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解析...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解析)
一、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某班同学开展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现邀请你参与共同探究。
材料一:如下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
(1)地图中        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凯末尔革命爆发于图中的        处。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纵然欧洲的外交家们能再次吹熄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那也只可能是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李可曼《寻常中的不平静:欧洲的1914》
(2)材料二中“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分之百”概率形成的原因。
(3)有历史学者指出,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请结合一战前后的相关史实,论述该观点的合理性。(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A、D
(2)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参考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赔款等处罚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遭拒绝。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大国剥夺。美国虽然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埋下和日本的矛盾,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课本所学,191711,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艰苦斗争,创立土耳其共和国。故填:A  D。
2)依据课本所学,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
火药桶”,19146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去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点燃欧洲“火药桶”的“火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依据题干“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即战争双方损失都很大,战后也没有实现最终的和平。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赔款等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遭拒绝。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大国剥夺。美国虽然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埋下和日本的矛盾,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工业产量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萨尔在哪(1)1928-1937年间苏联最高领导人是谁?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小历认为“这一时期苏联工业生产实现了快速而全面的发展。”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斯大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不正确;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工业生产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也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所以苏联工业生产不可能实现了全面的发展。
不完全正确,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工业生产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也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所以苏联工业生产是实现了
快速但不全面的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28-1937年间苏联最高领导人是斯大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初步形成。
(2)开放性题目,不正确;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工业生产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也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所以苏联工业生产不可能实现了全面的发展。
不完全正确,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工业生产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也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所以苏联工业生产是实现了快速但不全面的发展。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1)“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答案】1)巴黎和会。态度:反对、厌恶。
2)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没有消除美日矛盾;美日矛盾有增无减);华盛顿会议后,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进行军事戒备(英加紧和日本在亚洲的争夺)。
3)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约条款”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可知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反对、厌恶和谴责。
2)根据材料二“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是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华盛顿会议后,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进行军事戒备。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巴黎和会。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解答第三问需要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主持谈判的法国元帅福煦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这表现了欧洲列强的普遍心态。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列强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
(1)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你认为当初它们是为何而战?
材料二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其是什么会议通过的?它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3)材料三出自哪一国际条约?第四条规定主要针对哪个国家?该条约的作用是什么?   
(4)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2)《凡尔赛条约》;领土方面。巴黎和会。欧洲、西亚、非洲。
(3)《九国公约》。日本。作用: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时间、协约国,判断材料一中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因此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
(2)根据材料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的描述判断是《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领土方面的内容;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和其他的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根据材料三“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的描述可判断是《九国公约》。第四条规定主要针对日本。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
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