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危机周期及市场归因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
http ://www.zjujournals/sci
第48卷第3期2021年5月
Vol.48No.3
May 2021
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
危机周期及市场归因
卢璐,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危机不断,影响路径众说纷纭且缺乏系统的解释框架。以2000年
—2018年28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为依据,从国内、周边国家(洲内)和洲际三圈市场以及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各客源市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突发危机事件影响下入境旅游衰退的归因模型。结果发现: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是影响三圈市场入境客流量减少的客源地断面经济因素;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2年—2015年大范围雾霾污染,是影响洲内、洲际市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目的地断面安全因素;2012年—2015年钓鱼岛问题和2017年萨德事件,分别导致洲内市场日本、韩国入境客流量减少,属于旅游通道断面政治因素。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两降两升”危机周期,是受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多起危机事件影响所致,并非单纯由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签证不便及服务质量不佳造成。本研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国际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对加强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具有重要启示。关
词:入境旅游;危机事件;三圈市场;多元归因;时空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97(2021)03‑377‑14
LU Lu,SUN Gennian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Crisis cycle of inbound tourism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8to 2018and its market attribu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2021,48(3):377‑390
Abstract :Since 2008,the Chinese mainland's inbound tourism crisis occurred consecutively.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s market attribution but lacking of systematic explanation framework.Based on the inbound passenger flow from 28countries or regions in the world during 2000to 2018,we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 inbound passenger flow in each source market and establish an attribution model for the decline of inbound tour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dden crisis events,starting from the three -circle market of China,peripheral countries in Asia and intercontinental markets and the three -cross section of tourist source,destination and tourism corridor.It shows that: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and the following European debt crisis are the economic causes of the origin cross section that influenced the decline in inbound flows in the three market;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and the widespread
haze pollution in 2012-2015are the destination cross section security causes of the decline in the ratio of the intra -continental and intercontinental markets;the Diaoyu Islands issue in 2012-2015,the SAD issue during 2017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Japanese and ROK's inbound tourists respectively,which is a political reason for the disruption of the tourism channel.In short,the crisis cycle of "two drops and two rises"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bound tourism from 2008to 2018is due to the impact of several crisis events in the three -cross section of tourist source,destination and tourism channel,and is not simp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admission fees of scenic spots,inconvenience of tourist visa and poor
DOI :10.3785/j.issn.1008-9497.2021.03.014
收稿日期:2020‑09‑1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GK2018040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BJY204).作者简介:卢璐(1986—),ORCID :https :///0000-0003-0849-8731,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研究,E -mail :****************.
