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赞美教师的歌曲通过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贯彻美育理念,能够对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培养,进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结合美育理念,积极创新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美育;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美育主要服务于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培养,而小学音乐欣赏课则是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巧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音乐之美切实感悟和体验,不断优化美育成效。
1 配合体态语言,引导学生感悟美
受身心发展的限制和影响,部分学生难以充分感悟到音乐作品的美。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内容,通过体态语言的展示和丰富,帮助学生充分感悟和体会。如《羊肠小道》这首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旋律,对骑驴动作进行模仿。小学生大多好动,自然兴趣高昂,积极参与进来,动作幅度较大。教师接着
引导:我们现在所行走的道路十分狭窄,两边皆是悬崖,稍不小心,就会跌落下去。听到这样的话语,学生马上减小了动作幅度,且保持凝重的神态。通过体态语言的配合,学生能够对旋律的优美、变化充分感知,进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认识到体态语言的作用,合理调整语言和语速。针对抒情类音乐,教师可采取平缓的语速。若音乐气氛较为紧张,则可以实施加快语速,或者适当升高语调。同时,搭配相应的面部表情,或开心、或忐忑、或害怕等,这样能够优化学生的聆听体验,不仅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也可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美充分感知。
2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美育情境
通过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基于图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生动展现音乐内容,将美育情境创设出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感悟音乐作品的情感。例如,学习《歌唱祖国》这首作品时,教师可借助于信息技术,向学生们生动展现祖国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小学生缺乏历史基础,单单依靠旋律和歌词,难以对祖国的伟大以及歌曲的情感充分感知。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生动呈现祖国发展状况,能够深化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自身的爱国意识。再如,欣赏《只怕不抵抗》这首作品时,可
将日军侵华方面的图片展示出来。教师给予必要的解说:“日军无恶不作,残杀中国人。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御敌。很多小孩子也参与进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后,教师向同学们展示儿童团的一些图片,包括送信、巡逻等等。“为了歌颂这些儿童,洗星海先生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你们想要听吗?”在本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情境得到了良好创设,不仅学生学习欲望大大增加,情感情感又得了显著升华。情境创设实践中,教师需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发挥辅助作用,而是要将陶冶感情作为情境创设的出发点,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审美能力所符合,这样学生的创造动机方可以得到诱发,进而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感知到的音乐内容进行描绘,促使审美教育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3 丰富教学活动,优化学生课堂体验
为适应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需打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将多样化教学活动组织起来,以便促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得到增强。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需与学生性格特点所符合,且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可以得到增强。例如,欣赏《乌鸦与狐狸》音乐作品时,可将音乐剧表演形式利用起来,鼓励学生分角扮演乌鸦和狐狸,这样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音乐剧涵盖了
对白、表演、舞蹈等较多形式,要求学生通过紧密结合台词、音乐和动作,将故事情节、歌曲情感等展现出来。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各个角的性格特点、神态动作等进行揣摩和分析,进而高质量的表演出来。学生通过热情参与,能够对音乐之美充分感悟。再如,学习《只怕不抵抗》这首歌曲时,教师可设计竞赛活动,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分组演唱,唱的最好的小组获胜。这样能够将学生的竞争心理利用起来,促使教学任务得到高效完成。
4 鼓励自由编创,畅享自由之美
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将音乐编创活动开展下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在自由创造和体验中感受到音乐之美。其中,音乐编创的形式较多,教师需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与应用。以《羊肠小道》这首音乐作品为例,教师可先将三个乐句对应的画面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对歌词进行自由编创。由于画面涵盖了丰富的信息,学生创作出来了多种多样的歌词。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歌词进行美化,然后分别在黑板上书写,由其他学生确定出比较适合的歌词。之后,播放本首音乐作品,学生们依据创作出来的歌词进行演唱。由于这些歌词由学生自己动手创
作,因此能够将个人情感充分融入进来。而针对《单簧管波尔卡》这首作品,由于其情境较美,教师则可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自由创编舞蹈动作。创编之前,教师首先通过语言表达,将动人的情境描绘出来:春天的早晨,阳光十分柔和,露珠在叶子上来回滚动……。学生依据这一情境,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舞蹈潜力得到迸发,审美能力显著培养。面对同样的音乐作品,学生会有差异化的感受形成。因此,编创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坚持自由、开放的原则,给予每一个学生鼓励和赞美,以便让学生获取愉悦的创作体验。
5 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小学音乐教师要准确把握美育的原则和目标,优化课堂流程设计,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感悟音乐之美。同时,要通过课堂活动的科学实施,帮助学生深化美的体验,以便促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显著培养。
参考文献:
[1]唐竞航.小学音乐课堂上的美育教育[J].读天下,2018(16):249-249.
[2]袁颖.从美育视角谈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2):27-28.
[3]孙青睿.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J].黄河之声,2018(3):107-10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