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体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学习途径与策略
作者:赵艳青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
作者:赵艳青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
一、听课,听后面所隐藏的
听课是今天最普遍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具有成本小——一个本子一支笔,往课堂一坐一站就行;简便易行——只要有空,走到操场或教室就行;自由——听什么、怎么听全在个体需求等特点。
听课是体育教师学习的首选。体育教师对听课必须有一个基本认识:听课,“听后面所隐藏的”。其内涵用三句话来诠释:第一,“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第二,“不深刻理解教师所做的全部工作,不了解他对儿童所施的影响如何,那就对他的教育经验的任何一方面都理解不透”;第三,“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1]
要确保听课能够听到后面所隐藏的,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些听课的意识和技巧,以及明确听(学)什么。
第一,听课的意识。
首先是目标意识。听课者必须紧扣教学设计者或实施者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将教学培养目标贯穿于整个听课过程中,为听课设定一条灵魂主线。
然后是问题意识。听课者必须在听课前预备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才不会听得平淡肤浅,整个听的过程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聚焦经验获取,才能有效地进行问题的归因剖析。
其次是科学意识。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必须深深地扎入听课者的头脑,这样有助于听课者理解教学设计者或实施者的目的、意图,以及保证听课者知识经验体系的内化建构过程是科学、系统的。
最后是自查意识。听课者必须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对自我的内省,将他人是怎么做的与我能或会怎么做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促使听课者更好地吸收、内化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经验体系。
第二,听课的技巧。体育教师在听课中,一定要处理好听、看、感、悟、省五个字的关
系。
首先是“听”。听教师、学生的话语,包括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语言等;意图是通过“听”这一感管获得教师和学生在声音方面能反映出来的所有教育教学信息。你不在我不在是什么歌
然后是“看”。看教态、学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系列行为;意图通过看获得教师和学生在行为方面能反映出来的所有教育教学信息。
其次是“感”。感受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包括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学习气氛等;意图通过综合感官对课堂进行一个整体的情感描述。
再次是“悟”。领悟他人是如何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意图在于了解执教者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
最后是“省”。听课者依据听课样本的经验和教训不断的自我反省;意图是落脚在听者能够将执教者隐藏在行为背后的东西融进“自我的教育体系”中。
第三,听(学)什么。
听课,分听优质课、研究课和常规课三种。其中,优质课的意义在于引领和示范,必须要听,关键是体育教师要听出优质课的引领点和示范点是什么,对自己有何启发;研究课的意义在于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上,也要听,关键在于体育者一定要明确研究的焦点是什么,要有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常规课,真实、朴实,贴近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易理解,益于一线教师学习,因此一定要听且要多听。要强调的是:课后听课者一定要及时与执教者交流自己的思考,以取得更大收获。
从课的学科角度看,体育教师除了听体育课外,也要听其他学科的课。这很重要。每一门学科的课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体育的教学极有启发意义。如听语文课,体育教师可以学习语文教师的情感和语言,从而让自己的体育课堂情感丰富起来;又如听数学课,可以学习数学课的逻辑性,这样可以让体育课更严谨一些;再如听音乐和美术课,体育教师可以学到如何让体育课更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并且,多听其他学科课有利于体育教师对教学与设计融会贯通。
二、反思日记,记思想的碎片
第一,反思日记记“思想碎片”。这是一篇“反思日记”——2006年10月22日、晴、体育办
公室,《一双创造的“手”》:
“我的体育办公室旁边是学前班教室。
有一次,我正在办公室里休息,听到学前班的教室里传来阵阵哄闹声。原来,学生们游戏后刚由操场进入教室,一时兴奋无法平静下来。正在这时,传来老师清脆的声音:“孩子们,现在跟老师一起唱歌吧!……”
歌声过后,教室里一片静寂,没有一丝声响,孩子们全都平静了。
这一小小的细节触动了我的心。多么巧妙的方法,简单而艺术,没有一句要求的话语,只是在甜美的歌声中,让孩子们感受旋律的美,用音符理顺孩子燥动的心,让孩子的燥动顺着音乐的律动由倾泻的狂燥复为平静。这,带给孩子们的只是享受!这,行为的艺术。
于是,我联想到:谁说体育课堂中没有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没有的其实只是一双能够搭建让学生通向创造的桥梁的“手”而已。我想,这双“手”不在理想的国度,而在现实的空间,需要大家一起在新课改的瀚洋中为着孩子的创造去搏击、铸打、炼就,去不断学习。”
