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是什么节日
10月21日是什么节日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又是非常的重要的。在中国,除了春节、清明节之外人们还有很多“文化节日”。我们应该如何去了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方面吧。
    一、日本立宪周年纪念日
    日本立宪纪念日,是指10月21日作为日本宪法纪念日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日本每年“十一月七日”,也是“皇室家族法”实施的纪念日。这个日子纪念自1848年由天皇颁布之日起实施、历时近185年的“日本宪法”正式成立。自1979年起,每年10月21日,日本都会举行“国民公祭日”活动。
    1、立宪纪念日纪念的“明治宪法”,是日本第一部宪法,于1848年10月21日由天皇颁布之日起实施,历时近185年。
    这一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以日本民族为主体的宪政政体,是实现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富强、国家统一的宪政制度。在西方宪政体系中,宪法最早被称为“成文法”或“
成文宪法”。日本自1875年12月7日颁布《明治维新宣言》后,先后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民族保护法》等12部国法,确立了日本在东亚地区及世界范围内的绝对统治地位。在此之前,宪法只对国家内部享有最高政权、实行普遍民主和领土完整等基本原则予以规定;而在1885年之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终结,宪法也随之结束了日本两百多年来君主专制统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起来。
    2、立宪之日,日本天皇颁布了日本第一部“日本宪法”,也就是“皇室家族法”。
    这部宪法与明治天皇颁布的诏书完全相同,在形式上、内容上也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条款上有了一些新增补内容,例如规定皇室由天皇产生,规定天皇对国民义务,明确规定天皇必须忠实于国民,不得做任何有违国民意旨的事情,如禁止皇室成员出国或举行皇室典礼等等。这也是日本第一部《皇室家族法》正式实施后仍然保留了皇族地位,但废除了在天皇和皇族之外制定的一些法律。同时也赋予了天皇可以对天皇所拥有、控制、支配的权力。这一法律后来被成为日本宪法,又称为“皇民权宪法”。这部宪法是日本以天皇为首,建立了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由法律制定机关于某一特定时期根据所制定的法律所确立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宪法性质。
    3、日本天皇登基纪念日,是指日本每年“十一月七日”,也是“皇室家族法”实施的纪念日。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室第23代天皇,在日本历1848年10月21日由天皇颁布之日起施行,历时185年,被称为“日本宪法”。明治天皇即位后,实行“天皇体制”,是继明治维新后首位天皇。在天皇即位纪念日时,日本皇室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庆祝天皇即位纪念日。日本皇太子德仁在8月29日发布即位公告,宣布自同年11月7日起即位。天皇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天皇在宣布自己已在位六年后发表“即位演说”;天皇向国民公布诏书后才能正式登基;从天皇到皇太子等都要服“皇冠”(皇冠)等行为,称为“加冕”。此外,日本天皇不能再公开发表政论发表,只能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也称“演说”;他发表演说的时间比发表政论发表之日还早一些,因此其“即位纪念日”有一定意义;皇太子继位之日则被称为“皇皇日”,从当天起一直到次年2月为止等等很多种形式,现在都已经成为日本皇室惯例了。
    4、国民公祭日,日本全国各地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在东京,东京都政府举行了“国定纪念日”前的大规模哀悼活动,这是日本自1848年实施宪法以来首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哀悼活动。除了中央政府以外,民间团体及部分地方政府也会
举行纪念活动,以使民众了解宪法相关规定及精神。同时还会举办各种活动,例如,日本国民公祭日大会。在民间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让民众表达对日本政府及国民之不满,并要求日本政府作出回应之前,日本各地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而这次的规模最大,也是最大。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办悼念活动,以此来表示对日本战前法西斯暴行和战争罪行表达深切追悼与敬意。每年一度的10月21日会有国民公祭日,日本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其中包括东京大教堂、神社、战前东京市中心一座日本最大的建筑物―――大坂神社;大坂府等14个市祭会场等地所建立的纪念碑等设施。每年一度都会吸引众多来自各地人士参加纪念活动。
    5、日本在每年圣诞节之前,各小城市均会举办不同庆祝活动,以显示日本对国家事务的支持和爱护。
    首都东京则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日本各地也都会举行庆祝活动,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北海道札幌市在2008年举办的“札幌夏季音乐会”。这个音乐会为纪念1828年由明治天皇颁布实行宪法所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节日——“明治纪念圣诞节”。活动现场除了各种高科技表演外,还有约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日本人现场表演节目和演出等活动。以庆祝日为主题的演出在北海道札幌、大坂等地举行。
    6、在中国大陆,一些地方有“12月初四大祭”、元旦节等重大节日。
    这一天,是民间的圣诞节,俗称“圣诞大祭”[1]。这天,会有一些活动在街头举行,除了燃放鞭炮,人们还会在大祭坛前拜土地神、三春公,祈求丰收和四季平安,也为自己、子孙以及未来所有人祈求身体健康。因为圣诞节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因此成为一年中较为隆重和盛大的节日。其中最受欢迎和纪念的是圣诞老人这个节日以及圣诞节。
    二、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过后又重阳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很丰富和有趣,它不仅能够促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很多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节日。
    1、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与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在庆祝着春节。我国人民在春节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每逢春节就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同