*通信作者,ORCID :https :///0000-0003-0849-8731,E -mail ::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第48卷service quality.This study provides new reference for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earch on sudden crisis event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early warning of crisis events and expanding inbound tourism market.
Key Words:inbound tourism;crisis event;three-circle market;multiple attribution;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0引言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改革开放,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其关键性标志[1]。入境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2-4],在促进对外开放、赚取外汇收入,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陆地区入境过夜游客从1980年的270.6万人次增至2007年的5471万人次,增长了约20倍;旅游外汇收入由1980年的12.63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52.3亿美元,增长了约35倍。然而,从2008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增长趋势开始放缓,进入长达12a“停滞不前”的周期波动阶段。数据显示,2007年—2018年,入境过夜游客年均增长率仅为1.1%,远低于1998年—2007年的11%。在我国大陆地区旅游快速增长的格局中,入境旅游增长率远低于境内旅游(11%)和出境旅游(12.9%),形成“两高一低”的市场格局,出现了“旅游发展越好,入境游客越少”的悖论,如何扭转入境旅游的周期性波动,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纵观已有文献,对于近10a入境旅游的现状,学术界有3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1)雾霾污染与目的地服务质量问题的影响。2012年—2015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直接影响游客对我国大陆地区环境质量的担忧,张晨等[5]、刘嘉毅等[6]引入雾霾污染参数,分析了空气质量对潜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访华意愿及实际入境客源感知的影响。除此之外,程德年等[7]、王亚辉等[8]、刘祥艳等[9]聚焦旅游负面形象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航空网络、签证手续、门票涨价、服务质量等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口岸城市的问卷调查显示,签证手续复杂、景区门票涨价成为入境旅游发展的重大阻力[9]。实际上,除雾霾污染外,其他因素在2007年之前就已经且长期存在,属于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慢变量,并未影响前期入境旅游的高速增长。
(2)市场成熟化与国际危机事件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大陆地区入境客源市场中,港澳台地区占60%以上。部分学者认为港澳台地区市场趋于成熟,增长潜力接近极限,因此港澳台地区游客入境旅游增速放缓。另外,就远距离的欧美市场而言,美国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及欧洲的事件,也对欧美游客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旅游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李祗辉等[10]、曹芙蓉等[11]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影响。ARAŃAJE等[12]研究了“9·11”事件对地中海和加那利岛游客偏好的影响,WANG等[13]研究了危机事件对我国台湾地区入境旅游的影响,JIN等[14]用时间序列数据和TRAMO/SEATS模型研究了政治、经济和环境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对2005
年—2017年中日韩旅游互动的影响。王新建等[15]和付业勤等[16]则对旅游危机的诱因、形成机理及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其实,在众多客源市场中,欧洲和北美洲游客的减少在某些年份确实与金融危机等事件有关。但周边国家和地区才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客源市场,比较近10a国际旅游与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增长率变化知,国际旅游增长率依然稳定,而我国大陆地区入境过夜游客增长率低于国际3个百分点,因此,这类解释也失之偏颇。
(3)周边国家关系冲突与客源结构的影响。2011年,美国推行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挑起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包括2012—2015年的钓鱼岛问题,2015年的黄岩岛仲裁案,以及2017年的萨德事件等,在我国周边掀起一个接一个波澜。日本、韩国、菲律宾等邻国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旅游客流量巨大,是主要的洲内客源市场。当两国之间出现冲突时,必将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员交往和出入境旅游的发展[17]。李中建等[18]依据近20a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日关系、国民好感度对两国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发现自钓鱼岛问题发酵以来日本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游客逐渐减少。在客源结构方面,刘欢等[19]、张俊等[20]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大陆地区入境客流量的影响。近年来,有学者开始重视客源结构变化对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如王克军[21]以人口份额、经济份额和贡献指数3项指标分析了主要访华客源国的贡献;罗浩等[22]则首次引入客源市场收敛性假说,对我国
378
卢璐,等: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危机周期及市场归因第3期
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既不满足总体收敛,也不满足俱乐部收敛。
