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范围
泻心汤原文,组成,立方意义,范围
[组成]大黄4.6克,黄芩、黄连各2.4克。上挫细,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渣,顿服。如以沸汤一合,渍之,绞去渣服,亦可。
[症状表现]原文: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按:《千金方》:引此文,“不足”作“不定”宜从之。
补充:当有心下痞,大便秘结,心膈烦躁,小便赤涩,或惊痫,发狂,面及眼目有赤,或肿,脉数急而实等证。
[立方意义]本方证由心胃肝胆之火,骈集胸中,迫血上行,乃有烦悸,吐衄急迫之状。为用黄连以清心胃之火;黄芩以清肝胆之火,其热虽可暂消,吐衄亦可暂止,仍不能弭其复发,故必须以泄热通利之大黄为主将,领导芩、连,迫使心胃肝胆之火,同时下降,始能绝其复燃之患,此其所以为热性吐衄之剂欤?
[范围]以心下痞而烦悸不定,大便秘而上气为主。
[诸家经验谈]《芳翁医谈》:江洲多罗尾先侯,患失精数年,与人并坐,自不知其漏泄,诸医尽力,不得治。故延师,师至,将诊之,侯因问曰:寡人之病,可治乎?曰:可治,侯乃屈一指,寻又问如初,师曰:可治。侯又如是不已,至十指,抱剑去,师曰:痫也,以三黄泻心汤而痊愈。侯大悦服,且从师学医三年。
《建殊录》:泉庐伊兵卫,年二十余,积年患吐血,每旬必一发,丙午秋,大吐,吐已,气息顿绝,迎众医救之,皆以为不可为矣,于是家人环注,谋葬事。先生后至,视之,似未定为死者,因以丝着鼻间,犹能蠕蠕动,乃按其腹,有微动,盖气未尽也,急作三黄泻心汤,每帖重十五钱,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行,即醒,出入二十余日许,痊愈,十余年不复发。血多少级能进
方舆輗:往年新街之酒家,茨才屋其之下婢,患逆经,起时吐衄,后至眼、目、耳、十指头皆出血,形体麻木,手足亦至于强直,余投泻心汤,十日血止,后与回生汤调理复旧。
《方伎杂志》:数年前,京师之壮长,笹屋利助,循常例,往幕府贺岁,冬秒,下江户,在途中下血,至府后,即请诊治,周身面青白,爪、甲、舌亦无血而干燥,脉沉弱,胸动亢,息强切,饮食不进,大便昼夜有数次,检其大便,皆血也,且有数血块,日日如是(中
略)。余与泻心汤合四逆加人参汤三帖,使交互服之。(中略)服药后,血少减,身体手足亦温,至春,血止,大快,但尚有虚热之候,一身手足蒸热,因转柴物汤,通计三十余日而复旧(下略)。
《中国内科医鉴》:泻心汤对于癫痫效。
又:癲狂,凡实热者,总用此方。
又:脑溢血,用泻心汤能救急,亦能治缓,诚良剂也。
又:大黄散(即本方)疗黄疸之身体面目之黄者,有效。
《汉药神效方》:惠美宁固曰:衄血,用诸药无效者,用泻心汤加荆芥二钱,有奇效。
《汉方新解》:火伤后,大热烦躁,呕吐,下利者,及船车晕眩等证,用本方,尤有奇效。
[诸家绪论]《药徵》:凡病心下烦悸,心下痞,按之濡者,用此汤皆治也。
《衷中参西录》:吐血,非因寒凉者,此方服之,无不立愈。且愈后而瘀血全消,更无他患,真良方也。
《保赤全书》:三黄丸治麻后,赤白痢,里急后重,身实者。
《松原家藏方》:泻心汤治卒倒,人事不知,心下痞坚,疾喘急迫者。
《泻疫新论》:本方治心下烦,呕吐,下利。而心下痞者,呕甚者,加辰砂更妙。
《和剂局方》:(上略)治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中略)小儿之积热,亦宜服之。
《圣济总录》:金花丸(即本方为丸之名)急劳,烦躁,羸瘦,面萎黄,头痛,眼涩,多困少力者,三味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服之。
《肘后方》:恶疮三十年不愈者、大黄、黄芩、黄连各三两,为散,洗疮净,粉之,日三次,无不差者。
方舆輗:泻心汤不仅治吐血,衄血,即下血,尿血,齿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窍出血者,无不治之,真血证之玉液金丹也。
又:坠打损伤,昏眩不省人事者及出血不已者,大宜此汤(中略),金疮亦唯用此汤可也。
《求真》云:此证有当以桃核承气汤治之者,不可不知。.
按:其他各家用本方诸病,可供参考者,为汇录于后:《千金翼》三黄汤(即本方)主解散腹痛胀满之发于卒急者。《外台秘要》引《集验》大黄散(即本方)疗黄疸,身体面目皆黄者。
又:骨蒸,本方加芒硝蜜丸服。《古今医说》:三黄丸治遗精有热者。《名医方考》:三黄泻心汤治心膈实热,躁面赤者。《汉法医典》:胃溃疡,吐血时,用三黄汤,《直指方》于本方加川芎,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惊水调服,名川芎三黄散,治实热衄血。《拔萃方》于本方加犀角地黄汤治热甚,血积胸中。就以上所治各病观之,可知本方应用之广泛矣。
[凭证使用]脑出血,半身不遂,颜面神经麻痹,衄血,(发热、咳嗽、咯血),胃出血,胃溃疡,痔出血,眼疾,耳疾,口腔,舌及咽喉之疾患,及发狂等(《汉方新解》)其他癲,狂痫,及妇人逆经等证。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