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歌曲面临尴尬局面试析
作者:袁影彧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06期
作者:袁影彧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06期
【内容摘要】新课标指引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必须以审美为核心,在“美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校园歌曲是如此的匮乏。面对着这样的尴尬局面,从社会各界到我们自身都应该反思,试着让这种尴尬局面得以改善。
【关键词】校园歌曲 匮乏 美育 素质教育
一、新课标下的新音乐教学理念
这么些年来,大家常常在思考:音乐教育有什么样的性质,通过音乐教育我们想做到什么,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又该如何体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我觉得在新课标下新音乐教学理念真的很重要,它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正确认识当前的教育现状,如:音乐教育受重视的程度、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音乐教材、素材的适合度、音乐教育的属性问题等。就音乐
虾小米属性问题来说,有百分之五十五的人认为音乐教育是美育,百分之十的人认为是德育,还有极少部分人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特长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虽然总体上说大家的认识还不完全统一,但基本共识已达成,那就是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教育。
二、中学校园歌曲资源匮乏办公室玻璃隔断
婴童品牌>鹤壁景点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中学校园歌曲的选择依然是如此之难,每次学校让我为课间广播换歌曲时,我都感觉很尴尬,符合中学生口味的校园歌曲是那么难。在专家们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我想也会感到适合中学生演唱、为他们所喜爱的校园歌曲是在是太少太少,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海 经济适用房 去年10月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区中学生大合唱比赛,当时很多学生跑来问我可以唱什么歌曲,一时间,我无言以对。确实,现在适合他们的歌曲少之又少,音乐书上的,仍旧是那些老歌,《歌声与微笑》、《青春舞曲》……经典要保留,可我们不能抱着曾经的经典固步自封。社会在改变,在进步,反映社会文化的歌曲,特别是校园歌曲也应该与时俱进。这也是为什么此类歌曲总是没有发展,孩子们不爱听的原因。
水电改造验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