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
1715年,曹雪芹出生。他的祖上原为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籍。曹家在康熙年间开始兴盛,从曹雪芹的曾祖父到父亲三代都世袭江宁织造《当时的财赋要职),祖父曹寅的两个女儿均被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曹家,足见曹家的权势显赫以及与皇室关系的密切。曹家还是个诗礼之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这样一种家庭影响对于曹雪芹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才能的积累起了直接的作用。
曹家世代是官宦大族,名门望族。曹雪芹这一辈又子嗣稀少,父辈自然将他看作家族未来的希望。所以从小锦衣玉食不必说了,对他的文化教育很严格,从四五岁开始就教他识字,等到他稍稍大些了就教给他各种礼仪制度,诗书经文。但曹雪芹从小就不喜欢读四书五经,更不喜欢作八股文,常常反抗老师,为了这个,他没少挨父亲的责骂和板子。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都不能让他屈服,为此家里很为他发愁。
其实曹雪芹并不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只是从小就很喜欢读一些花卉、药材、食品类的杂学著述,尤其是《西厢记》、《牡丹亭》一类表达人性自由的文学作品。每当得到这类的书,他总是看得废寝忘食。除了常常溜出书房,带到花园中看,有时还会带到课堂上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读两页。
一天,曹雪芹正在花园看书,他的书童忽然跑进来告诉他:“少爷,不好了,许多军队来抄家了。”曹雪芹
跟着跑出去看,果然一些士兵正粗暴地把东西从屋里向外拿,叔叔和父亲都跪在地上,十来岁的曹雪芹吓傻了。原来,曹家被牵扯到王位斗争中了,这次罢官抄家让曹家开始败落了。从此以后,一家人把希望都寄托在曹雪芹身上,指望他能通过科举得到官职,振兴曹家。特别是叔叔,日日催他苦读经书,准备科考。曹雪芹也确实苦学了一阵,但他苦恼地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那些古板教条、封建礼教的东西,一心向往自由的东西,所以一有空就不由自主读小说。《水浒》啊,《西游记》啊,他把祖父曹寅留下来的三千多本小说都读完了,越读越讨厌八股文。叔父看到曹雪芹这个样子,就警告他:“你要再不争气,曹家就没有指望了。”曹雪芹口中应着,心里想的还是那些新鲜有趣的书。
1738年,曹家再次卷入到了皇室争斗的漩涡之中,彻底败落。从贵族子弟变为破落户,他受到各种歧视,感受到人间的冷暖无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连日的阴雨使他破旧的屋子倒塌了,因为被抄家这种身份,而无人援助。
曹雪芹诗作得好,画也画得好,早就很有名气。朝廷中的王公贵族,很多人向他求购。他虽很贫困,但是如果求购者不是真正欣赏诗画的人,就是出再多的钱也不卖。
在命运的无尽颠簸中,曹雪芹的遭遇十分悲苦。在40岁前后,他流落到北京西郊傍西山的荒村,住在破旧的茅屋里。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得不到保障,曹雪芹时常受到断炊的威胁。有时候,生活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便只有卖画维持生计。贫困的生活,虽然损害了曹雪芹的身体,但并没有消磨他的
意志。他始终保持着潇洒、爽朗的性格,孤标傲世的风度。曹雪芹从豪门贵族成员下降为穷苦的平民,这一变化巨大的经历,使他对封建阶级走向没落的感受更为深切。贫困生活的体验,使他有机会接触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一切都使他的体验和积累更为丰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博厚的生活基础。
曹雪芹在凄凉困苦中开始写作《红楼梦》,创作过程极为艰苦。冬天到了,北京的天气特别寒冷,长夜漫漫,曹雪芹既没有充足的食物,又没有取暖的火炉。每逢风雪交加的夜晚,屋内寒气逼人,全家老小不得不围着破毡子一起坐到天亮。虽然饥寒交迫,但他经常独自写作到深夜,实在疲倦了,才裹衣就寝。被冻醒了,他又继续写作。空荡荡的屋子里,除了墙壁上的琴剑,陪伴曹雪芹的只有几只饥饿的老鼠。要写《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著,光稿纸就需要好多。曹雪芹没钱买那么多纸,就翻箱倒柜,托亲告友,甚至到陌生人家里去讨要。来一些旧年的皇历和一些别的旧书废纸,将它们仔细折开,反折过来装订成册,把字写在反面。他就这样痴痴迷迷,默默无闻地在香山脚下苦苦写了十年,增删修补了五次。可以说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是一部120回的长篇小说,前80回由曹雪芹撰写。它写的是一个贵族家庭由兴旺到衰败的过程,其中以贾、林、薛三人的感情为主线,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和必然灭亡的结局。曹雪芹前所未有地描绘了一美丽聪颖、活泼动人的青年女性形象。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命运的无奈,万艳同哭的命运令人落泪。书中热情赞颂人性中的真、善、美。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为大观园内青春、爱情和生命遭到残害的一大批女性谱写了一曲悲歌。作品结构严谨、规模宏大、语言传神、内容丰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红楼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关于它的研究,形成了“红学”。
曹雪芹为著《红楼梦》费尽了心血,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全部完成这部书,只写了前80回。1763年,北京流行天花,他的小儿子不幸病死。曹雪芹悲痛过度,竟一病不起。因家中贫困无钱请医生,拖到1764年的除夕夜,曹雪芹悲惨地去世了,终年还不到50岁。他的诗友张宜泉,在他死后来到其故居,见到的是长满荒草的破屋,万分凄凉。他看到曹雪芹的遗物,除了束束的文稿和绘画作品外,只剩裹在怀囊里的素琴和躺在破匣里的长剑。
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死后连埋葬的费用都没有,幸亏他生前的几位好友资助,才办理了后事。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曹雪芹死后,《红楼梦》后40回由高鹗续写完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