这篇“反思日记”记录的是让教师为之感动、为之思考的东西,是一些思想的“碎片”。 “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②,要记好反思日记需要注意四点:一是反思时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二是反思时要学习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三是记录时不在字数多少,只在记录思想;四是贵在坚持。
第二,写“反思日记”有三个阶段。
“反思日记”的三个阶段,每阶段都有自己的表征,体育教师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准确把握。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记录是零散的、不聚焦的,意义在于让思考和兴趣的点慢慢浮现聚焦;中级阶段——将几个能够聚焦视角的视点,逐步穿连起来,形成初略框架;高级阶段——对初略框架进行完善和丰满。高级阶段会出现第一阶段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要思考的现象。但这不是初级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围绕聚焦的视点进行思考域界越来越宽、涉及程度越来越深的反思。
第三,“反思日记”的三种类型。
反思日记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灵感日记、见闻日记和图片日记。其中,“灵感日记”就是
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灵感记录下来。这是反思日记的重要部分。可以说,为数不少的重大发现和突破都是被这灵感一线牵着。但“灵感”有“你要时它不来,你忙时,它来了” 的特点,因此,建议体育教师要准备一个小记录本,随身带着,随时记录。“见闻日记”内容极为丰富,包括读书后的、报纸电视上看后的甚至生活中观察到的。“图片日记”是在行为研究的推动下出现的新形式,是用照相机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情景,配以照片背景资料和理性分析及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图片记录时绝不能对所记录的对象产生影响和控制,以免失真。应该指出,这些日记的累积不仅是研究素材的意义,更是自己成长的心灵记录。
三、问题科研,问题中成长
第一,“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现象要求体育教师进行问题科研。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从成长阶段看有三类:一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丰富体育生活经验;二是大学时学的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及技能;三是当教师后的继教培训及实践经验。毫不夸张,现实生活中这些知识已经将大部分体育教师的“书架”填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丝空隙。这引起了必须关注的一幕:“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现象——这“一架子书”没有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发现和提出“问题”,没有帮助大家不断质疑,而是让大家一味遵守执行。体育
教师也是做学问的人,做学问怎能无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将自己的“书架”彻底整理,有如定期电脑维护,该清理的清理、该压缩的压缩、该安装的安装。如何进行?抓住“问题“的尾巴不断地在实践中深入探索,直至问题解决——进行“问题”科研。
第二,体育教师的问题科研。
这里倡导的“问题科研”打一个比喻有如体育教师的身躯,矫健而敏捷、黝黑而动感,是在操场上日晒雨淋风吹,在办公室里碰撞启迪沉思,在家里查阅收集整理。即这个“问题科研”不需另起“炉灶”,而是将前面所提到听课、反思日记等都融通起来的综合性实践工作;这个“问题科研”需要一定的程序、策略和方法,需要这样的视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解决的就是时时刻刻都可能碰到的困难、麻烦和问题。
第三,“问题科研”落实的条件。
首先是要有科研的想象力。“想像力比知识重要”,问题科研中体育老师的想像力能够帮助大家到灵感和亮点,能够推动和加速教师在科研中成长。其次是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将问题转化为科研有效关键词的能力。转化问题前要看问题是否符合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
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再通过三个步骤:确定“有意义的问题”——问题确实存在、问题确实是问题、问题确实重要,对问题查新,准问题切入点将问题转化为选题。最后是需要一定的科研方式和方法。这里倡导的方式和方法其实已经在广大体育老师日常教育生活中了。例如,老师们经常通过笔记记录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评议,这实际上就是叙事研究的雏形;再如,老师们常常针对学生个体或休进行追综关注和教育,这其实就是个案研究;又如,老师们经常通过观察和调查(个别交谈、小组访谈或问卷)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把收集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这实际上就是观察法和调查法的初步运用。因此,倡导体育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用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观察与调查法。
以上即是笔者对新形势下体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学习途径与策略的基本认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