纵观上述文献,学者们从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三断面,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影响。但在样本和指标选取上采用的是单国别或总量指标,并未揭示不同客源市场的差异;在影响因素与时间上,分析的是片段性的单个事件,并未给出多因素长周期的变化趋势。另外,缺少对2000年—2007年和2008年—2018年的比较及某些基础常规变量是否变化的说明,因此,无法解释前期高速增长与后期发生的趋势转折。鉴于此,本文拟将国内、洲内、洲际三圈市场与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三断面结合,对三圈市场的周期波动特点及与危机事件的发生节点做比较分析。立足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特点,并结合2008年—2018年各断面重要危机事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为探究10余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停滞不前的原因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圈的建构与解构
国际旅游是国家(或地区)之间人员的往来,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指标。英国人类学家Roger Br
own认为,人的交往和联系并非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某种模式化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强、弱、无之分,如存在频繁交往、关系一般和从不交往。旅游关系圈正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旅游互动而形成的一组特殊关系,查瑞波等[23]以我国香港地区入境旅游为对象,按入境旅游流的强弱以及空间距离、旅游互动,将我国香港地区入境旅游圈划分为3个层次,并揭示了近60a的亲疏关系变化。我国是当今世界旅游大国,入境客源市场涉及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入境旅游流的增长趋势是各分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准确认识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关系圈及各市场入境客流量的变化,本文对国际旅游关系圈的划分主要遵循3个原则:(1)空间距离与文化距离,对国际旅游来说,首先遵循距离衰减理论;(2)经贸联系及出入境客流量,国家或地区之间经贸联系越紧密,其旅游交流越频繁;(3)客源地的地理位置及分布,兼顾传统地理区域的习惯。基于此,构建了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关系圈,见图1。该模型分为3个圈层,并以2007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2000年—2007年以及2008年—2018年各圈层平均市场占比。
核心层为国内旅游圈,旅游交往频度最高,也是最重要和需要用心经营的圈层。需要说明的是,入境旅游是一个特指概念,以不同经济关税区为边界,港澳台地区属于特殊入境旅游市场,且这一特殊统计口径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的认可。
中间层为洲内旅游圈,包括东亚(日本、韩国、蒙古国)、东南亚与南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印度等)、中亚与西亚(哈萨克斯坦等),这些国家位于我
国周边,得益于地缘优势,与我国旅游交往频次较高,是我国国际旅游的主要伙伴国。
最外层为洲际旅游圈,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市场、北美洲市场入境客流量大,非洲和南美洲市场客流量小。总体而言,空间距离较远,旅游交往频度较低,是需要积极争取和开拓的市场。
从入境客流量大小及亲疏关系看,核心层在旅游交往中关系最密切,旅游利益交集最大;最外层在旅游交往中关系较为脆弱,常受经贸关系及中美关系的影响;中间层介于二者之间,但各经济体人口数量、经济水平和宗教差异很大。为进一步分析入境旅游关系圈中各圈层的特点,对比了各地区2000年—2007年、2008年—2018年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旅游人次及在各圈层的比例。由图1可知,在入境大陆地区旅游的三圈市场中,呈现极不平衡的结构:一是国内圈市场与国际市场呈现二八结构,国内圈市场占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游客量的80%;洲内圈和洲际圈市场为外国人市场,入境游客量占总游客量的20%。在国内圈市场中,香港地区游客占74.64%~ 76.18%,澳门地区游客占12.12%~12.38%;台湾地区游客占11.70%~12.98%。二是洲内圈与洲际圈市场呈现六四结构,亚洲游客约占外国游客量的60%,洲际圈市场约占外国游客量的40%。其中,亚洲市场以东亚为主,占50%~60%,东南亚与南亚游客有所增长,占30%~40%,中亚与西亚仅占5%~6%;在洲际圈市场中,欧洲占58%~60%,北美洲占21%~28%,大洋洲占7%~8%,非洲占比由2.97%逐渐升至5.13%,南美洲为边缘市场,入境游客不到洲际圈市场的4%,这一市场结构的划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框架。
1.2数据来源
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游客遍布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从入境客流量以及市场的稳定性看,主要客源市场有28个国家和地区(占入境客源总量的95%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
379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第48卷
洲,而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的国家并不多。因此,本文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系统收集以下三方面的数据及资料。
(1)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客流量:2000年—2018年28个样本国(地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之所以收集2000年—2007年的数据,是为了与前期数据做比较,进行趋势判断。
(2)各国家或地区出境客流总量:2000年—2018年28个样本国(地区)出境客流总量,数据来自世界旅游组织数据库(http:/// content/data)。客源地出境客流量反映了其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情况,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减少有时可能由客源地出境旅游人次减少所致,入境我国大陆地区人次占客源地出境总人次的比例,可指示客源地游客对我国大陆地区的旅游偏好,在某种程度上指示
两地关系的好坏。
