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小学语文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
吴媛园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第一小学,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语文日常教学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用,而设置悬念这一方法在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得到教师的青睐。大部分老师都喜欢使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对课堂氛围进行加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设置悬念中,因为老师是讲解的一方,从课文的什么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悬念的设置都有产生不同的效果。而老师通过悬念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体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悬念;语文教学
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课文知识的人,更加是学生模仿的榜样。老师
最为主要的不是讲解知识的多少,而是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思考,能够思考,善于思考。通过老师
的教学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悬念式的教学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使得学生永远保持对事物好奇的心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悬念设置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悬念的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更为踊跃积极,也使得学生能够大胆发言,增加学习的氛围和学生的兴趣。
1 多元素化的悬念形式
语文老师既然要在课堂上设置相关悬念,语文老师自己首先就要熟悉课文,对于课文中的相关知识要了如指掌。这也是语文老师进行语文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分析相关课文以及设置相关悬念的时候,老师不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待课文,因为小学生目前看课文的想法是和老师不同的,所以这也就要求老师必须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通过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理解课文以后,设置相关悬念。通俗的来讲就是在课文中较为经典的地方从小学生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激发学生内心想要了解的欲望。学生在有好奇心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对课文产生兴趣,也会对老师的讲解更为关注。课文的切入点往往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而老师要到其中最为吸引的一点虽然有些苦难,但也不是不可以。例如《水上飞机》一文中,课文整体是小海鸥的视角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有关描述,像其中就有很多疑问,这样的船为什么这样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船存在?飞机不是天上飞的,为什么又可以在水中?像《庐山的云雾》一文中,庐山的云雾和其余地方的云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桂花雨》中,桂花是什么?桂花的品种有哪些?作者写的又是什么品种?桂花和作者
之间有什么联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桂花在作者心中到底是什么?
2 悬念和日常生活相互结合
语文在我国来说传承的历史非常悠久,而在传统知识中语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知识更加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像《小动物过冬》一文中,如果仅仅只是在课文中让学生对图片课文学习,加深不了学生的印象。而是应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通过网络等方式让学生先去了解动物冬眠是什么样子?这样做的目的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学习,也使得学生对自然产生兴趣。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然动物的印象。在下一次上课时,可以抽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言能力,也使得整个课堂更为积极活跃。《夕阳真美》课文讲解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进行讲解,让学生亲自特意看一看夕阳。然后通过布置夕阳美景的描写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问一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夕阳就是我们当前看到的一样?以此来引发学生课后上网查资料的习惯。《云房子》一文讲解时,可以抛出悬念,问一问学生云中间如果有房子
应该是什么样子?云的房子和我们住的房子会不会存在不同?抛出悬念以后,再让学生回到课本,通过阅读理解看一看理解一下作者所写的房子和刚才自己想象的房子为什么会不一样?悬念的设置归根结底的技巧在于充分引出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而悬念疑问的设置将使得学生更为注重身边事物,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动物冬眠的方式
3 悬念设置要循序渐进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老师是过程的把关者,老师在课堂教育中利用不同阶段不同过程设置不同的悬念疑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深入思考。所以设置悬念并不是简单的抛出问题,对于有一些问题目前的小学生是无法得知答案的。而有一些哲学性问题最终目前为止也没有答案,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能通过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其中的含义,在当前小学阶段是不太提倡利用哲学的终极意义去解释这一话题。所以悬念的设置老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利用当前最为合适的方法和悬念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思维去走进答案。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应该采取不同的悬念设置方法。像一些童话故事,有一些童话寓言本身就是哲学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高而上的角度去抛出悬念,就显得不符合实际,所以对于此类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悬念设置。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该做的首先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于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一定了解,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事迹和图片,让学生对其有大概的印象。这样在设置相关悬念时,学生就不会不知道是什么。例如像提出一些背景以及人物品质相关悬念时,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肯定也不知道如何思考。
4 结束语
任何教学教育方法的最终目标都是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力求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悬念的设置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于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掌握其进度,并且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出问
题、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思考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设置悬念就像上文所说一样要注意方法和目的,并不能凭空想象和形而上的观点,要做到切实有效并且符合实际。只有通过合适的悬念方法才能够提升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恰当的悬念设置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会让老师自己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不管任何方法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沙沙.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0(10):108.
[2]阮春红. 巧用悬念激活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6):122.
student Parent society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