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
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
地质结构
黄山旅游介绍黄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江南古陆与其以北的下扬子台坳的接触带上,位于这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其主要地质构造线与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均为东北——西南方向。黄山的主体部分为花岗岩类所组成,仅在逍遥溪断裂以南,为晚元古代沉积生成的砂岩、石英砂岩、火山岩、变质火山岩;前山称黄山岩体,芙蓉岭以北,为太平岩体。太平岩体与黄山岩体成南北向椭圆形展布,但二者地貌截然不同。太平岩体为丘陵低岗,土壤复盖;黄山岩体峻峭突兀,蔚为壮观。
黄山岩体平面上作近东西向的椭圆形,长轴方向长约15公里,短轴方向约10公里,面积约107平方公里。岩体按其生成顺序和岩石结构的不同,又分为两部分:黄山花岗岩和狮子林花岗岩。前者占黄山90%以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晚期;后者位于黄山中心部分(略偏西),仅有77平方公里,形成时间略晚于黄山花岗岩。
黄山花岗岩北至芙蓉岭与太平岩体为界,南至黄山宾馆,东至黄狮垱,西至云门峰(汤岭关以
西)。黄山花岗岩多为肉红,主要组成矿物有长石(红白粗粒长柱形),约占岩石的60%;石英(烟灰细粒),约占岩石的40%;还有黑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此外尚含微量磷灰石、磁铁矿等23种副矿物。富含气成矿物如萤石、黄玉等。黄山花岗岩岩体中心是粗粒似斑状结构,占岩体面积90%以上,构成悬崖峭壁、奇峰异谷。
黄山岩体的最大特点是断层和节理发育。经实测的主要断层有:前山的黄山断层,或称逍遥溪断层,由钓桥庵至汤口,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长145公里。西南侧(桃花峰一侧)相对上升,东北侧(紫石峰一侧)相对下降,并有数十米水平距离的错动,沿断层线侵蚀成断层谷,逍遥溪主要流经此断层谷。在主断层线北侧,平行并列有数条断层破碎带。中部的莲花峰断层,位于狮子林岩体与黄山岩体之间,作西北方向(280°)延伸,长约35公里。后山的蜡烛峰断层亦作西北方向300°延伸,长约7公里,排云亭至西海沟方向亦为一大断层,遗留有断层悬岩。
黄山花岗岩中节理非常发育。按其在平面图延伸方向,主要有四组:西南245°、北偏东9°、西北288°及西南201°。按成因分,有岩浆冷却凝结时的张力节理、岩体凝固后受动力作用产生的节理及温差重力滑动等作用形成的表生节理三类。按形态和产状分,则有立方体节理、垂直节理、纵节理,横节理、X形节理及不规则节理等。
峰林地貌
黄山四周山起伏,均为低山丘陵,独有黄山出类拔萃,巍然屹立为花岗岩峰林地貌。峰林石柱,雄奇壮观;怪石遍布,千姿百态,是黄山地貌景观的最大特。
黄山最高海拔1864(莲花峰),平均海拔约1600米,千米以上高峰有77个,主峰相对高度多在千米左右。形成峰顶尖陡,峰林立的中高山地形。
在平面上,除太平岩体分布区多为丘陵低山外,黄山主体地貌分两大区。中心部位为起伏平缓的山顶面区,此区内光明顶与平天矼为古剥蚀面残留,地形平缓,最大坡度约为20°。平顶面区岩石,风化后形成较厚的砂石层,平均25米以上,最厚达10米。除中心区外,四周广大地区,则为地形强烈切割区。山体受抬升运动、重力崩解及流水的影响,遭受强烈切割。切割深度多在500——1000米之间,成为悬崖峭壁,凸面山坡,坡陡峰险,险峻处坡度在60°——74°之间,有的则近于直立。
自黄山中心部位,向四周成放射状排列,展布着众多的山间沟谷,有U谷,V谷及谷中谷,较大的有36条,即旧志中所说的36源。这些切割较深的沟谷,自内向外,由深谷渐变为宽谷。
根据峰林地貌的形态,全山又可分为块状峰林、简状峰林等多种。块状峰林,以朱砂、眉毛、鳌鱼等峰为代表。简状峰林,以莲花、天都、莲蕊诸峰为代表。北坡狮子林至芙蓉岭,展布着数条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山脊,脊薄如刀刃,称之为刀刃式岭脊。西海排云亭深谷两侧则多是陡悬破碎的峰林。
花岗岩石林、石柱的广泛分布,是黄山地貌又一奇特之处。石林由较多的垂直石柱并立而成,典型的有石笋矼、东海门峰等。独立的石柱在黄山分布也较多,多分布在峰的边缘,山的哑口或山谷中。石柱即古黄山志中的所谓石人,清人方蕴山《石人》诗中有峰头多石人之句。
构造作用对塑造黄山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发挥了独特作用。
  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了黄山花岗岩岩体的快速隆升,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岩中山地貌。从微构造角度看,断层作用形成了巨大的峡谷,节理和辟理形成了峰林、怪石、洞穴等地貌景观。
  这些断层、节理、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造就了整个黄山花岗岩区的峰峦叠嶂地貌景观。对它们成因机制的研究亦是花岗岩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