由于生育政策调整和变化与孩次密切相关,为了解决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或出生人口的影响[3-4],中国学者提出了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5],该方法更适合研究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本项研究采用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来预测人口总量和结构等人口基数。
2.总和受教育年限
除了生育行为具有递进属性外,受教育也具有递进属性。具体来说就是,在生育过程中,生了一孩递进生育二孩,生了二孩递进生育三孩。在生育研究中,为了简化可以不考虑生育的双胞胎多胞胎情况。受教育过程也同样是递进的,上了一年级上二年级,上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上高中,等等。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略有不同,受教育可以重复上一年级或重复上某一个年级,在教育的具体测量和研究过程中,重复上某一年级的现象也不予以考虑。
一般生命表的起点是假想队列根据年龄别死亡概率生成静止人口的各年龄人口数,直到生命表的最高年龄人口为止,然后,推算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或存活时间)。教育生命表则是以一般生命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时期年龄别退学率或不在校率生成一个受教育人口平
均预期受教育时间。教育的终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死亡退出,另一种是退学退出。构建完整的教育生命表是比较复杂的,为了近似估计平均预期受教育时间,本文采用总和受教育年限指标。总和受教育年限对终身受教育年限的估计并不完全反映假想队列的时期变化,只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总和受教育年限与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测量方法类似,也是按目前年龄别率估计终身平均预期状况。二者不同之处是,总和生育率是年龄别生育率的和,而总和受教育年限是年龄别在校率的和。因此,总和受教育年限的基本内涵是:假定一个年龄队列按照考察年份的年龄别在校率进入或退出学校教育,该队列终身平均预期受教育的年数。
其中,TSchR为总和受教育年限;SchR(x)为年龄别在校率; S(x)为观察时期第x年龄的平均在校人口数;P(x)为观察期内第x岁的平均人口数*x=6是假定最低就学年龄为6岁。。该指标的优点是用假想队列人口的方法剔除了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影响,是将人口年龄结构标准化后,对人均预期受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化间接测量。平均受教育年限受年龄结构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横向和纵向比较时可能产生偏差[6]。作为标准化的方法,总和受教育年限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测量结果相对更为合理可靠。
3.高等教育年龄在校人口规模估计
年龄别在校人口预测是以年龄别人口数量和年龄别在校人口结构为基础,假定在总和受教育年限条件下,估计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在校总量和结构。
其中Ped(x)为第x岁在校人口数,P(x)为观察期内第x岁的平均人口数,SchR′(x)为年龄别在校率。总和受教育年限参数与年龄别在校率关系推算如下:
TSchR′-TSchR=ΔR(x)[1-SchR(x)]
在上式中,ΔR(x)为年龄为x岁人口与百分之百在校率之间差距的增减比例,其目的是将总和受教育年限的变化分解到年龄别在校率的变化比例。
如果假定ΔR(x)=ΔR(x+1),即年龄别在校率的相对增减比例相同,ΔR(x)由年龄别变量简化为常量ΔR。那么:
TSchR′-TSchR=ΔR-ΔR*SchR(x)
TSchR′-TSchR=(n-6)*ΔR-ΔR*TSchR
由此得到:
儿童入学年龄
通过简化算法,假定年龄别在校模式不变,可以将总和受教育年限推算为年龄别在校率,由此估计年龄别在校人口数。
4.数据来源
由于目前所获得的教育统计指标没有按年龄进行划分的,为了研究未来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量变化,本研究除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教育统计资料外,更重要的基础数据来源为1982、1990、2000、2010年人口普查和2005、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