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史复习纲要-三国两晋南北朝
断代史复习纲要·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概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灭亡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结束,晋朝成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只有西晋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司马睿在建邺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自南朝(420-589)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梁、陈四朝,均以建康(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
北齐。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于膨玮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的步伐,在北魏孝文帝后,北朝官制模仿南朝
【大事记】
黄巾起义: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引起全国性的战乱。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协助。最后黄巾军的主力虽然很快被击溃,汉朝的中央军精疲力竭。188年汉灵帝下令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节制开启雄割据的局面。188年汉灵帝驾崩,外戚何进与宦官火并,率军入都城的董卓顺势夺取朝政大权。
董卓乱政董卓废黜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完全掌握了朝廷。190年,东郡太守桥瑁通告全国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 。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洛阳。192年董卓刺杀。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行刺主谋。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195年,李傕与郭汜等人内乱。196年献帝辗转流亡,回到洛阳,随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以汉献帝胁迫其他诸侯,史称“
天子以令诸侯” 。
雄割据讨伐董卓之战结束后,各地方军阀不再理会东汉中央政权,转而发展各自的势力。此时期各势力中成绩最突出的是袁绍与曹操袁绍掌握青、冀、幽、并四州。曹操组成了著名的“青州军”,几经转折,控制了豫、徐三州、部分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区。由于袁曹双方的势力持续壮大,最后发生了决战。公元200年曹操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又通过几年时间,消灭了袁绍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通过北征乌丸以及平定辽东公孙康,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三足鼎立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孙权、刘备双方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夺得汉中,关羽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不久,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蜀汉被魏所灭。
三分归晋266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全国。
世族兴起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朝政方面,晋朝在历史上首先建立了门下省,三省制度完善,并且在277年创建了国子学。由于诸臣在“平吴”与“立嗣”等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党派形成。军事方面,西晋立国后,武帝分封诸王,统一后,为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武帝裁撤州郡兵。整个中原没有常备军防御。诸王都留居京城,直到东晋建立整个江南没有诸侯王镇守
贾后乱政290年晋惠帝继位皇后贾南风干政。晋室施行了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但是没有对有野心的分裂贵族采取防范措施。300年太子被贾后污蔑谋反,被废。赵王司马伦挑拨贾后杀掉太子。而后赵王伦以替太子报仇为由发兵去除贾后及其党羽,赵王伦专政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91年三月到六月;第二阶段,从299年到306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中原北方进入五胡乱华时期。
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期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少数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陆续叛变由于晋朝在中原解除武备无力平定叛乱,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动摇了统治基础。晋室在八王之乱后面临覆亡危机。晋军在行军经过苦县时,遭叛乱少数民族袭击,晋军精锐损失殆尽,重臣降后被杀。刘聪攻破洛阳,杀害官员百姓三万馀人,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祸”。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立帝位,316晋愍帝投降中国北方进入五胡乱华(又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衣冠南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由于南北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未能统一中国。
世族扰政晋元帝渡江后倚重王氏,信任王导、王敦,时称“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统治阶级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祖约
之乱及桓温专政。王敦有意控制朝廷,于322年发兵,攻陷建康史称王敦之乱。晋元帝忧愤而死。当时王敦欲专权,晋明帝下令讨伐,平乱成功,由于王导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晋室重用。苏峻及祖约于327年反叛。次年苏祖联军攻陷京师,胁持晋成帝,史称苏峻之乱。此时陶侃观望,经温峤力劝之下决定讨伐苏峻。329年陶温联军收复京师,平乱成功。
北征五胡东晋建立后,进行了多次的北伐。东晋初期,朝廷采取以攻为守态度抵御北方。317年祖逖意图北伐,晋元帝给予充分支持,最后成功收复黄河以南领土,与石勒隔河相持。然而由于晋朝内部矛盾,失地得而复失,不断反复
淝水之战前秦灭掉前燕后,前秦帝苻坚即有意灭东晋以统一天下。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攻破洛涧,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于后军大喊秦军已败。此时秦军大乱,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军全面崩溃,苻融战死,苻坚中箭,孤身北返,后由慕容垂护送。
朋党之乱桓冲去世后,桓家由桓玄领导。390年晋孝武帝对司马道子不满,以王珣等对抗司马道子朋党乱起。403年桓玄篡位,建国桓楚。桓玄被刘毅击败后桓玄逃往蜀地,途
中被冯迁所杀。405年桓氏势力肃清,何无忌得以迎晋安帝复位,也掌控了朝廷。
东晋灭亡刘裕掌控朝廷,荆州刺史刘毅忌妒,意图举兵。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416年刘裕北伐,连克许昌、洛阳。隔年刘裕兵分两路围攻关中,最后攻破长安,后秦亡同年冬天,留守京师的谋士刘穆之突然去世,为免朝廷生变,刘裕不得不亲返王镇恶、沈田子等防守长安。417年冬刘裕军东归,遭敌军追击,元气大伤,至此北伐结束。关中失守后,刘裕开始积极谋取帝位。同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其弟德文,为晋恭帝。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
南朝
南朝(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南朝(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经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
南朝(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在位时间最久,将近半个世
纪。
南朝(557-589年) 历3代5帝,共32年。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北朝
北魏简述:太武帝时期,国力大盛,并屡次攻掠刘宋。431年到439年,太武帝先后消灭胡夏、北燕、北凉三国,又击溃柔然,与南朝宋对峙。至此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太武帝打击佛教,成为三武灭佛之一。献文帝冯太后毒杀。冯太后改立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孝文帝),孝文帝于493年假借南征南朝齐名义,率众南迁洛阳。
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迁都后在三年间展开运动,例如全用汉官官制、禁胡服胡语、推广教育、改姓氏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禁止归葬及度量衡采汉制,孝文帝企图通过限制自身文化,来达到与汉族融合的目的。通过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汉族的先进文化及先进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统治中。
改革弊端:留在北方六镇的鲜卑贵族由于不愿南迁,逐渐不受洛阳朝廷重视而失势,使得北魏内部分裂成鲜卑化与两大集团,成为日后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孝文帝死后,由于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北魏统治者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于是新的矛盾产生了,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北魏分裂孝明帝继任后,由胡太后执政。北方发生六镇起义形成许多军阀。镇守晋阳尔朱荣经过一系列军事攻伐,成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孝明帝意图联合尔朱荣对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尔朱荣以替孝明帝报仇为由,率军攻占洛阳,掌控朝政立孝庄帝。军阀高欢起兵反对尔朱集团,高欢立孝武帝。魏孝武帝高欢决裂,西逃投奔宇文泰。高欢再立东魏孝静帝,迁都邺城。孝武帝被宇文泰杀,宇文泰改立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于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后灭亡。
东魏与西魏对峙东魏534年建立,西魏535年建立。东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后裔所继承,实际上分别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数年后分别篡夺,形成北齐与北周的对峙。
东魏由鲜卑化的六镇流民及河北世族所组成,高欢本身也是鲜卑化汉人,使得在政治上较倚重鲜卑族。后来北齐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高欢用人惟才是
用,朝中不少名臣都是其伙伴,这些皆为后来的北齐打下坚固基础。高洋继任后于550年东魏帝,东魏亡。高洋建立北齐史称北齐文宣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