时也少不了祭祀祖先,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生辰八字节等。也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春秋时期,原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后演变为人们缅怀先人之日。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因为清明节是寒食节和踏青节、祭祖节相连,在这两个节日中既有不同风俗而形成了不同风俗。寒食节中有寒食节、上巳节、踏青节、女儿节等概念。每年都会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逝者能够安息、得以怀念。寒食节和清明节相对应,有清明寒食“寒食节”制度;而清明节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等娱乐项目作为寄托哀思之情的方式。寒食节还有踏青比赛等项目。清明节习俗与春节、清明节等一样,也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3月上中旬进行,时间持续半个月左右,主要有扫墓祭祀、踏青游玩、春游郊史等等。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古代楚国时期,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不已,纷纷投入汨罗江中,想要捞出自己的爱郎,可是了一天也没有捞到,于是屈原就死在了这片土地上,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纪念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喝雄黄酒、系五丝线、挂艾草、佩香蒲、划龙舟等习俗。除此之外,端午节还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民间有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会有许多节日名称不同,其中“端”就是指端午节。在古代是五月初五,因此民间有了“五月五,端阳当端午”这种说法,在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并煮菖蒲,所以又叫菖蒲节,也是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
    4、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节、八月十五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团圆节。据考证,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时期,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民俗活动,是我国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天空阴沉沉,月皎洁,古人把团圆视为美好愿望。“八月十五月儿圆”正是中秋之夜人们欢聚一堂、赏月赏花、饮宴、赏景、赠送月饼。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团圆节”和“拜月节”。“中秋”一词在古代有“祭月”
和“拜月”两个含义,故又称拜月节、月夕等。在我国各地有不同习惯,主要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八点到十一点进行,这段时间人们一般都会准备一些月饼以及瓜果之类的东西送给亲朋好友。
    5、重阳节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个值得庆祝和庆贺的节日仪式。在这期间,人们要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登高登山。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在重阳节之时,很多地方都会有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重阳节”其实就是传统习俗中“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有健康养生之意,亦有庆贺喜庆之意;还有些地方风俗跟敬老有关,如古人就有在重阳节登高看菊花的习俗。相传重阳节这天还与玉皇大帝有关:玉皇大帝在重阳节这一年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给人间开仙会、下凡为凡人超度神仙,故名重阳,传说重阳这天人间最高神仙也会来到人间享受天伦之乐,所以这天人们会去登高。这一天他们都会吃重阳糕喝菊花酒来庆祝自己身体健康并且还会祈求上天赐予他们福寿绵长!是为了让大家都开心!同时还能够帮助人们解除忧愁!祝愿天下老人都能够健康长寿!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
    2019年10月2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结束的这七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需要有大量高质量的活动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都知道建国前我国还有一个节日是春节,但是因为受到一些因素,我国没有取消春节。所以直到1949年国庆前20天才正式放假。当时由于很多年没有放假,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但是随着革命战争中逐渐被我们中国人民所认识,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新中国有多么强大。1949年10月1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安门广场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是祖国新中国第一次以一个民族为标志升起了国旗,这标志着祖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三、越南国家公园日
    越南国家公园日,是越南的国家公园日,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13年宣布设立的一个国际活动日期,并为越南设立了一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织。自1990年起,每年9
月21日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纪念公园公约(IPBN)在越南成立60周年和越南国家公园日(National Park Day)设立以来,每年都会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名义向越南政府申请设立一个国际纪念日,以纪念在成立60周年及越南国家公园日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2013年,由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每年9月份设立为一个"国际性的自然保护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正式批准设立这个国际日历,并在每年9月21日举行国际庆祝活动。为了庆祝这一国际性活动,2018年3月31日越南总理阮春福将其国家公园日正式定为"第656个法定纪念日"。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越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自然历史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根据2010年《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第47条、第11条规定:“从1962年起任何一个国家为确保生物多样性而建立或保持其自然环境并使其免遭人为破坏,均应将相关保护地列入世界重点保护名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