(3)与入境旅游发展相关的文献。2008年—2018年国际国内对入境旅游有重大影响的危机事件,如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汶川地震、雾霾污染、钓鱼岛问题、黄岩岛事件、萨德事件等,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友好旅游年活动等。除此之外,关注世界经济论坛近年发布的《世界旅行和旅游竞争力报告》对我国入境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测评结果。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总体上包括入境市场波动分析和三断面归因分析两部分。市场波动分析是根据各客源地入境客流量的时间变化,探索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停滞不前的原因,分析哪些市场存在问题;归因分析是以LEIPER[24]的三断面理论为基础,从影响入境旅游的客源地、目的地及旅游通道等因素出发,经多重比较,分析影响入境旅游停滞不前(或周期波动)的原因。
首先,以入境过夜客流总量为基础,绘制2000年—2018年入境旅游波动曲线。发现以2007年为界,2007年前入境旅游持续高增长,2008年后出现“两降两升”的周期波动。从常规周期理论出发,将近10a的周期波动划分为2个危机期和2个复苏期:2008年—2009年为第1个危机期(C1),2010年—2011年为第1个复苏期(R1),2012年-2014年为第2个危机期(C2),2015年—2018年为第2个复苏期(R2),形成总体的分析框架。
其次,将28个客源地按亲疏关系及地理分布,划分为三圈11个地区,绘制2000年—2018年各市场入境客流量的变化曲线,结合2000年—2007年数据,分析是否发生趋势转向,并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后的周期波动为重点,以入境过夜客流总量为背景,分析客流量的变化及波动周期。核心是从统计数据揭示各市场的变化信息,回答入境旅游停滞不
三圈国内圈洲内圈洲际圈合计子市场
香港
澳门
台湾
合计
东亚
东南亚与南亚
中亚与西亚
合计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非洲
南美洲
合计
2000年—2007年
占比/
%
84.69
9.49
5.82
100
子市场
占比/%
76.18
12.12
11.70
100
61.76
32.73
5.51
100
63.94
22.76
7.84
2.97
2.49
100
2008年—2018年
占比/
%
80.08
12.48
7.45
100
子市场
占比/%
74.64
12.38
12.98
100
51.13
42.72
6.15
100
56.09
27.21
8.16
5.13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
3.41
100
图1三圈市场及其入境旅游占比
Fig.1The three-circle market and its proportion of inbound tourism
380
卢璐,等: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危机周期及市场归因
第3期前是由哪些市场的减少引起的。
第3,入境旅游停滞不前或周期波动的归因分析。以Leiper 三断面模型为依据,将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因素分解为客源地因素、目的地因素和旅游通道因素,结合三圈市场入境客流量的周期变化,分析其与三断面各种重要危机事件的关系,厘清影响各市场入境旅游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
2
2000年—2018年三圈市场入境客
流量的变化及关联性
从整体看,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受国际
国内双重环境及各突发事件的影响,入境客流量增长率是各分市场综合加权的结果。其中,港澳台地区、日韩东盟、欧洲北美洲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变化,对整体市场的变化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第1节所建立的入境旅游三圈市场模型,是本文进行区域空间分析的基本架构;而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网站提供的2000年—2018年统计数据,是本文进行时间序列及波动周期分析的数据来源。通过对三圈市场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认识哪个时段、哪些市场的入境客流量出现下降,经过逐个分析各圈层重点市场,解释近10a 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停滞不前或周期波动的原因,揭示宏观旅游经济波动的分市场原因。2.1
国内圈市场的变化
国内圈市场是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核心圈层,文化认同程度高,规模巨大、客流稳定。在国内圈市场中,香港地区占比最大,为73%~76%,澳门地区占比次之,为11%~22%,台湾地区占比最低,为5%~12%。由此可见,国内圈市场中香港地区市场的波动对大陆地区入境旅游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探究港澳台地区市场的波动特征,本文选取2000年—2018年3个市场过夜游客数据,统计得到入境客流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见图2),以2007年为界,将
其划分为2个阶段。
香港地区是入境游的第一大市场,年均入境旅游量约占港澳台地区的75.29%。2000年—2007年,香港地区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20%。2008年后增长态势发生改变,出现2个波动周期,年均增长率仅为0.94%。2008年—2009年(C1),受汶川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客流量出现小幅度下降,年均增长率为0.21%;2010年—2011年(R1)出现回升,年均增长率为2.74%;2012年—2014年(C2),受大陆地区雾霾和香港“占中”事件影响,形成第2个危机期,年均增长率为-1.31%;2015年—2018年(R2)为第2个复苏期,年均增长率为2.17%。2008年—2018年,香港地区入境大陆地区旅游两落两起,很大程度上影响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整体走势。
1999年澳门回归,大陆地区迎来澳门入境旅游的高增长,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421.37万人次,占国内圈市场的13.9%。2006年—2009年(C1)为第1个危机期,年均增长率为-1.78%;2010年—2012年(R1)出现回暖,年均增长率为3.90%;2012年—2014年(C2)为第2个危机期,年均增长率为-0.56%;2014年—2016年(R2)为第2个复苏期,年均增长率为4.38%。截至2020年年末,澳门地区人口为68万,入境大陆地区旅游已达饱和。
台湾地区是入境大陆地区旅游相对稳定的市场,在国内圈市场中约占12%。2000年—2007年,入境大陆地区客流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78%。2008年—2009年(C1),受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影响,年均增长率降至-2.38%;2010年有所恢复,增长势头基本平稳,年均增长率约为3%。2.2
洲内圈市场的变化
洲内圈市场为亚洲各国入境我国大陆地区旅游
图2
国内圈市场入境旅游发展趋势
Fig.2
Development trend of inbound tourism i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regions markets
38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