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食品街改造为例谈仿古明清商业街重生
李晓丹;王颖君;常湘珘
【摘 要】结合太原食品街的地理位置及规划背景,分析了该食品街没落的原因,从空间形态、建筑形象、街道景观等方面,论述了该食品街仿古明清商业街的重生策略,并提出了食品街新的商业开发理念,旨在传承传统文化,营造特文化商业氛围.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6(042)005
【总页数】4页(P4-7)
【关键词】食品街;空间形态;建筑形象;街道景观
【作 者】李晓丹;王颖君;常湘珘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4.13
太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展较早的城市,至今已经2500多年的历史。因为太原地处内地,没有被划成商埠、开辟租界,所以太原近代建筑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较小,西方近代建筑形式也没有深入影响太原市近代化的进程。近代建筑由于近年来重视保护不够,遗迹至今更加稀少[1]。
太原现存的近代传统商业街区是近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桥头街、钟楼街、柳巷等街区。其中太原食品街近邻钟楼街、柳巷,以天津十八街为蓝本建造,仿古明清建筑为特点,汇聚八方风味小吃。它承载了一代太原人的记忆,是太原人最热衷的去处。
太原食品街处于太原市区交通发达地段,临近柳巷—钟楼街商业街区。食品街呈南北走向,北起府东街,南至钟楼街,街道总长552 m,宽10 m左右。原街有两条,即以鼓楼街为界,以北名都督北街(原督军前街),以南名帽儿巷,原路宽为5 m~7 m。
1955年,都督北街并入帽儿巷,路两边都是些低矮的平房,经营土产日杂、烟酒副食,还有
几家做衣服、帽子的裁缝店。当时的帽儿巷,虽然破旧,但因为挨着钟楼街,也堪称太原繁华的商业区。这是食品街成立的雏形,为当时客观环境自发形成商业街规模。
1985年,太原旧城改造,帽儿巷街道路面拓宽,旧房拆除,建成多为二层楼的仿明清建筑,并在东、南、西、北各立仿古木制牌楼一座,上书“食品街”几个大字[2],展示着它特殊的街名,也昭示着它古老的身份。并于1986年1月1日,正式开街营业,成为太原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然而,食品街的红火并没有持续几年,在市场的洗礼中,食品街曾一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艰难选择。
2012年8月初,太原市迎泽区政府提出实施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在业态方面,政府对食品街进行统一招商管理,统一产业布局。在街道规划方面,恢复仿明清建筑风格,重铺地下管网,恢复性改造路面,加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目标将食品街打造成集观光、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餐饮步行街,成为太原人心中的“舌尖上地标”。
经过调研和翻阅历史资料,食品街没落的原因归于以下3个方面:
1)缺少发展和特:食品街在发展中固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提升档次,与当今特步行街的多元化发展相比,缺乏活力与机遇。2)缺乏专业化管理:当时食品街管委会只进行行政管理,缺乏行业管理的经验。步行街人车混行,交通混乱。店铺各自为政,业态混杂,副食、音像、、电器、服装、美容美发等行业更换频繁。3)设施老旧环境差:配套服务设施,如绿化、照明、停车、休憩场所等在建设初期考虑不周。随后街道出现了“脏、乱、差”的现象,食品街的吸引力和档次极大的被降低,从而影响经营[3]。
食品街不仅是舒适的就餐场所,活跃多变的空间使“人、建筑、餐饮、传统文化”融合交替,结合餐饮经营、民间艺术展示、民俗活动,满足人们的寻古怀旧心理与保留城市之根等多种要求。
改造后的食品街总长552 m,拥有近60家店铺,50多个品牌。餐饮各具特,北部为特风味区,中部时尚酒吧西餐区,南部山西特风味区。不仅众多太原老字号餐饮品牌得以保留,还能吃到各地时尚风味小吃。
除了餐饮业,还保留了其他业态,包括住宿、娱乐、文物保护建筑等等。布老虎客栈,内部装修为山西窑洞风格,让游客在享受完美食之后,体验山西的民俗民风。食品街北端的盛唐
之夜商务KTV和“太原人自己的烟行”——九州烟行,都是老字号品牌。文物保护建筑包括晋绥铁路银行(太原市保护文物)和山西省曲艺团所在的民国西洋式办公楼,历史悠久,与整条街的仿明清建筑风格有着强烈的对比。食品街的北段因为临近山西省眼科医院,聚集了几家眼镜店。适当的业态排布,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保留了老街的历史沧桑,凸显出食品街的文化氛围。
太原食品太原仿古食品街具有线形的动态空间。以小型广场连接,店铺线形排列,形成“十”形商业街。从平面布局上,空间序列以“街—广场—街—广场—街”呈线状发展,故事性地组织出“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这样一种序列,给人丰富的空间体验[4]。
穿过太原市繁华的鼓楼街商业区,眼前便是太原食品街的古牌楼。入口的大门为仿明清木制牌楼古建筑形式,属一间二柱式牌楼,整个牌楼东西跨度10 m,高21 m,气势恢宏,上书“食品街”几个大字,展示着它特殊的街名,昭示着它古老的身份。
由南至北进入食品街,玲珑别致的仿明清建筑、古古香的门窗、干净的青瓦,让人赞为惊叹。多为2层建筑,高约8 m,建筑高低错落。街面宽与两侧建筑高度之比约为1∶1,尺度宜人。铺面开间尺度与路宽相近。
十二兽首喷泉广场是食品街最具特的文化区域,游客争相与仿十二兽首铜像合影留念。一株百年古槐静立广场之中,与牌坊、铜像等景观小品,营造出气息浓郁的文化观赏空间。
经过广场,进入山西特饮食街区。街宽10 m左右,多为2层建筑,高近8 m。整个街道直线布局,空间开阔,使人心情愉悦。通过使用红灯笼、招牌、酒旗等标识性文字符号,来展现古朴的街市风貌和丰富的视觉感观。
由南向北,不同立面形态的仿明清建筑林立街道两旁,两侧层高错落不等,格局紧凑。东西向连接着住宅区和停车场,与南北向的食品街十字交叉,融为一体。继续向北,经过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晋绥铁路银行,西洋建筑风格的山西省戏曲团办公楼,直达鼓楼街,食品街一期到此为止。
鼓楼街至府西街之间的这段街道,笔者称之为食品街二期。这一段与前边的修缮不同,改造时对这段街道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施工。街宽12 m左右,多为3层建筑,高近12 m,整个建筑崭新雄伟,是食品街中最夺目的建筑。
食品街最北端为鼓楼广场,广场南边新建一座高大的木制仿清代牌坊。牌坊北面,额上木刻“
抚绥全晋”四个大字,正对省政府那古老的门楼。牌坊南面,木刻“文武为宪”,朝向食品街。牌坊南侧为中国传统的仿清代砖雕照壁,由2001年修建的“三晋文哲壁”原地改建。照壁北面中心是砖雕的貌似麒麟的图,这是传统照壁上的典型图;壁南朝向食品街,上书砖雕莲花图,比喻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廉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