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郭淑丽 李红迎 贾存爱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艺术类大学生担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通过阐释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对从提高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深入挖掘教材,创新教学内容、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创建良好课堂氛围等几个方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听语言技能和注重西方文化输入的同时,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导入,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引导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自然流畅地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中国故事
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 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逐步树立,各国正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以及对世界和人类的贡献。因此,我国亟需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广泛认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
地,要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责任。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探讨了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尽一份力量。
一、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听力、口语、翻译、阅读等语言技能,才能使学生能够用去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当然,在注重西方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应在课堂上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导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对外国文化得学习,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鉴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这不仅使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没有很好地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使很多的外国人不能及时的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包括历史人物、民俗节日、更浩阔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比如,学生对于国外的节日如数家珍,不仅能准确的说出其名称,能用英语流利的说出其风俗习惯以及各种活动。而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英文名称、具体风俗习惯,活动等都无法流畅的表达出来。这都是没有讲好中国故事所带来的消极效果。也妨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尤其是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从事的多事与文化、传媒等领域相关工作,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有助于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好的了解世界。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自觉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全新发展方向。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思政进课堂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纳入到高校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从学生层面来看,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总体较薄弱,且差异较大。他们思维活跃、性格活泼,有个性及主见。一方面,他们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而忽视对英语的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专业学习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训实操,时间紧张,对于英语投入的时间较少。这导致了他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低于其他大文科理科类专业学生。
从教材选用层面来看,大部分艺术类专业所选用的教材与其他专业相同,内容比较枯燥,一般化。与他们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这使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不乐于去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英语学习,必将无法提高各项英语技能。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教师不能很好地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去挖掘课本内容,拓展教学内容,而是照本宣科,只讲授课本内容和习题。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基础薄弱,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采用教师讲,就导致了课堂成了教师“一言堂”,而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很难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长此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教师的教学激情受到影响。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并没有相关艺术专业方面的知识素养,无法跟学生达成共鸣,也不能很好的讲英语教学与艺术类专业知识结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再者,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问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无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输入,也使得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很好的实施。
三、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研究
(一)提高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正确认识文化交流
艺术类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因此,日常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强化对学生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听
说水平,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口语。同时,可以考虑选用与艺术类学生专业
本文为河北传媒学院2020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w2020021)阶段性成果。
New Generation 39
跟艺术有关的故事紧密结合的教材进行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连基本正确的英语表达都做不到,自然不会将中国故事更好的传播到国外,讲给外国人。另一方面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主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的媒体。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必然决定了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背景,才能够用地道流畅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说服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树立学生正的文化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而对于西方文化,不能盲目的崇拜西方,也不能一味排斥。而是要尊重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自己的学习。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
(二)深入挖掘教材,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引入中国元素。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中文章内容的把握,一定要认真研究透彻,既包括文章作者、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也要解决语言层面的重难点。
包括词汇、词组、句子以及语法的语言点。也包括文章所表达的主题、语言特点、层次结构和文体特征等。同时,还要语篇的深层含义,作者在什么背景下,想表达什么意图,什么样的情感和价值取向,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对文章深入精确的理解,是引入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更新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家的发展。中国故事不仅仅包含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体现着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壮大。因此,教学中除了讲授中国的传统经典,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政治经济新闻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引入教学之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长见识,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Don’t let anyone steal your dream中主人公Monty在屡遭打击下,依然坚持自己梦想最终实现理想抱负的文章,我们在课堂上提出了不忘初心,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主题理念,得出来“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的结论,教导学生在目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要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China Daily相关素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英文版重点、帮助学生解读“两会”报道中相关术语或者学习一线边防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了解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思想觉悟,使学生明白自己平时的语言学习,与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更加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努力学习、为国奉献的决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创建良好课堂氛围
要使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还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大数据,通过微博、、钉钉、QQ 等新兴社交软件,将传统课堂讨论延伸至网络平台,为学生定期推送中国日报双语新闻、译 世界等英语学习资料。同时利用“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等平台,寻课文相关视频资料、制作优秀课件来丰富教学模式,运用多模态语料创新课堂互动形式。布置《美丽中国》、《航拍中国》、《辉煌中国》、《布衣中国》等纪录片的观看任务,让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堂互动形式上,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进行讨论、互动。如表演系的学生可以模仿一段视频的台词;摄影的学生自己针对某一话题或场景拍摄一段视频或微电影,自己设计英语台词,并进行口语表达;播音的学生可以给影片配音、用英语主持一档节目、用英语演讲或录制相关视频,如介绍家乡,一道菜等。
四、结语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它辐射面较广、学时较多。贯穿非英语专业本专科大学生两学年,四个学期。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国际通用语和国外文化的学习,更要承担起对本民族文化传承与输出的重任。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舞蹈、艺术体育、美术、表演、书法等
专业大学生担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也受到更多地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中,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也是目前国家培养既懂英语又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明.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模式重构与教学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9,(17).
[2]李媛媛.跨文化背景下用英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 (12).
[3]刘秩. 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困境与突围[J].上海文化,2014(4)
[4]缪惠莲.艺体专业大学生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6)
[5]张福海:《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求是[J].2018年第21期
(上接第30页)
方便学生们查阅、学习和复习
六、复习课的教学流程
1. 复习旧知
2. 旧知试题
3. 迁移训练
4. 重组应用
5. 总结提高
6. 课堂检验
7. 学习方法指导
七、活动课的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所以,一定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会使用英语。因此,通过英语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比如:英语板报、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播音员评比、英语故事大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的方法,效果不同。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高效英语课堂的一点点想法,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让学生们将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祖国,自己与世界用英语作为桥梁和纽带把中国和世界相连!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New Generation 4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