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外综艺节目模式进入中国的思考
中国好声音 主持人作者:***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11期
【摘 要】当前,从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在中国荧屏上遍地开花,成为各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主要表现方式。本文从我国引进综艺节目的现状、引进数量上升的原因以及在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三个方面对此现象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海外综艺节目 本土化 创新力
一、当前我国引进综艺节目现状
早在十年前,许多制作机构就开始模仿海外节目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但当时只是处于模仿阶段,对版权的问题并没有过多关注。十年之后,2010年东方卫视对英国《英国达人》的成功引进,再一次点起了引进海外节目模式之火。有数据调查显示,上星的32个卫视中,引进的综艺节目所占的比例高达90%,比如大家熟悉的浙江卫视的
《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以及2013年比较火的跳水节目《星跳水立方》、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等。总之,近几年我国电视台自创综艺节目数量一直下降,引进的节目数量处于急速上升的趋势。
二、对当前引进数量上升背后的原因分析
1、当前我国综艺节目创作团体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我国综艺节目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而国外的综艺娱乐节目起步较早,相比之下我们的实战经验不足,对于节目的市场分析、受众分析等把握不是特别准确,虽然我们近三十年娱乐节目的整体数量在上升,但质量上却没有太多的提升。
其次创新能力不足跟我国制播合一的体制有关。在制播合一的前提下,电视台负责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综艺节目的研发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在节目的研发过程中,一旦想法太过大胆,经费超过预期设想,为避免承担风险,电视台会将此扼杀在摇篮之中。而如果将制作的权利下放给各大传媒公司,因为有竞争,经济利益的吸引,节目的创新力、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2、节目模式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从生命周期看,引进的节目模式多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基于此,引进的节目模式在运作的风险性上就比较低,而且对于节目成本制作来说,引进比原创节目要省时省力。在引进节目购买海外节目时,在制作流程上会严格遵照母板节目的模式。版权方会提供一份详细的“宝典”,从脚本设计、主持人的走场,灯光、音乐、舞美,道具的摆放到节目制作内容、流程都一一说明。同时,还会派出专人培训和进行现场指导,甚至参与节目的制作、执行等各个环节。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该节目制作时,其宣传片头、节目海报、现场布置及节目的整体包装都与母版节目宝典一致。在该节目录制第一期时,国外导演在现场观看、指导,并对灯光、布置、音响提出建议,甚至选手出场时话筒的拍摄位置都经过专人指导。
3、受众心理需求分析
受众是电视节目消费的主体,能否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节目能否成功。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解的层面和广度上比以前更深更广。求新、求变成为这个社会的趋势。引进的节目模式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海外文化,节目表现形式新颖,悬念性冲突性更强,满足了观众求新的心理
需求。
三、对我国引进海外节目模式的思考
1、忌“跟风”盲目引进
从节目形式上看,江苏卫视从英国引进了《Take me out》节目模式,在中国以《非诚勿扰》呈现,同时湖南卫视引进《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东方卫视《谁能百里挑一》使得此节目在荧屏泛滥。自从《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各大卫视纷纷重拳出击音乐类节目,湖南卫视相继推出《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山东卫视《中国星力量》。节目类型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目本身生命周期的缩短,加快观众“审美疲劳”的步伐,不利于节目长远效益和品牌的形成。
2、引进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与本土结合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自身的成功使得中国电视人尝到了甜头,开始了“大肆”引进时期,却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有些节目的表现形式、传递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节目在某种程度
上有文化的烙印,但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不是所有的节目模式的表达方式及传递方式适用于中国的受众。
所谓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就是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
以《中国达人秀》为例来讲,该节目源自英国的选秀节目 《英国达人》(Britain’s GoTalent),并且在录制节目全程中,《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团队负责“监督”。其与原版的仿真率可以说高达90%,该节目的导演金磊说,不否认这90%在《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可另外的10%绝对不容忽视。”这不容忽视的10%,指的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表演者背后的故事,这也是该节目“本土化”的表达方式。节目讲故事的手法,并没有使用传统的采访、使用煽情的音乐和灯光等方法,而是以纪录片作为其表达方式,真实记录一个选手从填报名表到最后离开舞台的全过程。破产之后与妻子开包子铺的高逸峰,断臂男孩客服困难练就用脚弹钢琴并一举夺得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刘伟,在这个舞台上才艺虽为主要的评判标准,但梦想或者背后的情感、故事更能打动人心。他让观众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不屈不挠、乐观坚持的品质。这与原版有很大不同。
3、如何“走得更远”值得思考
任何新的节目模式都会经历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当节目本身就已经处于成熟期时,如何延长其生命周期是关键。尤其在中国一个节目火爆之后,纷至沓来的是更多个同质化的节目,如何将节目进行“保鲜”则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以《非诚勿扰》和《中国梦想秀》为例。
《非诚勿扰》节目由江苏卫视于2010年引进,在2012年10月左右对节目进行了改版,增加了女嘉宾“爆灯”环节,此时台上既有“心动女生”也有了“动心女生”,开启了“双选时代”。从2013年1月5日起,在节目播出的第四个年头,新增两大环节“爱转角”和“师说”。其中,“爱转角”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多了24位爱转角女生,没能牵手成功的男嘉宾在爱转角区域迎来“二次机会”。“师说”是在每期节目的最后,由乐嘉(现为宁财神)、黄菡就当期节目中的某一情感话题深入讨论,给面临同样情感问题的观众建议。一系列的改版增加了节目的话题性,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看点,“师说”也提升了节目的社会性。
《中国梦想秀》是浙江卫视从英国BBCW频道购买的,原版节目名称叫做《就在今夜》,是一档由明星给平民惊喜、帮平民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在第一二两季的节目中,《
中国梦想秀》按照原版的节目样式要求,给普通人圆舞台梦,从第三季开始,《中国梦想秀》对其进行了改版,将梦想不在仅仅局限于舞台梦、明星梦,而是将梦想的主题扩大、延伸,只要你有梦想均有可能实现。在节目中,加入了将梦想照进现实一环节,由周立波进行简短对话,最后由大众评委决定梦想是否能够实现。该节目的改版得到了原版节目组的一致好评,并有意购买新的《中国梦想秀》的节目版权。可以说《中国梦想秀》的改版是成功的,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变的元素,这也就提醒我们其他引进的综艺节目,不能够一成不变,在社会如此变化之快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变”,以变来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①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当代电影》,2001(3):88-91
②李梅,《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借鉴国外模式的形式和动因浅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2):43-44
③王磊、陆夏,《〈中国达人秀〉成功背后的传播学解读》[J].《东南传播》,2012(7)
④张欣,《引进的综艺节目为什么现在火了?——海外节目成功落地带来的启示》[J].《西部广播电视》,2012(12): 25-29
⑤陈晶晶,《年度节目:中国达人秀》[J].《综艺报》,2011-5
(作者:新疆大学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周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