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1(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1.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题意,点名入山寻访隐者。诗人将“隐者”与“隐沦”作对比,把隐者隐居的东溪形容为仙源,流露出他对韦九山人的崇敬之情。 
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用得贴切,既表明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了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从章法上看,此联照应了上联中的“仙源”一词。
C.“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巧用设问,一问一答,紧密呼应。“人”的出现给山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全诗语言自然清新,诗脉婉转流畅,意境淡远悠长。诗人通过对隐者东溪草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超脱情怀。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2.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宋·陈与义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城东陈孟公①,久阔今何如。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
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②。似闻有老眼③,能作荐鹗④书。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注】①陈孟公:东汉名士陈遵,子孟公。②东家驴:杜甫《逼仄行》东家蹇驴许借我,泥
滑不敢骑朝天。”③有老眼:杜甫《闻惠子过东溪》“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④荐鹗:指推荐贤人。
(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一句的意思很接近。
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宴”的“契阔”,都表示“久别重逢”之意。
C.最后两句的上句将“我不念功名”之意写成“功名勿念我”,颠倒主客,寓意深远。别有一番韵味。
D.用典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此外,本诗还运用了对比(前四句)、拟人(最后两句)等修辞手法。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文言短文断句练习
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
2.(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三、文言文阅读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值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击伊吾,多斩虏首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人定初,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动。超知其意,举
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忽疏懈                更:更加
B.明者睹未萌,况已邪      著:明显
C.见火,皆当鸣鼓大呼      然:这样
D.以虏使首            示:示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B.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C.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D.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B.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C.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D.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班超字仲升说明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B.校书郎:古代官职名。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称校书郎中或校书郎。
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授、任、致政等。擢、拔、陟指提升职务。
D.从事:古代官名,汉刺史佐吏,即从吏史(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很有志向,不拘小节;孝顺而恭谨,在家中常常做一些很辛苦的事,而且口才很好,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B.班超的长兄班固曾经担任校书郎的职务,因为家里贫穷,常常靠为官员抄书来养家,班超认为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不应该一生都从事校书郎的工作。
C.班超到西域后,察觉鄯善王广前恭后倨,由此推断必定是匈奴的使者来了,汉朝和匈奴使者的相继到来,让广不知投靠谁而狐疑不决。
D.在作者笔下,班超口才好,作战勇敢,处事周密,善用计谋,且胸怀宽广,不与上司争功,是个难得的人才。
6.翻译
(1)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5分)
(2)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5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古代诗歌阅读
1.
(1)A  
【解析】A.“诗人将‘隐者’与 ‘隐沦’作对比”说法错误。诗人以“隐沦”指代韦九山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厌倦朝市、向往归隐的心情。(或对污浊尘世的厌弃,对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的喜爱。)(2分)首联“无尘”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于幽静安宁的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1分)颔联“唯通马”足见深山之僻野幽邃,“始见人”则更进一步表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紧扣诗题中的“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分)颈联描写了一个四面云山、寥阔寂静、远离尘俗的美好境地,宛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表现作者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1分)尾联虽以议论作结,但作者对韦九山人隐逸山林天性使然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1分)
2.
(1)B (B“久阔”是指分别太久。)
(2)情感:①对世风的感叹(分析略);② 对友人的思念(分析略);③对功名的鄙弃(分析略)。
二、文言短文断句练习
1.
原文: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
译文: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2.
原文:(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