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明德小学刘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
第一课  《魔幻的颜》
教学目标:
1.《魔幻的颜》是造型表现课。本课教学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魔幻的颜》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原了解三原是如何配出间的。
2.能够调出预想的颜,并用其画出一幅绘画作品
3.培养彩的朴素感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颜的搭配
2.配出自己想要得间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水彩颜工具。
2.教具选择:水彩颜工具,试管,画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欣赏图片
画面中主要有哪些颜?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 新授
1.出示三原
讲授三原的由来。
2.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接着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但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相调,并记下有他们调出的第三种颜,然后交流。
3.用试管试验来观察颜的变化效果。
4.认识间,总结同学们的发现。
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
5.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颜调出教师指定的那个间。学生调出的颜相一定会产生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让学生自己寻两种颜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出示四季图片。   
 秋
请学生用掌握的彩工具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反思
      由于作业是画在水彩纸上,学生表现的手法更加自由,认识间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发现了不同比例的原配出的间是不一样的如红+黄=橙,红多为桔红,黄多为桔黄。这样的有意探索,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对四季和感觉的绘画是较为抽象的表现题目。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用热烈的方式表现。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工具的原因,不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工具掌握能力还有加强。
第二课  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1——98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一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如何做万花筒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孩子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
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第三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札记: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札记:
我到了《格列维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